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晋城市民俗文化

晋城市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李氏正骨术流传于山西长治、晋城一带,至今已传承六代150余年,其始祖李三义通过无数正骨实践,总结出“整复、固定、功能锻炼”三阶段的治疗方案来处理一般性骨折,同时对外伤、肿、脓疮等病症,还大胆借助了“鹰爪”、“火石片”等工具来做切除手术,开创了李氏正骨的独特疗法。李三义之子李济民在正骨治疗的方法上开辟了“诱导正骨法”及“妥善固定,合理功能锻炼”的“动静结合康复疗法”,尤其是李济民独特的“无备复位法”……[详细]
  高都古镇位于泽州县东北部,境内遗存有建于金大定年间的东岳古庙,是古镇标志性建筑,现为省级保护单位。高都三月二十八庙会因东岳大帝(天齐仁圣帝君)诞辰而设,历史悠久,庙内现存嘉庆十六年(1811)《谓定各社该行花车事故碑记》载:“天齐仁圣大帝历有年所每岁三月二十八虔备油席鼓吹大戏,旗伞花车,故事恭祝圣诞,绕村行会,相沿已久……”。高都庙会会期五天,从三月二十八到四月初一,各项活动由五社街及地方绅士全面……[详细]
  打铁花是泽州特有的一种风俗之一,这种传统习俗由来已久,与当地发达的冶铁业有关,大约起始于民国年间(约1850年——1930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每年的元宵节,各冶炼大户除了出二跷、旱船、小车、竹马等多种形式的故事表演外,到了晚上还要放焰火、锅花、打铁花。十里八乡的人们齐聚来村,主要是为了观赏气势磅礴、恢弘壮观的“打铁花”盛况。据传,“打铁花”可趋鬼避邪,来观赏“打铁花”的人也可祛除身上的……[详细]
  阳城县古称获泽,位于山西东南边缘,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次营镇北次营村长期流传着《黑姑姑施雨报乡亲》的民间祈雨传说,它是商汤雩祭文化的传承与扩展。相传,北次营村民女(黑姑姑)与黑龙爷相恋,入龙宫成仙,居住在东川村后深山中的茉茉潭。后黑姑姑托梦告知家人详情并将祈雨龙瓶留在东川以备不时之需。从此,每次遇到旱情,村人先提前派人和东川村取得联系,东川人则隆重地招待从娘家来的打潭祈雨人……[详细]
  “松林积雪”传说流传于山西泽州大箕镇晋普山周边地域,它是以“松林积雪”(晋城四大景观之一)作为阐述对象而产生的地方风物类传说,在当地民间久负盛名。松林寺是“松林积雪”景观所在,该寺又名灵岩寺,乃泽州县境内最大的0 禅院,坐落在晋普山东部山腰,创建于北魏时期,隋大业年间由慧观头陀重建,金元时代曾予维修。山门为0 式建筑,三进院落,整个建筑规模宏大,风格独特。古寺后院建有大雄宝殿,殿内塑有释迦牟尼及文……[详细]
  王泰来是明末清初富泽州晋商巨子,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最后在京城做了大官,后被奸臣诬告屈斩于京都。关于王泰来,民间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王泰来是王氏家族几代生意人的统称;二是认为王泰来所指的是王璇。王璇(1636—1706),字在只,泽州大箕镇人,主要生活在明末至清顺治、康熙两朝。早年曾入贡,后经商,由于经营有方,最终成为富甲一郡的巨商大户,泽州望族。王泰来故居位于山西省泽州县大箕镇南沟村与秋木洼村中间……[详细]
  阳城的陶瓷烧造技艺历史悠久,据《阳城县志》记载,“唐宋时期,黑白瓷生产已很普遍”,至明代时,境内陶瓷及琉璃技艺达到了鼎盛。阳城县后则腰乔氏是当地最负盛名的陶瓷世家,祖先系陶瓷、琉璃艺人,唐代从陕西迁入,后移居后则腰,“珐花”陶瓷是乔氏家族的独门技艺。乔氏珐花陶瓷工艺先在陶瓷素坯上立线、焙烧,再绘画填色,工艺非常复杂,釉料配方难度大,由乔氏一门世代相传,主要烧造过程有原料筛选、碎矸浸泡、耙泥沉淀、出……[详细]
  大阳馔面是流行于山西省泽州县大阳镇的一种地方特色面食。相传馔面源于周代,原本是宫廷美食,后流传到民间,成为百姓婚丧嫁娶、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种主食。馔面的制作方法可分为11个环节:1、兑料,先选好精制面粉,再精确地按比例配兑盐、碱、槐叶汁、野菜汁等其它原料;2、和面,古时候用擀面杖压面,流传至民间后,进一步得到发展,在石碾上压面,和面讲究将面揉出汗来,否则达不到要求;3、将面切成块,重量要同等,然……[详细]
  高平十大碗起源于古代公祭始祖炎帝的献祭活动,后来逐渐变为民众婚丧嫁娶、寿诞喜庆、招待宾朋的传统宴席,因主菜十道,分别盛放于十个大碗而得名,又因菜品先后有序如同流水,俗称高平水席。高平十大碗共10道大菜,分别是水白肉、铬桃肉、碗子肉、川汤肉、肠子汤、豆腐汤、鸡蛋汤、天和蛋、软米饭、扁豆汤。“十大碗”有荤有素,原料来源广泛,主要有猪肉、鸡肉、鸡蛋、软米(软谷米、软黍米、江米)、扁豆、粉皮、粉条、海带、……[详细]
  晋城地处山西东南,南部是中条山脉和太行山交界处,地近西荫,民间有嫘祖在云蒙花石沟教民养蚕的传说;东连神农炎帝稼樯之地,西邻尧舜圣邦;境内有舜王获泽渔猎、商汤王桑林祷雨、周穆王桑林观桑的记载和诸多桑蚕养殖的史实、故事。八十年代,有关专家对晋城桑树资源进行调查时,发现南部山区不但野生桑树资源丰富,而且还有罕见的柒叶桑等稀有品种,再次映证了嫘祖教民利用山野桑树养蚕的传闻。晋氏纯手工蚕丝被采用100%桑蚕……[详细]
  布贴画原名宫廷补绣,俗称布贴画,又叫布堆画、布贴花、布摞花、拨花等,最初是一种古老的刺绣技艺,由各种不同色彩、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布块按一定的构图拼接而成。陵川布贴画在民间流传已久,明清时期多为家庭妇女做针线活时用在腰兜、鞋子、衣帽、日用品等上面的装饰,造型多为花鸟虫鱼、吉祥图案等,随着时代的推移,经过传承人的改良和创新,逐渐变为现在以布为原料单独构图的民间美术,其题材也变得丰富多彩,主要有历史名……[详细]
  陵川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写实和变形的统一,它是人们在对自然认识的基础上,融入主观情感,经过以心造型,以理造型,以美造型的创制过程而产生。陵川剪纸在继承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同时,又吸收了国画、版画、铜铬画、布贴等表现手法,以戏曲人物和佛教文化为主要创作题材,代表作品有《戏曲人物系列》、《月华》、《兰闺雅集图》、《山鬼》、《醉仙图》、《四季花鸟》、《梅兰竹菊》《中华盛世》、《醉荷》、《母爱……[详细]
  中庄秧歌流传于阳城县润城镇的上庄、中庄和下庄三个自然行政村,解放前,上庄、中庄和下庄统一为中庄村,根据属地命名为中庄秧歌。中庄秧歌产生于何时,无法考证,根据老人讲,很早以前就有人哼唱,但中庄秧歌的复兴阶段还得从解放前夕(1946年)算起。当时解放军的0 团就驻在邻村,团长陈建兴(后为四川老红军疗养院院长)在中庄村设供给部,为了配合当时形势的需要,他动员、组织村民中的积极分子和文艺爱好者成立了醒民剧……[详细]
  大树秧歌流传于阳城县北留镇大树村,因明清时期村外有护城河围绕,亦称大水沟秧歌。据当地艺人口传,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大树秧歌就以民间说唱形式流传于本县境内和晋城一带,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大树秧歌在演出过程中只用武场乐器鼓、锣、钗、旋和梆子,全部唱腔在梆、板击节下进行,故又称“干梆秧歌”。演出剧目有《花木兰》、《通天荡》、《劫皇纲》、《扫穴离庭》、《黄巢起义》、《反县衙》、《红罗山》、《十八相送》、……[详细]
  元王高跷流行于沁水县郭村镇元王村周边,后辐射至定昌镇西渠上村、段柳、长胜村及郭村的开村、南沟村等地,至今已有两百余年历史。元王高跷有武高跷之称,因这种高跷鼓点快,以表演高难度动作著称,扮相常以“三国人物”及戏剧人物为主,如《白蛇传》、《西游记等》等,演出时间大都在每年春节期间或元宵灯节,演出场合不固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