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佛山市民俗文化

佛山市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观音是顺德人广泛信仰的神灵,自宋代起便有容桂观音堂、龙江紫云阁,之后,祀奉观音的庙宇在顺德各地兴起,信众良多。传说正月廿六日是观音一年查点钱库一次的日子,子时会大开金库贷款助民,信众“借库”、“还库”,可求财运畅通。观音信俗是指当日信众到观音庙虔诚祈祷,并举办生菜会、烧大炮等一系列民俗活动。这一信俗主要流行于顺德的容桂、勒流、龙江一带,包含了借库、还库、生菜会、烧大炮等环节。正月廿五晚至廿六凌晨,……[详细]
  真步堂天文历算是指顺德龙江蔡氏家族四代人创立、传承的一种天文历法演算方式。创始人蔡绶彩精研历法,在光绪十七年(1891)在广州市高第街创立真步堂。他著有《七正经纬历书》、《弧角七政图算》等著作,创立了“以图代算”的天文计算方式,成为“浑仪代算法”的补充,达到“求立命十二宫七政到平面地平”的科学效果,成为广东省择日名家。真步堂天文历算在历代天文运算法则的基础上,以蔡氏天文计算法则为依据,追求完好地协……[详细]
  广绣与潮绣合称粤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而顺德广绣是广绣工艺水平的重要代表。顺德广绣,在清初便已有一定水平。清康熙年间顺德龙山的左氏,刺绣精妙,望之如绘画。乾隆至道光年间的“一口通商”政策,更刺激了顺德广绣的生产与出口。咸丰年间,顺德广绣已有固定祭祀活动,于八月廿五日祭祀日娘(古时顺德大良一位有名的女红师傅)。所产的刺绣,不仅在国内流通,还是出口国外的大宗商品。民国年间,顺德广绣行业日益发展,从业……[详细]
  洪拳是中国拳术中南拳之一,是广东“洪、刘、蔡、李、莫”五大拳之首,被南派武术界公认为南拳中之精华。洪拳在广东流传甚广,在顺德,洪拳的传承可追溯至清代,传承有序、谱系清晰。洪拳手法丰富、技击性强、步稳势烈、硬桥硬马、刚劲有力、以气催力、以声助威,洪拳将“桥”、“力”、“马”作为拳术的基础,强调“拳桥坚似铁,马步稳如山”,“一力降十会,一桥胜三手”。洪拳在顺德民俗中占有重要价值,是人龙舞、醒狮、粤剧、……[详细]
  佛山祖庙庙会是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融世俗性、群众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民间信仰活动。佛山祖庙庙会的起源与北帝崇拜和佛山祖庙的修建密切相关。北帝,又名玄武、真武、玄天上帝、黑帝等,在珠江三角洲民间则多习称为北帝。作为北帝崇拜的载体,佛山祖庙建立于宋代元丰年间(1078--1085)。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吾粤多真武宫,以南海县佛山镇之祠为大,称曰祖庙。”由此可知,清代以前在遍布广东各地的真武庙中……[详细]
  金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工艺品,源于东晋,成熟于南朝,今南京龙潭地区(江宁)是金箔的发源地,相传至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佛山地处岭南地区,古为百越之地。据明代丘濬《广文献公开大庾岭路碑阴论》载:“兹路既开,然后五岭以南人才出矣,财货通矣,中原之声教日进矣,遐陬之风俗日变矣。”两宋时期,中原汉人大举南迁,将先进的生产技艺和文化带到岭南地区,金箔技艺也由中原移民传入古镇佛山,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明清时……[详细]
  盐步老龙相传建造于570多年前,船身用传说千年不坏的坤甸木制成,身长36.8米,宽1.15米,水手座68个。配有南方传统龙舟的龙头、神位、百足旗、龙船鼓、龙标、龙尾等饰物。与一般龙舟所不同的是,老龙颌长白须,龙头用檀香木雕成,头上一对鹿角,口含龙珠(据传在1937年沉船中丢失)。头顶插有相传是慈禧太后所赐的12支雉鸡尾和1个金属制的“孖金钱”(两个相连一体的金钱)。盐步老龙被民间认为是珠江三角洲年……[详细]
  九江划龙舟活动已有100多年历史。早在清代光绪年间,九江端午节赛龙舟就已相当盛行。据清光绪九年(1883年)版《九江儒林乡志》记载:“乡人每夏五月,必斗龙舟。舟首尾刻作龙形,阔可二尺许,长或十余丈,短亦数丈,可坐数十人。”当时流传的一首竹枝词,生动地描绘了九江赛龙舟的情景:“五月龙舟逐海游,兴来直闹到寒秋;一声鼓响如飞去,人力让他沙咀头。”古往今来,九江的龙舟盛会每年举行一次。解放前,每年在端午节……[详细]
  黄岐龙母诞锦龙盛会传说起源于龙母娘娘的一次漂移。据说,当初住在天宫里的娘娘下凡到肇庆市悦城镇附近的西江岸边,当地居民认为这是上天赐的福运,遂将下凡的娘娘奉为龙母,修建龙母庙,烧香祈福。有一年西江发洪水,悦城龙母顺水漂流,悄悄驾临南海黄岐的流溪河边。当木雕的龙母像搁浅在流溪河畔的一片沙地上后,便任凭洪水冲刷、潮汐翻卷,龙母也不愿离开流溪河。一天,一位有缘的善仁老翁与龙母相遇后,便将龙母请上岸,在清道……[详细]
  远在明代弘治年间,西樵人在西樵山山腰筑堤蓄水,人们称为“天湖”。在此举办的“山顶扒龙舟”,属于游龙活动。首划之日,彩龙云0,锣鼓动四山,引来万人登山围观。为此,西樵人在天湖两端建起了龙珠亭、问龙亭等多个与龙舟有关的亭台;湖的南面还有一座三层楼高的“观龙楼”。每逢风调雨顺之年,西樵人就在天湖举行扒龙舟活动。1981年端午节,中断多年的“半山扒龙舟”传统民间活动在西樵山天湖重新举行,共有9条锦龙在天湖……[详细]
  南海地处珠三角水网地带,扒龙舟是民间盛行的传统民俗活动。较有名的龙舟盛事有“盐步锦龙盛会”“九江赛龙舟”“黄岐龙母诞锦龙盛会”等。盐步锦龙盛会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办,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珠江三角洲发源最早、影响较广的民间龙舟活动之一。1984年,民间划龙舟活动被正式纳入体育运动项目,南海龙舟队在国内、国际龙舟赛上屡创佳绩。2002年10月,中国龙舟协会命名南海为“中国龙舟运动之乡”。国家体……[详细]
  南海是南狮的发源地。明代开始,舞狮就成为南海民间重要的民俗活动,几乎每个较大的自然村都有狮队。每逢过节、庙会或庆典,各乡村都要举办舞狮盛会。规模较大且有传统的狮会有正月初一平洲狮会、正月初八里水狮会、正月初十小塘狮会、正月十一盐步狮会、正月十二松岗狮会、正月十四大沥狮会、正月二十六官窑生菜会狮会、正月二十六黄岐北村生菜会狮会等。南海醒狮以家族、师承、堂馆、社会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了大批的舞狮人才,……[详细]
  石湾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区域,石湾陶塑技艺主要分布在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及周边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水路畅达的交通条件,使石湾成为我国岭南重要的陶业基地。石湾陶塑技艺具有人文性、地方性、名族性的特点,在创作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石湾公仔”陶塑技艺按实物形态可分为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微塑、瓦脊陶塑5大类。以人物造型为代表的“石湾公仔”陶塑技艺形神兼备,它吸收各种文化艺术……[详细]
  佛山木雕历史悠久,是广派木雕的代表之一,兴起于明代,清代中叶至民国中期最为兴盛。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清代佛山木雕业已有“雕花行”、“牌匾行”、“刻字行”,店铺约十余家。清咸丰初年,建立了木雕同业公会,名为“兴华堂”,1898年,另组建新的同业公会,称为“同善堂”,入行的有泰隆、合成、胜合、黄广华、成利等18家。清光绪初年,木雕工人也组织了行会“合成堂”。当时能工巧匠,人材辈出,木雕作品呈现争妍……[详细]
  佛山狮头是传统的民间美术工艺品,是民间民俗喜庆活动和群众武术体育活动的用具之一,兴起于清代乾隆年间,有二百多年历史,是我国南方狮头艺术的代表,在我国出口的工艺品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佛山狮头分为文狮、武狮、少狮三大类,以狮头的脸谱造型和色彩特点,分为刘、关、张狮和彩狮两大品种。作为我国南狮的代表作,佛山狮头拟人化的造型、民族民间风格的写色、丰富多彩的装饰和轻巧耐用的扎作工艺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