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江门市民俗文化

江门市十大民俗文化

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
  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源起于明代,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理学家、诗人、书法家陈白沙(1428—1500),同时他开创了茅龙笔书法艺术。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曾详实记述:“白沙喜用茅笔,所居圭峰,其茅多生石上,色白而劲,以茅心束缚为笔,作字多扑野之致。白沙当称为茅君……又称为茅龙。”后人为纪念陈白沙的贡献,故名白沙茅龙笔。白沙茅龙笔以当地圭峰山特产的茅草为主要材料,经选裁、锤砸、浸泡、刮青削草、-装饰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其所用草料十分讲究,须选摘背风向阳、不老不嫩、茎壮粗大、长短适宜的茅草,加以剪裁后,要将茎部锤砸成扁状,经晒干再浸泡2—3天,便可按照设计的笔形进行刮青削草,即用利刀、锉刀对草料进行快速刮削并手拉成笔坯,此道工序最为关键,直接关系到茅龙笔的成型和使用效果,须有熟练的技艺。笔坯经浸胶……[详细]
火画扇
  火画扇与檀香扇,竹丝扇,绫绢扇并为中国四大名扇,产于广东新会。  火画扇制作精美,清秀典丽,永不褪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因用一种特制的“火笔”(现用“电笔”)在葵扇工作画,故名“火画葵扇”。 火画扇据说火画扇始创于清代同治末年。当时,诗书画风较盛,新会有位著名画师叫陈晚,他将诗画剪贴于玻璃扇上,但不牢固,一经受潮便会脱落。又发展用墨汁或颜料直接把诗画画在扇上,但也容易褪色,后将画在扇面上的诗画用香火烙焦,以显示出诗画来。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便开始使用铁笔在炉火里烧红,然后在扇面上烙诗画。到1914年前后,刘怡记扇寮加工火笔扇时,工艺又有所发展,方法是选用薄玻璃扇两柄,先将扇的脊骨和柄削去,然后合成一柄双面扇。这样,扇的两面均可用火笔作画。又把扇边用彩色丝绒缝制,逐步发展成为三脊和五……[详细]
崖门海战流传故事
  730年前的1278年(宋祥兴元年、元至正十五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南宋末代少帝昺及杨太后,在太傅张世杰、丞相陆秀夫等一班文武1护卫下,率10万多军民,被元军追逼,最后退守新会崖山。1279年正月,元军追到,正月十三日至二月初六日,在崖门海面上,发生了一场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海战—宋元崖门海战。这场海战最后以元军获胜、宋军失败,南宋王朝覆亡而告终。从南宋末代朝廷驻跸崖山到最后灭亡,在新会前后7个半月,期间发生了很多真实感人的事迹,产生了众多视死而归、忠精为国的民族英雄。崖门海战为新会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一直流传于民间的传说故事,就是这些遗产的一部分。这些流传故事经过民间世世代代的口头传承,一直流传下来。这些流传故事有海战战事的故事、宋玉玺的传说、人物故事、景物传说,宋室遗裔流落新会繁……[详细]
台山民歌
  台山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元代以来涌现了很多著名诗人、歌手和作品。唱法大体上是“问字取腔”或“按字取音”;演唱者灵活地按二句词为一段在原来基本曲调基础上,用不断重复、压缩变化、延长变化、加花等方法,使曲调唱得自然宛转。种类繁多,主要有木鱼歌、禾楼歌、卖鸡歌、新娘歌、牧牛歌、龙船歌、咸水歌、客家山歌等。题材多样,主要反映风俗习惯和劳动生活,对于研究台山的历史人文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左图为台山民歌……[详细]
礼乐龙舟
  礼乐龙舟竞赛又称“出大标”或“出科”,是深受乡民爱好又广泛开展的民俗活动,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端午节前(农历四月尾)乡民从龙舟坞挖起龙舟,洗净淤泥,扎好龙根,每天下午扒到张围河,三只或两只进行非正式竞赛。一河两岸,人山人海,助威的人声、炮竹声响彻张围河,热闹非常。端午节当天,各只龙舟先在本村各个里的河段扒节龙,然后划到庙宇前的河段贺庙;乡民在庙堂前击锣、放鞭炮、递茶水(或饮料)给运动员,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礼乐龙舟现存8条(原9条)龙船,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竞技模式:在全长5至8公里的赛道上来回14次,需3个多小时;每条龙舟71人,8条龙舟共568人;比赛时,运动员站起身划。礼乐龙舟要求指挥、技艺和力量相结合,技艺传授时间较长,鼓手、舵手等师徒传授时间要经过3—5年时间。改革开放……[详细]
灯会(泮村灯会)
  广东省开平市水口镇泮村乡有一个别具特色的民间习俗——泮村灯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泮村乡彩旗蔽日,炮竹声声。四十多个村庄,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全乡群众,簇拥着三米多高的大花灯,以罗伞开路,龙狮伴随,从早晨到黄昏,游遍全乡。泮村灯会起源于明朝。由于当时官场1,社会黑暗,盗匪横行,民不聊生,泮村邝姓十三世祖健斋便前去拜见曾在泮村学校执教的名儒陈白沙先生(1428—1500),求取消灾避祸的办法。陈白沙认为:泮村有五座黑石兽山,即狮山、虎山、象山、马山和牛山。有五兽镇村,本应能确保安宁,但因作为五兽之王的狮子昏睡未醒,其余四兽顽皮捣乱,才致使灾祸频频。于是他建议:各家挂灯鸣炮,敲锣打鼓,把狮子吵醒以管住四兽。泮村民众听从他的指点,于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正月十三,家家户户点灯鸣炮,摇旗呐……[详细]
台山浮石飘色
  浮石飘色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娱乐艺术,始于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是迎合浮石民间节日活动而产生的,是台山民间艺术的一枝奇葩。每架飘色由两个八至十岁的儿童(俗称“色仔”)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由村民用“色柜”抬着出游,属人物造型艺术。飘色中的人物,站在色柜面上凌空而起的称为“上色”,也叫做“飘”,坐在色柜面上的称为“下色”,也叫做“屏”。人物主要靠一条精心锻造的纤幼钢枝支撑,这钢枝叫做“色梗”。“飘”与“屏”互相辉映,构成完美的飘色整体。飘色的迷人魅力在于“飘”,其左足立于一根桃枝上,右足摆动,身体凌空无凭,似无依托,令人惊奇。飘色的儿童须严格挑选,长相俊美、胆大开朗者当“色仔”、上“色框”,这被当地民众视为荣耀。浮石飘色的内容为“赵子龙拦江截斗”、“嫦娥奔月”、“牛郎织……[详细]
岭南古琴艺术
  岭南古琴,至迟在汉代便逐渐发展起来,历代都出现不少有名的琴人,写作了不少琴学的典籍,创造和保藏了不少有名的古琴乐器和琴谱。早在南北朝时期,广东曲江人侯安都(518-562年),就有很高的琴艺造诣。南宋末年,金元入侵中原,南宋皇帝-南迁至冈州崖山,中原琴艺也在冈州留下一批琴谱,相传《古冈遗谱》就是在当时遗留下来的古琴谱。明代时,广州府著名琴人辈出,有陈白沙、邝露、陈子壮、陈子升等;藏琴丰富,有琴曲流传至今。至于清代,岭南琴学愈加昌盛,岭南琴派声名渐显。岭南琴派的创始人是清代道光年间的广东新会人黄景星。另外,影响较大的琴人还有:云志高、何洛书、何耀琨、杨锡泉、李宝光、何斌襄、陈恭尹、容庆端、容心言等人;藏琴方面,有“天蠁”、“松雪”、“振玉”、“水仙”、“韵馨”、“松风”、“中和”、“谷响”、“……[详细]
新会司前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是民间庆祝春节的一种传统民俗作品,多以写实与装饰、写人与写景相结合的简明而夸张的手法,表现欢乐、幸福和吉祥等题材。新会区司前镇雅山龙安村是继佛山后现存的第二个民间生产作坊地,在用纸、颜料、刻板以及画面造型等都有独特的地方民俗风格。印制年画要经过数次套色,先用模板把人物线条勾勒出来,接着用附件来印制人物的头饰、衣服的金边、身上的挂件等细部。现在,只剩下龙安村关伯一家有木版年画刻板,仅剩的一套模板已有300多年历史。……[详细]
台山广东音乐
  “八音”是指用“金、石、土、草、丝、木、匏、竹”等八类材料制造的乐器所奏的音乐的总称。山的八音班,又称锣鼓架,它用木制成一个轿形的音柜,中间放着掌板用的木鱼、沙鼓等敲击乐。作为广东音乐的前身,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最初的八音班,多演奏佛教音乐和民间小调,人们称这些曲调为“广东音乐”;到清朝中叶,八音班实行乐曲演奏和戏曲演唱相结合的道路,使八音班逐步走上成熟。八音班一般在年节、盂兰会、跳禾楼和红白喜事中举行。……[详细]

全部江门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