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唐山市 > 乐亭县民俗文化

乐亭县十大民俗文化

乐亭皮影戏
  乐亭皮影,俗称乐亭影和老呔影,是集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说唱为一体的戏曲表演艺术,发源于河北省乐亭县,成形于金代,盛行于清中晚期,发展于建国后。影人和场景均用驴皮雕刻,又称驴皮影。清代初期已遍及永平府各州县,乾隆年间进入北京,得到朝廷的确认,清中晚期至民国初,乐亭影戏风靡盛行,班社蜂起争奇斗艳,代表性的班社有:杨寡妇班、庆丰堂班、崔家大小班等五十余个。乐亭影的唱腔源于境内的民歌、民谣、俚曲、等乡土韵唱,分为平调、花调、凄凉调和还阳调。基本板式有大板(4/4)、二板(2/4)、三性板(1/4);角色分为生、小(旦)、大(净)、髯(末)、花生(丑)等。影人造型美丽秀俊,雕镌精细,讲究求细求工,忠良者雕以正貌,奸邪者雕这丑形,视觉效果十分完美,给人以绚丽多姿,舒展流畅的享受。二十世纪三……[详细]
乐亭大鼓
  乐亭大鼓是我国北方民间鼓曲艺术的一大曲种,源于唐山市的滦县、乐亭、滦南等地的乡间,至今有二百年的历史。唐山市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西与天津为邻,东连滨海名城秦皇岛,是首都北京的东大门,有京哈、京秦铁路与京哈高速公路纵贯市区,自古就是华北与东北的咽喉。在京津地区业内人士将乐亭大鼓称为“唐山大鼓”!可见唐山是乐亭大鼓发展成型的重要基地,在东北、华北和京津地颇有影响。乐亭大鼓是在老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吸收了冀东地区的民间小曲清平歌和悠悠调以及戏曲艺术声腔,同时将说唱鼓书的音乐和表演加以规范,以铁板代替木板击节伴奏,用冀东一代的乡音演唱,创造的具有冀东特色的鼓书艺术。乐亭大鼓自清末进入唐山市。呈现出流派纷争发展繁荣的局面。滦县的戚用武大胆吸收西河大鼓、京韵大鼓等曲种的唱法,善用“花腔……[详细]
乐亭地秧歌
  乐亭地秧歌是乐亭县流传范围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民间舞蹈。清光绪以前,乐亭秧歌主要是以跑套路的大场秧歌为主,到宣统年间,小场秧歌逐渐增多。大场秧歌的表演形式,可分串街和打场两种。串街秧歌是沿街串巷进行表演的舞蹈形式,串街秧歌动作简捷,注重整体效果,气氛热烈红火,伴奏曲牌一般使用平缓的中板。常用队形有一条龙、二龙出水、二级登楼、编花等。场子秧歌是固定在某一场所进行表演的舞蹈形式,有大场、小场之分。小场秧歌又称小出子,题材多样,主要有《和尚逗柳翠》、《锔大缸》、《傻柱子接媳妇》等。秧歌的行当,大致可分文、武丑,文武公子,妞(少女、少妇),文、武㧟(老婆、老头)和童子等。乐亭秧歌的动作丰富多彩,脚部动作有俏步、大弹步、小弹步、平步和小碎步等;腰部动作有扭腰、闪腰、探腰等;肩部动作有错肩……[详细]
罗锅子香油传统手工技艺
  罗锅子香油传统手工技艺(2011年入选唐山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田老兴在乐亭庞各庄杜林村创田家油坊,开始制售香油。其香油选料上乘,工艺考究,香味纯正,深得当地百姓的赞誉。历经清末、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初期近60年畅销不衰。1967年,因文革-停业。1981年,田家油坊第三代传人田务秋重操祖业。并将其香油正式注册为“罗锅子”香油。成立罗锅香油坊,目前罗锅香油坊是唐山市范围内规模最大的香油、芝麻酱专业生产企业。罗锅子香油精选东北纯天然优质芝麻为原料,在传统小磨加工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以传统工艺经12道工序精制而成,有效保护了芝麻中的营养成份,较同类产品,色泽红润,香味醇厚,持久,深受广大消费者好评。曾荣获“人民大会堂《中国世纪行》发行暨研讨会指定产品”……[详细]
孤竹国酒手工酿造技艺
  孤竹国酒手工酿造技艺(2009年入选唐山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山孤竹国酒业有限公司地处孤竹国故地——滦河三角洲,坐落于滦河故道边的河北省乐亭县。境内为滦河冲积平原,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具有102公里海岸线,滦河贯穿于南北,属暖温带滨海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多种植物和微生物生长,自古就有“燕东粮仓”之美誉,如今更是桃李满天下。优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生物菌群和天然的好水,为孤竹国酒品质优良,风格独特奠定了良好的环境、物质和生物基础,也为孤竹国酒手工酿造技艺发扬光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孤竹国酒手工酿造技艺,是唐山孤竹国酒业有限公司传统白酒生产工艺的精髓,是独特的北方浓香型白酒手工酿造技艺,是我国最早产生的白酒手工酿造技艺典型代表之一。它是集清蒸混烧、老窖、大曲、多轮发酵为一体……[详细]
赵三烧鸡手工制作技艺
  赵三烧鸡手工制作技艺(2009年入选唐山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赵三烧鸡”这一地方名吃,始创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已有百年啊历史。在唐、秦两地可以说提起“赵三烧鸡”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赵三烧鸡”留承至今,已是四代祖传了,在乐亭县这块土地上,在传统饮食文化中已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早已成为了当地的老字号名吃、特产,有诗为证:赵三烧鸡万口传,至今已有百余年。举杯论酒何作伴,还是烧鸡让君欢。在四代祖传秘方和现代化工艺相结合的基础上,利用陈年循环老汤及三十八种名贵材料及中草药研制生产了新一代系列产品,该产品外型美观、肉嫩干香、香而不腻、气味芬芳、味道鲜美、老少皆宜等特点,曾被定为宫廷之贡品。赵三烧鸡制作工艺先进、选料讲究、配料科学、营养丰富,具有强身健体、美容养颜等特点。赵三烧鸡传承有序……[详细]
刘美烧鸡手工制作技艺
  刘美烧鸡手工制作技艺的发祥地——河北省乐亭县,位于唐山市东南部,也是乐亭大鼓的发祥地。刘美烧鸡手工制作技艺是由始创人刘俊老先生,在传承至今已有200多年的祖上卤煮肉的基础上,经过潜心钻研,开创了我国烧鸡整形之先河,并以此而成名。据《乐亭县志》记载:1897年由乐亭县海边小村李各庄迁至县城南关的刘俊与其祖父刘崇挂起了”刘记烧鸡铺》的牌匾,开始了店铺经营,生意红火……1905年,当时在光绪帝身边任二品带刀侍卫的刘坦回乡省亲,品尝到刘记烧鸡后,甚感色、香、味好,只是整只鸡摆放着不雅观。后将造型改为把白条鸡的一支翅膀从鸡脖刀口处穿入,从鸡嘴穿出,使鸡头与鸡脖随鸡翅紧贴于鸡背侧面,另一鸡翅自然折伏,再将鸡爪蜷曲折入腹腔,成形后再放入祖传老汤的锅内,加入28味名贵中草药,煮熏出来的烧鸡,摆在那里,竟如同……[详细]
吊桥缸炉烧饼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据考证,缸炉烧饼起源于公元1865年,当时,在乐亭县城北街有一位经营面食的师傅,名叫石老化,他在做包子、饺子的同时,不断摸索、利用肥猪肉和白菜帮等尝试着配制成菜馅做成烧饼,然后放在吊炉里烘烤,烤出的烧饼却很好吃,风味独特,就开始在铺面销售。因烧饼味美价廉,十分畅销。之后,他为了提高烧饼品味和烤制效率,又反复琢磨,不断改进肉馅的调料配比,特别是经人指教利用水缸做成缸炉,以缸炉烤制而取代了吊炉。这缸炉烤烧饼火头匀、炉壁上贴得又多,且烤出的烧饼色泽焦黄,外酥里嫩。久负盛名的吊桥缸炉烧饼,百余年来历久不衰。其特点是选料考究,加工精细,以缸横卧,内壁贴饼,外温内烘是其独特的制作方法。选用上等小麦粉和精纯豆油,以白菜、肥肉等为内馅,辅以葱、姜、蒜、丁香、豆蔻等佐料。制作过程中,在和面手法、擦酥劲道、佐料……[详细]
新寨猪胰子制作技艺
  新寨猪胰子是由河北省乐亭县新寨镇一村正宗洪记猪胰子厂生产研制而成的。新寨一村位于河北省乐亭县新寨镇北部,该村人口2111人,面积1930亩,是乐亭县猪胰子生产最多、质量最好的地方。新寨一村正宗洪记猪胰子诞生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河北省乐亭县新寨镇一村洪德安老先生在承传100多年的祖传工艺的基础上,经过潜心研究、开发探索研制而成的,是远近闻名、防冻防裂、消炎止痛、灭菌、去油除污的最佳冬季护肤产品,畅销全国10多个省市和地区,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是当时以至以后相当长时间本地唯一一家生产猪胰子的作坊。据说洪家祖先有三个店铺,一个是糕点铺、一个是木匠铺、一个是胰子铺,生意兴隆。后来三个店铺分别传给了三个儿子,其中洪玉山的前辈继承了胰子铺。清朝末年、民国时期,社会的-,新寨正宗洪记猪胰子无奈停止了生产,直……[详细]
10、刘美
  “刘美”牌系列食品先后荣获“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河北省名牌产品”、“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省食品著名畅销品牌”等殊荣。“刘美”商标为“河北省著名商标”,本企业被评为“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科技型企业”、“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1年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河北省自主品牌建设重点后备培育企业”。……[详细]

全部乐亭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