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珠海市民俗文化

珠海市十大民俗文化

沙田民歌
  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端,东与中山市隔江相望,西南为斗门区府驻地井岸镇,南与鹤州垦区接壤,西北部濒临莲洲镇。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形成的沙田民歌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斗门沙田水乡居民的先民们为避战乱,自北而南迁徙,在珠江三角洲的沿江、沿海靠捕鱼为生,他们就是后来被称作“疍家人”的群体。这些疍家人唱的民歌也称“疍家歌”、“渔歌”,它就是沙田民歌的始祖,沙田民歌的得名是因为唱沙田民歌的人(主要是“疍家人”)基本上生活在沙田水乡里。解放前,由于疍家人社会地位低下,不准学习使用文字,所以在生产、生活中,基本上用民歌进行语言和情感的交流。斗门沙田民歌采用带有沙田地域口音及语汇的广州方言歌唱,有咸水歌、高堂歌、姑妹歌、大罾歌、叹情歌、木鱼歌等,都采用无……[详细]
七月三十装路香
  每年农历七月三十装路香祭祀地藏王的民间习俗始于安徽九华山,后流传于各地,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包括斗门在内的四邑地区七月三十装路香的习俗也流传了近300年。斗门各地村民选择地藏王成道的纪念日(即农历七月三十日)这一天,各家各户制作香墩、装香祭拜、舞动火龙,纪念地藏王,祈求地藏王恩赐善根种子和鸿运福气,带来平安大吉,风调雨顺,并把这一天定为七月三十装路香日。七月三十装路香的习俗主要有以下五项程序:一、加工香枝共有裁截竹枝、破削香骨、蘸染香脚、搓粘香肉和晾晒香枝等五道工序(七月三十前制作好,备用)。二、制作香墩香墩有用粘土捏成的鹅蛋形平底泥团,有用蕉叶梗切成的平底块状,有用番薯、芋仔、南瓜、萝卜、冬瓜等切成的平底块状等。三、制作火龙用铁线扎成龙头和龙尾,装上塑料球作为龙眼,以榕树须作为龙须……[详细]
汉族传统婚俗(斗门水上婚嫁习俗)
  珠海市斗门区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端,河网如织。总面积67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万,有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15.6万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全国著名的水乡。斗门水乡,有一种流行了几百年的民俗——水上婚嫁。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变化和数代人的融合、沉淀,形成了斗门水乡特有的民俗,其主要特征是:一是婚嫁过程形式繁复多样,讲究礼仪,有着比较固定的程序和约定俗成的礼仪物品。礼仪主要有“坐高堂”、“上头”、“叹家姐”、“花船迎亲”、“回门”等。二是与居住的水环境不可分离,有明显“水”的特征。如“花船迎亲”,向“船太公”、“海龙王”敬拜等。三是与沙田民歌有不可分离的联系。“斗门水上婚嫁”这一民俗“土”而有风情,她的价值在于:一、她既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种文化,并且是一种多元素的文化。二、民俗价值高。斗门水上……[详细]
正旦晚煮菜茶
  农历正月十三“正旦晚”是斗门农村地区民间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村民们白天祭祖、祭神要举行“开灯”仪式,晚上则要“煮菜茶”,这一习俗已流传了200多年。“正旦晚”按例仍然属春节期间,因未过元宵,春耕还没有开始,人们较为清闲。当地农村的未婚女青年大都会集聚在“女仔房”(有闲屋的女主妇家,也称“女主家”)里进行“偷”菜活动。这里的“偷”,是指女孩子们三五成群到田间地头采摘青菜,然后拿回家来煮菜茶与朋友分享。而家庭主妇们则会以自家菜地里的菜被“偷”为荣,因为青年女子们在正旦晚偷菜的行为寓意着对主人家的祝福,她们从主人家“偷”回来的菜有六至九种不等,都有不同吉祥之意:福禄寿全、七女下凡天下太平、婚后与丈夫长厢斯守等。这种在特定的时间进行的特定的活动在人们长期的生活劳作中渐渐形成了一种习俗,称为“正旦晚……[详细]
客家竹板山歌
  斗门区白蕉镇客家人的先祖为躲避战乱,不畏艰难险阻多次迁徙,从中原南迁到广东河源的珠玑巷,再分流于南粤大地,休养生息,繁衍后代。在迁徙和创业的苦旅中历经磨难,饱尝了人生的甜酸苦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文学与音乐的形式,在呼喊与抗争中有感而发,唱出了天籁之声,以此抒发他们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追求。在与大自然的斗争和生产劳动中,慢慢形成了他们的精神产品——客家竹板山歌。他们在溪涧、河畔对唱互答;在田间、林边、谷场、山野尽情歌唱……他们以能歌会唱为荣,男女老幼都爱听竹板山歌,爱唱竹板山歌,蔚然成风。客家竹板山歌(白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客观反映,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客家竹板山歌(白蕉)有其特定的生态环境,也有其特定的风格,它继承和发扬了……[详细]
虾米糍
  “虾米糍”在斗门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它从往日的午间小食到今天是人们的早点。在本地区最早制作“虾米糍”应是斗门八甲的汉坑、狮子头等地的客家人。据《香山县志》记载:在清雍正年间(1723—1735),当时“斗门土城”(即现斗门旧街)就有一条“卖糍街”(现还存在)。还有设在骑楼店铺门前的糍档,以及过街串巷卖糍的小贩,这些大都是客家人。食具是用竹片制作成两边尖的叉。那些卖糍的挑着担子串街过巷叫卖:“猪肠糍、虾米糍、百叻隙(斗门方言,意为多种多样,乜都有)糍”。现在的早餐店,有的还做“虾米糍”。可见“虾米糍”是斗门镇一直流传至今的传统民间小食。2013年2月,虾米糍被列入斗门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装泥鱼习俗
  装泥鱼习俗是广东省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习俗,由于泥鱼表皮非常光滑,经常在浅滩上跳跃或爬行,很难徒手捕捉,村民们根据泥鱼喜在泥洞里出没的习性,琢磨出了用笼子诱捕的办法,而“装”在广东方言里即“诱捕”之意。在斗门区乾务镇广大滩涂地区广为流传。但即使在“装泥鱼”的发源地斗门,现在了解“装泥鱼”的人也越来越少,目前乾务镇会“装泥鱼”的村民以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为主,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版的《香山县志》卷十四中对这种不知名的小鱼进行了描述:“弹流鱼即田流鱼,一名花鱼,一名七星鱼。色灰黑,长三四寸,身有花点,肉嫩,味清美,可作羹。”因为花鱼长期在滩涂上活动,体表颜色与海泥接近,所以乾务镇虎山村一带的村民习惯把“花鱼”称作“泥鱼”。泥鱼的市场价格约为110元/斤,有很高经济价值。……[详细]
三灶八堡歌
  三灶八堡歌始于明朝。相传明朝军师刘伯温以风水大师的身分周游全国各地,来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只见海岛耸立,山清水秀,民风纯朴,地名差异万千,于是他巧妙地把地名、风景与诗歌结合起来,琅琅上口,既好听又好记。当时,三灶地区分为八个堡,每一堡有一个保长,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民歌叫做八堡歌。……[详细]
横山鸭扎包
  “横山鸭扎包”是斗门区莲洲镇一种民间传统美食,它与“上横黄沙蚬”、“粉洲禾虫”、“横山粉葛”并称为莲洲“四大美食”,同时也是珠海市著名美食,享誉珠海及周边城市乃至港澳地区。莲洲镇河涌纵横,沙田宽广,空气清新,物产丰富,是珠海市国家级生态农业园、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里空气清新,农作物和水生物异常丰富而且没有污染,因而这里养殖的家禽质量上乘,口感鲜美,久负盛名。“横山鸭扎包”是个统称,它包括鸭脚包,鸭下巴包(俗称鸭下铲包)和鸭翼包,均是用鸭脚、鸭下铲、鸭翼、鸭肝、鸭肠和肥猪肉采取独特的方法腌制晾晒,捆扎而成的。“横山鸭扎包”自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传承一百余年,历经四代人。如今,每年秋冬“腊味飘香”季节,莲洲“横山鸭扎包”即进入制作销售旺季,产品不胫而走,畅销各地,名扬遐迩……[详细]
10、装风蟮
装风蟮
  斗门区井岸镇黄金渔村,地处珠江出海口的鸡啼门水道。这里,濒临南海,咸淡水流交汇,浮游生物非常丰富,而且河面宽阔,水质肥美,水产种类繁多,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渔场。风鳝归属鱼纲鳗鲡科,有风它才会出没,因此而得名。风蟮多在咸淡水交界的水域中生活,以浮游生物为饵。每当春暖花开时,幼年期的风鳝多在淡水地带觅食;成年后喜好游向盐分较大的水域,并潜身海底;冬季刮北风时,体壮健硕的风鳝又返程择地繁殖。因此,鸡啼门水道上的黄金渔村水域当属风鳝最佳的栖息繁衍之地。风鳝是名贵水产品,成年风鳝长约两尺余,体重多达两斤左右,其头部略呈圆尖,长有较大的黑色耳廓,鳝背深灰色,鳝肚银白色。因其肉质肥而不腻,鲜美甘香,营养价值极高,素为席上佳肴。其烹调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种,将风鳝切段以火蒜、五花烧猪肉和适量油盐糖爆香焖焗……[详细]

全部珠海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