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县十大民俗文化

卢龙老马识途的传说
  卢龙是个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在这古老、文明、写满历史的风水宝地,孕育出举世闻名的孤竹文化,也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添了光彩。在我国成语典故的宝库里,“老马识途”的故事就发生在现在的卢龙。据《卢龙县志》记载:“在治城滦河西二十里去清节祠三里其地多平沙无草木相传即齐桓伐孤竹老马识途处今西北之泥沟山是也盖误迷为泥云或曰在榛子镇西乱石山”。卢龙自商以来,历为国、郡、州、道、路、府、县、治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齐桓公成为最先称霸的霸主,正当中原各国逐渐承认了齐国的盟主地位时,边境少数民族狄人和山戎人也逐渐发展起来。他们屡屡举兵犯境,给中原各国造成了严重威胁,周惠王十四年(公元前664年),山戎趁机统兵万骑,攻打燕国,企图阻止燕国通齐,燕庄公抵挡不住,告急于齐桓公。齐桓……[详细]
伦派地秧歌
  伦宝善,1905年生人,卢龙县阎大岭店村人,自幼喜爱民间艺术,9岁开始就迷上了冀东秧歌,12岁随艺人下场表演,这一扭就是80年。从农村到城市、从关里到关外,无不留下他秧歌艺术的足迹。同时,他善于钻研,能熟练地表演“妞”、“丑”、“擓”等行当的各种角色,而且样样皆通,尤以扮“丑”为最佳。随着视野的拓展和艺术水平的提升,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成为了享誉关内外的一代秧歌名“丑”。他的秧歌表演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集扇花、身段、表情韵味一身,表演细腻技艺精湛,在冀东一带被同行们誉为西北派,就此形成了独特的“伦派”风格,也因此被命名为“著名民间秧歌艺术家”。伦派秧歌艺术风格有以下特点:“全身轻松微微颤,挺胸收腹揉双肩。表情细腻眼传神,风趣幽默加浪漫。屈腿滑稽步敏捷,扇花翻飞舞翩跹。臀部左右来摇摆,蹲裆扶……[详细]
  卢龙县古称孤竹国,孤竹部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土著部族,它和殷商的始祖——契,同属于东北夷的一支,曾共同生活在古燕山和古玄水(今卢龙境内的青龙河)一带,游牧与农业兼作。关于商的起源,在卢龙流传着“玄鸟生商”的美丽传说。商是黄河下游的古老的夷人部落,帝喾高辛氏后裔。相传帝喾和他的妃子简狄,还有简狄的妹妹,向神求拜、祭祀仪式后,在“玄丘之水”中洗澡,有玄鸟飞过堕其卵,简狄取而吞食,因而怀孕生契。契为商人始祖,是商族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第一位男性首领。在“玄鸟生商”的传说中,各书记载都提到有一条河水,《史记•三代世表》褚少孙补说“契母与姊妹浴于玄丘水”,所说的玄丘水应当是玄水。古玄水,就是今天穿桃林口长城而进入卢龙县境内的青龙河。古玄水为古濡水(今滦河)支流,是自燕山山脉中段……[详细]
  卢龙是一个具有三千六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在这古老、文明、写满历史的风水宝地,孕育出举世闻名的孤竹文化,也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添了一份光彩。我国成语典故的宝库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根据发生在卢龙的李广射虎的故事派生出来的。卢龙自商以来,历为国、郡、州、道、路、府、县、治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秦、汉时期,卢龙属燕国之辽西郡,历史上,自秦统一中国后,卢龙所在的辽西地带属于多事的边关。西汉时期,北方匈奴日渐强大,后一直成为中央王朝的北方之患,卢龙地域自古为边关战场。金昌绪的《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里的辽西,指辽西郡,亦代指卢龙。汉朝的时候,卢龙称右北平。公元前128年,李广任右北平郡太守。李广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他……[详细]
  在三千多年前的冀东大地上,曾经辉煌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诸侯国——孤竹国。孤竹国第九世君墨胎子朝的两个儿子伯夷、叔齐,因礼让为国、叩马谏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而闻名于世,后被儒家始祖孔子尊为圣贤;被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写进《史记》;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一颂再颂;被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冠以“百世之师”而流传至今。伯夷、叔齐让国成仁、耻食周粟的高举,绵延出华夏民族的清明之气、仁义之风,成就了中国的礼仪之邦,大国风范;也滋养了卢龙这方水土淳朴厚重的民风民俗。卢龙县城附近,流传着许多以伯夷、叔齐精神为内涵的民间故事,一些有代表性的故事被做成石刻,镶嵌在城门左右的墙壁上,以示宣传教化。崇礼、守廉、尚德、求仁、重义的夷齐精神,不仅属于一种地域文化的范畴,它的潜在影响是在于它融入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大体系;它不仅构成了……[详细]
  卢龙粉丝作为当地特色产品之一,色泽白,质地柔韧,味道鲜美,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产品销售覆盖京津、东北、西北,远至韩国及东南亚等地,甘薯原产于美洲中部和南美洲北部的热带地区,15世纪传入欧洲,16世纪传入亚洲。明万历年以后,甘薯种植由南向北逐步普及,《卢龙县志》载: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甘薯始入卢龙境,首载于蛤泊镇,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种于木井乡邸柏各庄邸九儒家,后遍布全县。粉条加工工艺也随后流传开来。民国二十年《卢龙县志》载:“山村居民栽种地瓜,虽不能行销他处,亦占民食百分之十。”当时的工艺流程是:洗薯—切碎—磨浆—过粗箩—过浆分离—过细箩—发酵—对水沉淀—起淀粉—上兜—晾晒。这种工艺经过百年来的流传,一直持续到现在。卢龙传统粉丝的几十道工序,全部靠手工完成,具有色白条……[详细]

全部卢龙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