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运城市民俗文化

运城市民俗文化介绍第4页

  万荣县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植根于当地民俗活动之中。万荣剪纸题材丰富,主要包括花卉图案、鸟兽虫鱼、神话和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等,其制作方法通常都是按照现有底样裁剪出新的图案。底样常常是历代相传,家家相借之物,一部分是民间专门在庙宇里画神像艺人的副产品,一部分则是剪纸艺人的创造。从功能上分,万荣剪纸主要有以下四类:第一类张贴用,即直接张贴于门窗、墙壁、灯彩、彩扎之上以为装饰。如窗花、墙花、顶棚花……[详细]
  空中飞狮是在高于地面的平台或木桩上进行的狮舞表演,永济境内主要以栲栳镇南湖村和虞乡镇土乐村为代表,民众将南湖舞狮和土乐高杆狮虎统称为“永济空中飞狮”。南湖舞狮起源于清光绪末年的古蒲州,主要活动在永济一代,属于一种民间社火活动,又称蒲州舞狮。它的特点是武功亮相,舞狮者默契配合内摇外摆,翻滚旋绕,扑箭蹦跳,精彩玄妙。惊险场面有滚绣球、老虎伏刀连架双打、狮子老虎上刀山、狮子老虎爬高杆、狮子老虎过天桥、群……[详细]
  平陆高调,原名“丝弦戏”,俗称“山窝子戏”,形成于清同治年间,起初流行于平陆县沙口、张峪一带,后渐扩展至夏县、芮城、临晋、运城及河南的陕县、灵宝和陕西的潼关、滑南等地,因其演奏时所用主奏乐器是四胡(四弦),故又称“四弦书”。早期的平陆高调由盲人及算命先生走村串乡,操四弦、击木鱼演唱,内容多系民间故事与历史传说,主要是在庙会、祭祀、民间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表演。平陆高调属坐唱音乐,表演形式分为两类:……[详细]
  垣曲镲,俗称“镲口”、“镲段”、“打镲”,是流行于垣曲县历山镇、古城镇、王茅镇、华峰乡、长直乡、解峪乡、皋落等地的一种说唱曲艺形式,可用第一人称代言,也可用第三人称叙述,与快板、快书相近。垣曲镲产生于何时无明确记载。据村民口述,早期打镲多活动于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用以逗乐取笑;一般用手拍,嘴伴奏作为节拍过门,镲手见景生情,即兴演说,少则两句,多则不限,时称“干板镲”。后来,为了便于演员演说,增设小……[详细]
  北垣花鼓是流传于闻喜县凹底镇栗村(北垣是地域统称,由凹底、薛店、阳隅三个乡镇构成,位于闻喜北部)周边地域内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一般活跃于逢年过节、赶庙会、镇宅以及生日祝寿、婚宴、- 等节庆活动,春节和元宵期间尤为盛行。北垣花鼓为硬锤打法,传统表演一般为四个或八个演员,主角是一名鼓手,同时有四名或六名舞女各执手锣,既伴舞又伴奏。每自然段演完后,或是伴舞者边歌边舞,歌唱一段朗朗上口的民间小调,或是鼓手……[详细]
  亮宝,亦称蒲州伞秧歌,汉族民间舞蹈,源于永济市蒲州(今蒲州镇)一带,系蒲州先民社火祭祀活动中一种行进中仪仗形式的自我表现行为。亮为展示之意,宝即贵重物品,亮宝之法是将宝物(首饰、金银、珠宝、瓷器等)粘贴在竹篾上端,再将竹篾扎在高杆(竹竿)上,配以纸穗、绣球、铃铛等饰物,竹篾因承重而向下弯曲成伞骨状,故民众也将其称之为“金银伞”、“花伞”、“青瓷伞(挂青瓷小餐具)”等。据艺人口传,明清时期蒲州民众每……[详细]
  西石霸王鞭是流传于垣曲县古城镇西石村一带的民间舞蹈形式,关于它的起源民间主要有四种说法,即赵王石勒说、宋代镖师说、西楚霸王说、游戏娱乐说。清代,西石霸王鞭表演已日臻娴熟,民间会舞鞭者甚众,多为青中年人和儿童,且全为男性。是时,西石霸王鞭表演共25场,场场不重样。清末到建国前夕,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许多舞鞭技艺失传,流传到今天仅8场,主要有风绞雪、剪子观、双人抡、双蛇蜕皮、大分局、六踢脚、两头抡……[详细]
  软槌锣鼓是流行于万荣县孤山南麓高家庄一带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因其鼓槌用麻绳纽结而成,质地柔软又有韧性,故名。软槌锣鼓起源于何时,无文字记录,但是从当地的民间传说及演奏曲目、曲牌来推断,应与古代战事有着很深的联系。早期高家庄的软槌锣鼓主要用于祭祀,表现欢乐、喜庆,民间多用于丧葬,来寄托哀思,新中国成立后,演变为传统的民间社火。软槌锣鼓表演别具一格:配置的八面大鼓,直径大于其它鼓种,需用鼓架支撑;八面……[详细]
  马拉鼓车,又称车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鼓乐,兴起于闻喜县北垣镇,现仅流传于凹底、薛店、阳隅以及新绛县、稷山县汾南一带。马拉鼓车是远古农耕文化及冷兵器时代战争遗留的产物,约在明末清初逐渐形成规模,是一种民间百姓自发组织的即兴庆祝、娱乐的一种鼓乐,用于一年一度的“祈年成”和“庆丰收”。《闻喜县志?礼俗》记载:“古时村各有迎神之俗。凡轮值之社,及沿定之期,锣鼓外必闹会,有花车、鼓车,皆曳以大牛。”马拉鼓车……[详细]
  后稷是上古时代的农耕始祖,他长期生活在稷山县及其周边地区,教民稼穑,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采撷渔猎的生活。后人为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在稷王山上修建了宏伟的稷王陵、稷王庙、稷王塔等建筑,在其诞辰日(农历四月十七)还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民间传说后稷的祭祀活动最早始于尧帝时代,先民们在稷王山上封土为坛,用五谷和牺牲祭祀祭拜,祈求来年的五谷丰登。此后,祭祀活动以官祭和民祭两种形式交错进行。官祭……[详细]
  黄河大铁牛是山西永济黄河蒲津渡遗址中最主要的历史遗存,唐开元十二年(724)改建蒲津浮桥时铸造,千百年来,当地流传了许多有关铁牛的传说、故事,这些民间轶文在晋、秦、豫黄河交汇的金三角广大地域都有流传,包括陕西渭南地区,河南三门峡地区以及山西运城、临汾地区。“铁牛的传说”是蒲州一带的民众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成果,这些民间作品彰显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高超技艺,同时也反映了先民们喜怒哀乐的情愫……[详细]
  万荣县通化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隋唐时期著名文儒“三王”(王通、王绩、王勃)的故里。当地遗存有圣人墓、文中子祠以及数十通碑文,并且围绕圣贤的生平、遗迹形成庞大的故事传说圈,影响辐射至河津、渭南、三门峡、西安等周边地区。通化村名来源有二,一是传说王通死后,曾有一伙盗贼扒其墓穴,行窃之后为了掩盖丑迹,便四处谣传“王通墓中空无一物,连尸带宝全部化为神奇升天”,人们信以为真,此村即改名为“通化”。还……[详细]
  河津赵氏中医正骨法是一门传统中医骨伤科疗法,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奠基人赵孟成,生于清同治年间,民间游医,以治疗骨伤见长。其子赵奎保秉承了父亲的正骨手法,创立“赵氏正骨法”,自制小夹板为病人治疗。迄今为止,赵氏正骨术已传至第四代,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治疗技艺和学术专长。赵氏正骨的治疗原则是“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其特色是“以赵氏正骨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外固定的特色治疗方法为主,内服、外敷自制中药为辅,赵氏……[详细]
  万荣县冯氏中医皮肤烧伤疗法在治疗皮肤病、烧伤方面总结出一整套独特治疗方案:采用梅花针疗法、火攻疗法、湿敷疗法、烟薰疗法、热烘疗法、药膏疗法等多种混合治疗方法,尤以药疗外治著称。冯氏中医在烧伤治疗过程中,针对烧伤病人早期口渴、纳差的症状,辨证为阴伤胃贴、脾失健运,以滋阴益胃为治则,组方益胃渗湿汤;对烧伤休克病人辨证为阳脱阴败,以补气、滋阴为治法,组方益气生津场。同时,外涂烧伤痊愈膏,此药选大黄、黄芩……[详细]
  炼丹术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矿物资类)炮制方法,即用火烧炼而成的一种升华、生化过程,它开辟了化学药物的先河。稷山县清河镇秦家庄在清乾隆年间就以经营药材而闻名,秦氏一族精通各类药材的炮、炒、粹、煅,所制造的丸、散、羔、丹远销京浙湖广等地,尤其对炼丹术颇有研究。秦氏第七代传人秦俊田在继承祖炼丹术的基础上,刻苦钻研,积极创新,经过多次研究、实验,设计制作了升丹和降丹的炼丹炉。炼丹术分为升丹和降丹,秦氏炼丹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