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运城市民俗文化

运城市民俗文化介绍第5页

  芮城中医养生术是尉氏先祖在继承吕仙(吕洞宾)古法诊病的基础上,以九峰洞宾“内经图”、“修真图”为先导,依据“吕祖药签”、“灵宝毕法”、“脉理奥旨详解”的原理,演化而形成中医养生诊疗法。芮城中医养生诊疗法包括:1、利用其流传下来的各种验方,丹丸治疗疾病。2、利用其在丹道方面的知识帮助人们调养身体,增强体质,降低患病机率。3、药食同源,意念养生,气功运作药膳食疗,包括四季保健养生药方、气功养生法、梳摩……[详细]
  脾胃派是医学学派的分支之一,又称“补土派”,倡导“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注重脾胃在滋生诸病中的重要作用,“久病大病必伤及脾胃,反之,千头万绪,从脾胃入手,往往能收奇效”,故被称为脾胃派。运城武氏中医理论认为脾胃生理特点在于“升”与“降”,病机突出表现为“湿”与“滞”,具体表现为脾湿外感、寒湿困脾、脾胃湿热、肝郁脾湿、脾胃虚弱、脾虚夹湿等症状,所以,脾胃病重在调理,治兼宣通肺气。脾胃派……[详细]
  稷山县传统戏剧鞋帽制作始于二十世纪初,距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师祖张子耿,高平人,在稷山为各剧团加工传统靴帽,总结了一整套的传统鞋帽制作技艺,传承至今。传统鞋、靴、帽子等产品主要是由麻纸、麻绳、草板纸、皮胶、生蚕丝、各种宝素珠、金铂、银铂、铝铂、牛皮、铁丝、衬子、各种绸缎、布匹等多种材料制作而成。制作工序严谨,环环相扣,仅头盔类就有80多种品种,制作流程一般有26道,分为复纸、印、裁、剪、扣匀、上底……[详细]
  运城市盐湖区位于山西南部,历史上曾经是山西乃至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生产基地。传说黄帝战胜蚩尤后,带领大家发展生产,而衣冠之事便交给正妃嫘祖,之后即有了嫘祖养蚕缫丝,开创了我国纺织技艺的先河。元明之际,民众已将多种手法揉于棉织工艺,使粗布制造完全成熟,清代,老土布晋升为特殊的贡品,受到皇室的青睐。直至民国初年,洋织机没有进入中国之前,晋南布商一直是以土布机手工织布为主。运城“石榴花”老粗布的织造工艺极……[详细]
  张营小米醋酿造技艺发源于永济市张营镇,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酿造历史。山西晋南地区多产谷子等杂粮,百姓农闲时,用自家的杂粮酿上几缸米醋,供家人食用,剩余的送给亲朋好友。清嘉庆年间,张营镇常里村有一李姓举人,进京时带了一坛子自制小米醋,让在京城里的达官贵人品尝,获得一致好评。后来,李举人在离张营二里地的地方开了一个小作坊,取名“正德和”,采用传统方法汲深井水酿制,做出的米醋酸味持久、香气四溢、口感酸爽。……[详细]
  河津转花灯流行于僧楼镇马家堡、李家堡村,是一种民间社火表演形式,多在元宵节前后夜晚活动。转灯起源于清光绪年间,系当地民间艺人根据风车原理研制而成,其制作工艺包括编制、剪纸、裱糊、仿生、木工装饰等步骤,涉及几何、舞蹈美学、动力、热力等多种学科原理,起初只有单转或双转,后逐渐发展到几个、十几个、几十个花灯同时在一个灯架上转动。转灯制作先用竹子扎成骨架,葵花杆做灯身主体,用麻纸糊成各种花灯,另用厚纸糊成……[详细]
  泥皮画是一种以泥为主要材料,拌以一定比例的麦秆、麦壳皮、棉絮、麻绳、头发等辅助材料,经过加水充分搅拌后,分不同层次附着在符合要求的硬质板材上,再经抹平、凉干、起稿、勾线、着色等步骤后而成型的一种传统画种。泥皮画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宗教色彩,它是古代工匠复制或再创珍贵壁画、岩画等不可移动艺术珍品的经验总结,对社会、宗教、建筑、美术、文物保护等诸多方面都有产生了巨大的贡献。芮城地处黄土高原,遍地是极具……[详细]
  万荣婴幼儿民俗服饰制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汉代,晋南民间就沿俗有为婴儿过满月、过周岁、过生日讲究穿戴的习俗。婴幼儿穿戴亲朋好友送来的猫娃鞋、虎头鞋,戴狮子帽、猪娃帽等,可爱又吉祥,寄托了人们无病无灾、幸福快乐的美好愿望。万荣民俗服饰包括鞋系列、帽子系列、荷包系列、布老虎系列等,其中以虎头鞋、帽子系列为代表,通过家庭母女、婆媳之间代代相传,在婴幼儿时期由女性长辈制作,当地讲究“姥姥的帽子舅母的鞋……[详细]
  河津,位于山西省西南端,运城市西北角,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此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间艺术种类繁多,特别是民俗剪纸在古耿大地多有留存,它丰富了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在区域民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它的创作题材都以民俗为基础,民俗文化的观点决定了剪纸内容的取向,形成了民间剪纸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河津民俗剪纸在制作工艺上有以下特点:一、制作材料……[详细]
  河津干板腔俗称撂干嘴,是流传于河津市樊村镇、僧楼镇一带的新兴曲艺种类,因演唱时无伴奏,全凭演员一张巧嘴干说而得名。撂干嘴原本是民众上山取炭、砍樵时自编自唱的口头创作,后来渐渐引入“社火”表演,最终登上舞台,1964年晋南文艺汇演中被正式命名为“河津干板腔”。河津干板腔表演时无须伴奏,但听起来却有板有眼,快慢有致,抑扬顿挫,强弱分明。句式一般为七字句,节奏为四三,方言入韵,要求上下句同韵,即上平下亦……[详细]
  扬高戏是以船工撑篙(木杆)所唱的号子为基调发展起来的地方小剧种,主要分布在山、陕、豫交界处以及宁夏、甘肃东部,尤其以芮城沿黄河一带最为兴盛。据传,盛唐时期,芮城地方官为盛迎李世民亲驾,曾搭台演“扬篙戏”,太宗看后大为赞赏,并命宫中乐伎司将曲调记载下来带回长安,此后,扬篙戏逐渐流传各地。明、清时期,扬高戏发展成型,行当齐全,唱腔完备,班社林立。据统计,民国至抗战时期,仅芮城就有四大扬高戏班,即张仁杰……[详细]
  杖头木偶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手工操纵表演艺术,芮城当地称其为“肘猴”。旧时,芮城“肘猴”班社众多,清代道光年间,老艺人尚- 创立了杖头木偶“晋兴班”,至今已传承150余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黄鹞子、张项有等老一代艺人改良,芮城杖头木偶更趋成熟和完美。芮城杖头木偶多用于婚庆喜事、传统节日、迎神赛会等民俗活动中,演出场地不受限制。木偶道具有大、中、小三种,分为暗杆木偶与明杆木偶;结构由偶头、偶肩、偶杖……[详细]
  花船,亦称旱船,是一种广场社火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族色彩。侯村花船流行于运城市盐湖区金井乡侯村及其周边地域,起源于明末,据传乃曲氏兄弟(郎中,荣河人)祛瘟疫后为稳定民心而创;清道光年间,曲氏后裔曲春泰又将花船的扎制与表演都进行了改进,增设锣鼓器乐伴奏,海仙穿插演唱和武术表演等,时有民谣曰:“西王高抬侯村船,想盖点子比登天难”,给予盛赞。侯村花船是用竹竿扎制而成,四周围丝绸,里外用彩纸糊起,……[详细]
  武高跷在垣曲县分布甚广,主要流行于垣曲县新城镇坡底村和华峰乡胡村,尤其以坡底村最为著名。据传,武高跷起源于孩童们玩耍嬉闹时的娱乐游戏,后来,村人加入锣鼓伴奏、装扮脸谱,逐渐成为节庆活动中的固定表演形式,传承至今。坡底武高跷表演动作主要有正走、倒走、跳狗牙、穿8字、高跷二节抬、过天桥、抬三节、抬转球等;表演技巧有单拐过天桥、倒走过天桥、桥上劈叉、单腿扑蝴蝶、背拐、碰拐等;道具主要有高跷、绑带、抬杠、……[详细]
  丁樊锣鼓是流传于山西省万荣县丁樊村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发轫于敬神、祈雨等民俗祭祀活动,后与隋唐时期的燕乐、吹打乐结合而成。据万荣县志记载,隋末李世民东渡黄河曾屯兵于万荣,现万荣境内孤峰山存其多处遗址和相关传说,其随军鼓乐《秦王点兵》更是流传至今的名曲,丁樊锣鼓即脱胎于此。丁樊锣鼓除春节、元宵做迎神赛社、镇邪驱魔闹社火外,平常还做葬礼用之。传统锣鼓曲牌有[一条龙]、[老虎拔牙]、[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