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天津市 > 北辰区民俗文化

北辰区十大民俗文化

上蒲口同乐高跷
  上蒲口同乐高跷起源于清嘉庆21年(1816年),经海下(现津南区咸水沽镇)海乐高跷传教上蒲口村。同乐高跷兼文跷、武跷之精华,渔、樵、耕、读广泛参与。文跷主要以唱曲及简单动作为主,教授曲目20余首(目前采集到的词曲16首,少部分已失传)。武跷则表演“扑蝴蝶”、“大劈叉”、“登天梯”、“拉骆驼”等各种高难度动作。上蒲口村位于北运河西岸,当年,北运河是贯通京津及南方水路的主要通道,漕运盛行,过往船只行人甚多。清道光14年(1843年),道光皇帝乘船到南方私访,路过此地,听到岸上阵阵锣鼓声,下船上岸,见高跷会在表演,便饶有兴趣地观看了高跷会的演出。会员们见皇帝看表演,更是加力万分。皇帝看后十分高兴,当场传下御言“与民同乐”,故名“同乐”高跷会。同乐高跷会成立后,因其动作极具观赏性,词曲上口,故表演时……[详细]
津门法鼓·刘园祥音法鼓会
  刘园祥音法鼓会是天津市的传统音乐。建于清道光年间,参加清末历届民间盛会,原为庙中“娘娘”出巡时的随驾法鼓会,前面是仪仗队,由前彩和乐队两部分组成,由引锣指挥,前彩是娘娘出巡时警示人们回避和随身携带的起居用品的编队,包括两面大门旗,高照、软对、硬对、灯牌、圆笼、八角盒、衣箱、茶桶、茶炊、风灯等,后面是鼓、钹、铙、镲、铛锒、大图、九莲灯等。有40人拿着手旗维持程序,还有30个少年扛着凳子,供表演者击打长曲时使用。作为一种民间音乐,此会服装道具保留完好,祥音法鼓原有十套歌谱,现保留五套。在旧历年的正月,由各花会的会头协商,进行以庆丰收,贺新年为主题的有礼节的互拜,然后在每年的三月三娘娘出巡之日,数道花会云集北仓,祥音法鼓在皇会中是随驾会,所以安排在娘娘的宝辇左右,设摆并表演,在花会表演时,祥音法鼓……[详细]
北仓随驾狮子
  北仓随驾狮子建于清乾隆32年(1767年),是北辰区久负盛名的一道传统花会,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历经10代传承至今。北仓随驾狮子老会前身为“大鼓会”(始建于明朝永乐六年1408年),表演者头戴战盔,身穿铠甲,肩负大鼓载歌载舞。明末,尹儿湾(北仓村前村名)建立娘娘庙。到了清乾隆32年(1767年),北仓村开始举办东顶娘娘出巡、散福、庙会及花会赛事等活动。为使皇会队伍雄伟壮观,按照娘娘真实出巡的仪仗情况,在娘娘宝辇前,安排几道具有象征意义的花会进行开道,其中包括大鼓会。因庙门前摆有两只大石狮子,娘娘出巡时为娘娘保驾护驾,故庙中道长圆觉建议此会由“大鼓会”改为“随驾狮子老会”,参加一年一度娘娘出巡的盛大祭祀活动,出巡时不表演,人顶着狮头走,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北仓随驾狮子属北狮,出会时纛旗……[详细]
穆氏传统戏法
  穆氏传统戏法是由戏法大师穆文庆在20世纪20年代末创建的,它继承了民间戏法的特色,利用“声、光、电、化、物”等原理进行表演,在我国大江南北独占一孤,传承人杨晓亭、穆成玉、穆成科、郑少义、王文、王武、陈亚南、陈亚华、王殿英、杨发清、马国良、张映敏等均成就显著。在表演中“捆、绑、藏、掖、撕、携、摘、解”的技巧,对于演员自身的技术要求极高。能熟练掌握,实属不易,目前,全国能够表演中国戏法武活“胆、剑”;文活“豆、环”四大绝技人数少之又少,但在传承上后继有人,能全面继承穆氏传统戏法的各项绝技,在代表性传承人中王武师傅可全面进行表演。穆氏传统戏法现仍在北辰区运河两岸流传。穆氏传统戏法表演分为文戏法和武戏法。文戏法保留的有几十种之多,以口彩相连为特色,如《大变活人》、《男女换相》、《八彩碗变各种小动物》……[详细]
王秦庄同议高跷
  王秦庄同议高跷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当年由村内宋宝珍、柴庆祥、高凤林等人,组织聘请邻村(上蒲口村)刘庆云师傅授艺,建立同议高跷会,意为同商共议。会址在北仓镇王秦庄村东华佗庙内,四有围墙,内有厅房五间,宽大的场院是演出的场所。王秦庄同议高跷会设会头一人,负责组织和会务等事宜。高跷队由头锣、二锣、头鼓、二鼓站在排尾,头棒为先导,后边依次是青蛇、白蛇、许仙、渔翁、樵夫、傻公子、傻妈妈(老座子)、傻儿子(小婴儿)、摇橹人等。同议高跷会属于文武高跷,不单会唱还会耍,每副腿子1米高,能表演单龙、双龙、拉骆驼、梅花堆、白菜心、蹲堆、双搭脚、落地叉等套路,唱佛曲十首,边耍边唱、文武结合。每逢出会时在队伍后边总有几个肩挑礼盒的人,礼盒内装各式糕点小吃,以备耍会者中间歇息时用餐。每年村里的有钱门户都会捐款……[详细]
宜兴埠永长高跷
  永长高跷会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由赤盐滩(现东丽区)传入宜兴埠五街(村),由街(村)内德高望重者组织,村民自愿加入,非家族性组织。由于当时宜兴埠民间花会较多,又多以“永”字打头起名,故称永长高跷会,寓意着永远长久。此会至今已有270多年,曾参加清末、民初及解放后历届民间盛会。永长高跷继承和发扬了北方文跷的表演风格。永长高跷出会时,由数十面刀旗簇拥着两面门旗,会旗(行称“后图”)在后,在门旗的指示下,演员身着戏装、脚踩1.2米木跷扮出“棒棰、渔翁、公子、鹦哥、樵夫、丑婆、青杆、白杆”,在锣鼓的伴奏下有集体对舞和二、三人捉对戏耍。主要演员12人,包括锣鼓手,晚上演出时还有灯盏20多个。会中带袖章者随队“打场子”维持秩序,并携带高蹬若干供演员休息用,演出队伍壮观、气势磅礴。我国的民俗舞蹈常以农耕社会的……[详细]
  闫记酱制品制作技艺源于清光绪23年(1885年),自回民闫富生创立起历经五代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期间受战乱、解放后公私合营及文革等影响,闫记酱制品几经销声匿迹,但其制作技艺并未因此受到损失而是在闫氏家族几代人的精心呵护下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天穆村是回民聚集区,已有600年历史,祖辈保留着本民族的生活方式,以贩运、宰杀牛羊和蒸煮牛羊肉为主要谋生手段,而且牛羊肉酱制品是当地民众的主要食品。回族的生活习俗与“清真”融为一体。“清真”的宗教意义是“洁净无染”、“真乃独一”和“至清至真”,因此,回民十分讲求身心的清洁干净,质纯品正。闫氏家族紧紧遵循并始终如一地将这一生活习俗融入到制作技艺中。“天穆回回三把刀”,这三把刀指的是牛羊肉刀、泥瓦刀和切糕刀。闫记祖辈熟练地掌握了牛羊肉这把刀,闫记酱制品制作……[详细]
  宜兴埠诚音法鼓始建于清代乾隆末年(1790年),正值社会昌盛国泰民安时代,法鼓已从单独的酬神祭仪中分离出来,逐渐向民间群众娱乐活动过渡,并走向兴盛。古镇宜兴埠建于永乐二十年,与城区一河之隔,地理位置优越。受城内妈祖皇会和漕运文化影响,先建药王庙后建碧霞宫,为诚音法鼓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法鼓为庙中娘娘出巡时随驾会,诚音法鼓意为诚音之乐。诚音法鼓使用五种打击乐器:鼓、钹、铙、铛铛、镲铬。鼓是指挥,鼓架雕刻有龙、狮子等吉祥物。每逢正月初二、十五、十六和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及四月二十八碧霞宫庙会,诚音法鼓设摆表演,农忙时白天设摆(设摆必搭棚),夜间表演。出会时,古镇13道会互拜,狮子会为头,法鼓压轴。诚音法鼓前面是仪仗队,包括前彩和乐队。前彩是娘娘出巡时警示人们回避及娘娘随身携带的起居……[详细]
  王秦庄村已有近300年的习武历史,清康熙末年(1720年),村内就曾有刘姓和景姓两家组成的保镖为主的习武会馆,习武人员达30余人,曾经威震一方。村民们也在劳动之余,习武健身,切磋武术技艺,王秦庄村成为北运河畔一个名副其实的武术之乡。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在漕运文化和妈祖文化的影响下,河北省沧州少林功力拳师王大友,闻名来到王秦庄落户,住宿于村内慈善组织抬埋会馆。抬埋会是无偿为村内贫穷无能力掩埋死者处理后事的慈善组织,其目的是“为掩骨奚图代善施劳,代抬埋原非沽名钓誉”。此会馆也成为王大友传习武术的场地。因王大友武功超群,青少年们纷纷拜他为师,并组建了习武组织众英少林会,后改名众婴少练会。少林功力拳被定为会中之宝,是习武者必学的课程,逐渐形成了以会养拳、以拳促会的良好格局。王大友一丝不苟地将……[详细]
  赵堡太极拳是我国六大门派太极拳之一,她发祥于河南省温县赵堡镇,素以乾坤正气和搏击风采威震武林,是武林中的珍稀拳种,曾受雍正帝“乾坤正气”御笔褒扬。历经岁月沧桑,以“硬如钢,软如棉,滑如鱼,黏如鳔”为重要特征的赵堡太极拳,经过拳师们的不断创新发展、完善,赋予了赵堡太极拳勇于创新的活的灵魂,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拳宗,特别是清代以来的陈清平、和兆元、和庆喜、郑悟清、宋蕴华等杰出传人。20世纪中期,赵堡太极拳拳宗宋蕴华传给天津北辰区王继中,从此赵堡太极拳在天津北辰区直至祖国北方传承开来。80年代宋蕴华在香港创立了“国际太极易拳道”,风靡47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2月,宋蕴华拳宗积劳成疾英年早逝,遗憾地留下了众多挖掘、传承赵堡太极拳事宜。赵堡太极拳因受宗法观念“赵堡拳不出村”,错失发展良机,使她濒临灭……[详细]

全部北辰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