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民俗文化

梅州市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留隍万源斋云片糕又称夹心糕。主要原料为糯米、白糖、芝麻油,辅料是橙糖、杏仁、瓜仁、榄仁、香料等。原料优质,制作精细,具有品味清醇、香甜适口、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等特点,且在上方印上有“双喜、龙凤呈祥”等字样,素称送礼佳品,常用在搬迁、结婚,意思是高升,行好运等传说。2015年11月留隍云片糕制作技艺被列入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梅县提线木偶戏(又名傀儡戏、吊线戏、俗称线剧)表演艺术,历史悠久,伴随客家人的第三次大迁徙,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由江浙地区经福建省流传梅县至今,是各种木偶戏中和木偶舞台艺术形象中最完整、最完美、动作表演最复杂,操作难度最大的一个木偶艺术品种。是中国稀有提线木偶艺术剧种,也是国际性木偶艺术剧种之一。……[详细]
  五华县位于广东省东部,属广东省梅州市辖。全县有16个镇,411个行政村,34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3226.1平方公里,人口120多万。五华采茶戏源自江西省赣州九龙山,至今有200多年历史。最初称为“三脚戏”,仅有一旦一丑或二旦一丑。后来经五华老艺人的传承、开掘,逐步发展成为:生、旦、净、末、丑齐全,以“步子、袖子、扇子”和“手巾花”为主表演风格的五华采茶戏,亦被誉为粤东采茶戏。五华采茶戏源于生活,……[详细]
  《莲池舞》又称打莲池,是粤东地区“香花佛事舞”民间舞蹈活动流传中,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舞蹈,用于为死亡的妇女超度亡魂,劝善信佛。据传,《莲池舞》的创始人为牧原和尚(牧原和尚,梅州兴宁市人,举人出身,中举后到曹源寺(祥云寺)出家,创立“横山堂”学说,曾主持兴宁、龙川、江西、福建等庵寺,广收门徒,传播教义,其流派传入泰国等东南亚一带),其创作该佛教舞蹈的目的,是通过在丧事中表演莲池舞,运用唱、跳、念、做……[详细]
  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兴宁大坪布骆包子豆腐制作技艺)简介兴宁大坪布骆包子豆腐是豆类制品中的珍品,具有悠久的历史,精巧的制作工艺,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是几百年来客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磨豆腐”是客家人制作豆类制品的传统工艺,具有1000多年历史,也可以说有客家人就有“磨豆腐”的制作工艺。然而,据《兴宁杨氏族谱》记载和传承人梅清(现年81岁)讲,大坪布骆包子豆腐制作工艺源于明嘉靖年间,杨氏86世靖公所创造……[详细]
  客家山歌剧是地方戏曲剧种,已入编《中国戏曲志·广东卷》。客家山歌剧由“线吊戏”(提线木偶剧)的“丑戏”发展而成,具有悠久的历史。发轫于清中叶,成长于上世纪50年代,以梅州为主要基地,流行于粤东、闽西、赣南以及广西贺州等海内、外广大客家聚居地,拥有上亿基本观众,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戏。客家山歌剧以客家方言为舞台语。客家山歌剧的文学剧本用客家语言使用习惯写成。唱词以客家山歌的基本格式(每首四句,每句七字……[详细]
  畲族舞蹈简介:畲族舞蹈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的实践中产生的艺术,显示了畲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反映了他们的时代经济、艺术水平、文化修养以及审美情趣。畲族风情歌舞有《木柏灵刀舞》、《听樵》、《金粿红酿》、《做米糕》、《畲族美笋敬亲人》、《秋稼》、《彩带情丝》、《火把欢歌》等。其中《听樵》、《做米糕》参加广东省第二、三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获得银奖。……[详细]
  丰良山歌简介:丰良山歌是当地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又在流行的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加工形成的客家山歌,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它词句简练,且大多押韵,风格朴素清新,是人民群众用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传授知识,是民歌曲调中丰富多彩的,既有优美动情的山歌,又有节奏强烈的民歌。其代表作有:“使涯唱歌(就)唱没来,猎里搭有山歌台(唷);上昼唱个(就)梁山伯,下昼唱个祝英台(唷)。……[详细]
  绩苴歌简介:绩苴,就是用苎麻(一种茎杆植物)茎杆外部的一层皮,放在水里浸透后,用手撕成一根根细长的麻丝,捡接成麻线。它是过去丰顺县汤坑一带妇女们盛行的一种业余手工劳动。由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落后的原因,使绩苴这手工艺劳动,成为过去贫民阶层为解决日常生活、衣着以及用来作为商品交换的一种手段。所以,妇女们一边手工劳动,一边唱绩苴歌。2009年3月绩苴歌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11月……[详细]
  丰顺埔寨纸花技艺简介: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埔寨群众已开始制作没有枝叶的纸花朵,民国9年(1920)后,发展成花、枝、叶、茎齐备的盆花。埔寨纸花,连花盆也是用纸制作的,花的品种有牡丹、兰花、九里香、玫瑰、水仙、芍药、菊花、茶花、古榕等40多个品种,足可以假乱真。2007年4月丰顺埔寨纸花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0月丰顺埔寨纸花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详细]
  五华石雕,历史悠久,石资源丰富,从业人员众多,名师巧匠辈出,工艺精湛,名闻遐迩,已有460多历史,故五华素有“石雕之乡”称誉。在古代,五华人就用石制斧、锛作生产生活用具。明代嘉靖十六年(1537年)起,就有用石建桥和建房屋基础。清代,五华的石宫、石庙、石室、牌坊等风格独特,石碑石刻笔画清晰,石狮、石像活灵活现;用石制成门框、碓、柱、梁、石狮等遍及乡间,展现了中华历史悠久的文明。建国前,五华从事石业……[详细]
  竹板歌,又称五句板,属客家民间曲艺,是兴宁市最早流行的主要曲艺品种,流行于梅州全市和河源、韶关等地区客语市县。竹板歌,以叙事见长,有短、中、长篇之分。竹板歌说唱,包括唱词、曲调、表演道具、表演形式等四个方面。唱词每首为五句,每句七个字,一、二、四、五押韵,习惯运用尾驳尾合韵,多用于演唱故事传本。有其独特的曲调,并在流传中逐步形成平板、哭板、欢板、拖板、吊腔等基本唱腔,或快或慢或高或低,全由说唱艺人……[详细]
  五华提线木偶戏源远流长,明朝初年由福建传入,流行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民国19年(1930)后,五华县的提线木偶班便远涉重洋,到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等有客家籍华侨华人居住的地区演出。明清时期,五华提线木偶戏已经兴盛,至二十世纪初,五华全县拥有20多个木偶戏班,演出十分活跃,并且技巧高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成立了五华县木偶剧团,并以其为龙头,形成了本县南片、中片、……[详细]
  丰顺县潭山镇凤坪村,居住着梅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族,畲族婚嫁礼仪有“拦赤郎”、“中堂对揖(捡田螺)”、“借镬(猜谜)”、“以歌敬酒(俗称撬蛙即分红包)”四个环节,场面热闹,充满情趣,图为娶新娘中“拦赤郎”场面,描述迎亲队伍挑着礼担来到新娘寨门前,被一群女性以杉树刺拦住对歌。……[详细]
  五华竹马舞历史悠久,明朝末年传入五华北部,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它主要分布在五华区域的新桥、华城、潭下、岐岭、转水等镇,五华县竹马舞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原新桥镇,竹马舞代代相传,绵延不息,鼎盛时期曾有演出戏班22个,遍及村村寨寨,现已83岁的竹马舞传人李宗强,谈起竹马舞即手舞足蹈,他的家庭竹马舞演出队很受百姓欢迎。竹马舞表演道具独特,有竹马、舆车、浪伞、唢呐、彩扇和鱼、鸡、鹅、兔等饰物。角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