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故城县民俗文化

故城县十大民俗文化

甘陵春酒酿造技艺
  甘陵春酒酿造技艺:甘陵春酒酿造工艺源于清乾隆年间的“德聚源”烧锅作坊。作坊位于郑家口镇运河西岸竹竿巷北侧,“德聚源”门店在二道街,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在原“德聚源”作坊的基础上建故城县酒厂,上世纪八十年代改名为“河北甘陵酒厂”,股份制改革后更名为“衡水甘陵酒业有限公司”。故城县郑口镇滨临京杭大运河,自古为名镇。据,《故城县志》载“郑家口镇滨临卫河,为南北水陆要冲,居民稠密,贾肆繁多,此镇有营有汛,为大都会。”清光绪版《武城县乡土志略》载,“郑口镇与直隶故城县交界,南通汴省,北达天津,为直省由卫河入武境第一码头。商贾云集,行旅络绎,地方亦极繁富,诚为一大市镇。”其繁华富庶对酿酒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德聚源”烧锅作坊经过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潜心钻研,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它……[详细]
漳卫南运河船工号子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于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过巨大的历史作用,其中的漳卫南运河段自清河县进入故城,纵贯全境,蜿蜒91.5公里。自元、明、清乃至建国之初,故城县的郑口镇、故城镇(旧故城县城)、建国镇一直是商品集散码头。运河中舳舻相继帆樯如林,受此影响,为船队服务的季节性的篙工、纤夫及搬运工均来自沿河各村庄。为了便于协作,提高劳动效率,增加生活情趣,在集体劳动中逐渐形成了运河船夫号子。它的音乐节奏与劳动的节奏相应相和,具有鲜明的律动性。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南运河船工号子即是劳动号子,又具有其独立的艺术形态,脱离了原始号子简陋的外形。漳卫南运河船工号子种类繁多,可以分成船号和纤号两大类。船号包括起锚号、摇橹号、撑篙号,立桅号、升篷号、落篷号、绞关号等,纤号包括拉纤号、闲号等,现已整理……[详细]
龙凤贡面手工制作技艺
  故城县与山东省德州市毗邻,在古运河西岸,属平原。龙凤贡面是故城县特产,主要产地在故城镇。龙凤贡面也称龙须凤尾贡面,因面条匀净细长、状似龙须,并曾作为宫廷贡品而得名。龙凤贡面起源于明朝,为故城镇齐氏始创。制作龙凤贡面最有名的是故城西南镇齐纪修所开的“齐福源”挂面坊。齐纪修16岁学做挂面,他吸收诸家挂面工艺的特长,不断研究、总结,产品的质量越来越高,销路也越来越好。在故城挂面业小有名气后,被客商从运河输入京城,很快进入宫廷,成为御用食品。从此龙凤贡面身价倍增,饮誉四方。龙凤贡面白色微青,柔韧而晶亮,面条匀净细长,如须而空心,耐煮,汤清,味厚,细软,有口劲。面条吸水,一筋挑起,碗内无汤;放下,仍清汤满碗,具有突出的地方特色和极高的风味。由于龙凤贡面生产技术复杂,手工制作费时、费力,制作时必须严格按……[详细]

全部故城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