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长治市民俗文化

长治市民俗文化介绍第3页

  沁州干馍历史久远。传说隋末李渊带兵打仗从太原来至沁县的月岭山,士兵身上背的锅被打破,不能盛水,无法做饭。正当将军犯愁时,徐茂公急中生智,和好面,做花椒盐面心,将树杆做小擀面杖,擀成饼,用破锅烧红烤熟。李渊吃后觉得非常好,遂将干馍作为行军食品转战南北。因沁县过去为沁州,故称此饼为沁州干馍,流传至今,成为沁州特色小吃。沁州干馍以脆而不硬,柔而不韧,嚼而不腻,香而不厌的特点闻名。干馍,为面食烤制品,圆形……[详细]
  棉上酥饼是上党名吃,流行于沁源县棉上村及其周边地区。旧时,沁源、介休一带的民众过寒食节都要做酥油饼用以祭祀晋国介子推,棉上地区的先人在芝麻粉、大饼基础上,用食油和面,烧饼炉烘烤,饼面上芝麻粉,焙成酥软、焦黄、香脆的“棉上大酥饼”。相传刘邦与项羽打仗经过棉上县,当地人将“油酥饼”呈送与刘邦部队,因这种饼子保存久、易携带,深受官兵喜爱。刘邦还专程将棉上厨师请到部队中,考制这种酥饼,作为部队行军打仗中的……[详细]
  沁源剪纸源远流长,主要分布于郭道村及其周边区域,依附于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表达了民众祈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愿望。沁源剪纸主要体裁有:窗花、门笺、礼花、刺绣花、灯花、艺术剪纸画、轴裱剪纸画。按题材分为神仙、佛像、名著人物、戏曲故事、农事耕作、节令习俗、历史典故、新闻时事、风趣幽默、传统寓言、风景花卉等作品。传统制作工具有剪刀、纸捻、香头、锥子、裁纸刀、油灯、麻纸、刷子等。代表作品有《狮子滚……[详细]
  沁源炕围画是一种依附于建筑住房为主的艺术形式,当地百姓家中喜欢把炕上周围的墙油漆,配以字或画,并逐步带入各种故事内容,蕴涵了丰富的文化与寓意。明清时期沁源炕围画已至臻完善,民国至解放初期达到高峰,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土炕窑洞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炕围画也逐渐衰落。制作炕围画第一道工序是作底子,用极细罗筛下的黄土和砖粉和以胶水成腻则,也可加入桐油成油腻子,往墙上刮两到三遍,每次……[详细]
  脊饰是安置在建筑房脊、房屋两边沿上或大门楼子上的一种艺术装饰品,品种甚多,各有讲究。襄垣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先民们在与上天斗争之外,把美好的生活希望寄托在日常生活的起居中,于是他们将避祸降福、镇邪祈祥的图腾崇拜意念融入雕凿装饰品中,脊饰应运而生。襄垣民居脊饰制作工艺考究,整个工序包括配料、泡土、闷泥、制坯、捏塑、镂刻、切割、阴干、装窑、煅烧、注水等等,工时甚长,一般需要15天左右……[详细]
  上党女红主要是指流传于上党地区的女红工艺制作技艺和制品,具体内容包括民间绣艺和绣品(摆设与挂饰),布艺玩具类(老虎、狮子、十二生肖等),民俗服饰类(虎帽、虎鞋、肚兜、围嘴、斗篷等),上党“潞绣”技艺及绣品(主要使用本地蚕丝绞股线坊染,绣艺效果与杭、苏彩丝绒线有很大区别),民俗风情绣艺与制品(窗花裁剪、点色技艺以及上党民间枕顶、香包、书剑镜袋等)。上党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民众生活富庶、安定,与农耕文明……[详细]
  沁源木雕是流传于沁源县赤石桥乡涧崖底村及其周边地域的一种古老造型艺术,据艺人追忆,当地木刻艺术清乾隆年间开始盛行,至今已有四代传人,主要用于月饼模具雕刻,成品远销晋南、晋中、河南等地。沁源木雕原材料主要有山梨木、枣木两种,取材必须选在冬季,用手工锯拉成板,然后采成块状,再用铡刀倒成圆空,按照木板质地画出适宜的图案,最后用刀则和圆刀开始细刻,查看修改后才算完工。木刻作品的好坏主要在于匠工的制作理念、……[详细]
  石雕刻是一门古老的造型艺术,它以造型手段、三维空间展示着迷人魅力,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诗”。武家沟村位于晋东南地区西北部,属沁源县赤石桥乡。当地气候较温和,群山环绕,山上各种各样的石头坚硬不易风化,为石雕提供了原料。沁源石雕工艺制作历史悠久,据匠人史崇信讲,其老祖爷爷史绍尔早在明代就以石雕创作谋生,并且闻名周边县城,石雕作品主要有佛像、人物肖像、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假山盘龙等,史家后辈子孙将……[详细]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样式百态、形象生动而广受欢迎,又因它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所以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山西民间剪纸总体来说,具有粗犷、雄壮、简练、纯朴的特点。但是,因地域环境、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的不同,各地剪纸又有差异。武乡民间剪纸是伴随着山西民间剪纸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个……[详细]
  屯长道情是屯留道情、长子道情的合称,流传于晋东南长治、长子、潞城、壶关等地,起源无考,当地流传朱元璋以道情说唱煽动民众造反推翻元朝- 的传说,兹为一说。道情源于唐代道教经韵,初称道歌,用渔鼓、简板伴奏,是传道宣传教义及募捐化缘的工具;宋代吸收词、曲牌,衍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之后,道情中曲牌一支发展为戏曲,诗赞体一系形成曲目相类的说唱道情。因此,屯长道情乃诗赞体道教经韵一支。早期道情唱腔较……[详细]
  “风火龙舞”是流传于襄垣虒亭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民间社火表演,其起源无法考证。《水经注》中记载,汉高祖破韩五信于铜鞮(今虒亭),大军获胜后,曾用虒亭的火流星和龙灯舞来庆贺。当地盛传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也来虒亭于漳河岸边观看了赤鲤腾跃和龙灯舞与火流星的表演。千百年来人们赋予风火龙舞更多的人文情怀,平添其神秘色彩。龙舞以专门锣鼓乐器与鼓点配合“火流星”表演,主要伴奏乐器是龙鼓、锣、钹、大镲、小镲等,其中龙鼓……[详细]
  斤秤锣鼓原名斤称歌,流行于长治武乡丰州镇富庄村、东村、城关村、魏家窑村一带,是一种十分特殊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这种锣鼓以旧式度量衡制十六两一斤的换算口诀进行演奏,整套锣鼓分十五遍连续演奏,每遍口诀都不同,故既不能一锣到底,也不能反复重叠,更不同于一般的曲牌连奏。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延用了十六两进位制的重量计量方法。南宋杨辉创“两价化斤价”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详细]
  “上党乐户”旧称“行道家”,史籍中也称乐人、乐师、乐工、歌工、乐伎等。旧时,长治市潞城县乐户共有八家“科头”,微子镇朱家、翟店镇朱家、合室村朱家、西流村王家、西社村王家、杨家庄杨家、古驿村杨家和王家,其中七家都已失传,唯有西流第五代传人王进支完好保存历代祖宗相传至今的刺绣堆花衣、各种面具、各种旧乐器,更为珍贵的是其父王计苟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承传下来的一本手抄古典曲牌(工尺)乐谱。王家“乐户……[详细]
  “天齐庙”又称“东岳庙”或“东岳行祠”,庙内供养“天齐仁圣大帝”又称“东岳大帝”,掌管着人间生老病死和阴曹地府十八层地狱。沁源县绵上村西原建有天齐庙一座,分为上下两院,传为隋代建绵山县时所创,之后曾在宋元祜二年(1087)、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康熙四十一年(1707)、清同治七年(1868)四次修缮,后于抗战时期被日军烧毁。千百年来,此地流传着很多敬奉天齐东岳大帝和祭祀超度亲人亡灵的习俗,……[详细]
  山西襄垣武氏 金工铸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其手工制作的成品主要有铜雕、大钟、香炉、铁塔、铁佛、龙凤牌碑等。襄垣县西营镇南漳村地处襄垣、武乡两县交界之浊漳河畔,素有铸造故乡之称。上溯到清康熙年间便有武氏祖先在武乡县段村(现名为丰州镇)开办了远近闻名的复兴隆艺术品铸造厂,主要是为宗教庙寺及家居布置中铸铜钟、铜像及各种精美的艺术用品。所用造型材料就是当地河砂,经捏、付、烘、扣等工艺手段,精雕细刻制成范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