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房山区民俗文化

房山区民俗文化介绍第3页

  山梆子戏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市房山区蒲洼乡芦子水村,位于有北京小西藏之称的蒲洼乡,因地处深山,与外界往来不多,六百多年的历史,孕育出丰富的民俗文化。山梆子戏,便是这个不足千人的小村落,独有的戏剧形式。山梆子戏曲目繁多,多达一百二十多出,唱腔高亢有力、曲调优美、板式清晰、历史悠久,有三百多年的传承历史,群众喜闻乐见,是一个深受群众欢迎的地方剧种。梆子腔起源于陕西。陕西古属秦地,因此,梆……[详细]
  芦村位于房山区窦店镇西南,东临窦店村,西邻石楼镇,南邻琉璃河镇,北临板桥村。辖区面积9.584平方公里,有1836户,4215人。芦村少林会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清末最为兴盛。曾受邀入京,为慈禧太后表演,深受其欢喜。后来钦赐两面“黑面五爪镶黄龙旗”,白底旗裤上绣有“芦村少林盛会”。曾多次授邀参加房山、良乡、涿县等庙会活动,安排在头道会,并举行祭旗、拜旗、耀旗等仪式。芦村少林会的兴盛,得益……[详细]
  江村梆子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房山区良乡镇江村梆子是全村男女老少喜爱的艺术形式,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是1900年由大财主刘琛请师傅教戏传入江村。因唱腔淳正、曲目多样,在建国初期就远近闻名。传承方式为家族式,老演员带新演员。剧团现拥有演职人员60人,其中上场演员46人,乐师8人,场务6人,代表性传人有张继圣、尤文、琴师王志民、李淑玲等。江村梆子是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在江村又称直隶梆子、江村梆子、……[详细]
  上万村小车会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源于宋朝。据传大宋统一天下后,各地大庆大贺,多地出现花车,锣鼓开道,穿街过市,庆贺太平,故此也称太平车。小车会广泛流传于北方地区,特别是京东一带,据说20世纪20年代末出现在上万村大南峪庙会上。上万村小车会已有近百年历史,以北方传统舞蹈秧歌形式,戏剧性地再现农村传统婚俗之迎亲和送亲,通过演员夸张、滑稽的手、眼、身、法、步表演技巧,表现一迎一送路上所遇到的……[详细]
  “四弦”戏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期,至今120余年,在山区一带广为流传,如蒲洼乡芦子水村及东村。由于“四弦”戏唱腔婉转动听、高亢有力、富于表现人物和剧情,很受当地群众欢迎。“四弦”戏深深扎根于山区广大农村,扎根于百姓之中,是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戏曲传承百年以上,相传是芦子水村一户地主家的长工传授的,多年来深受百姓喜爱。“四弦”的传承,没有正式老师授课,采取的方法是……[详细]
  高跷会(葫芦垡村)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单位。高跷表演在葫芦垡村源远流长,是该村最具传统文化特征,最具影响力也是最能凝聚民心的群众自发性文化活动。这项表演距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解放前活动于京城、良乡、房山、长辛店、大兴黄村一代区域;80年代曾在北京龙潭湖、牛街等地多次进行表演,当时就已获得较高评价;近年来,陆续参加过房山区区内举办的各种花会表演,在所有表演队伍中受到的关注度最高,深受群众喜爱。……[详细]
  张谢登云高跷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谢村位于良乡镇的最南端,《登云会》流传于张谢村,是一种武跷秧歌,1923年秋冬时节,窦店镇七里店老艺人将高跷技术传入张谢村,至今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传承多为家族传承,成员以男性居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部分女性被这种传统民间艺术所感染,参与其中。登云高跷是人们要想“登”上云彩,必须踩得高,武艺强,所以又形成了高跷跷腿高(长140厘米,脚蹬离地100厘米),以……[详细]
  北窖村狮子会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窖村位于房山区佛子庄乡南部,元代以前成村,村内共有五档民间花会。北窖村狮子会属民间舞蹈,为村内五档花会之首,据当代传承人刘海军讲,狮子会本为刘家私会,创建已有300多年,目前可考证211年。传承七代,自1808年至1989年分别为刘天开、刘顶、刘启光、付天旺、孔凡海、隗永建。根据北窖村民俗在春节等传统节日出会,狮子会作为北窖村重要民俗内容之一,出会有一套完……[详细]
  粉条是中国流传数千年的传统美食,在我国至少已有1400年历史,“尹氏粉条”传统制作技艺流传于河北省涿州和房山地区。该项技艺目前的传人尹志刚,其祖尹文(1837年-1898年)善于制作粉条。民间绝大多粉坊都是添加明矾制作粉条的。而尹文则研制出了一套无明矾粉条的制作方法,后传于家族子孙,到了第六代尹金宝(1948-至今)始终以粉条制作加工为生,尹志刚为第七代传人。2009年后,尹志刚在保留“尹氏粉条”……[详细]
  高跷会作为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在房山区河北镇河北村传承了一百六十多年。据《房山县志》记载,河北村高跷会成立于道光二十五年(即公元一八四五年),由房山区燕山地区办事处东风街道东流水村传入,时断时续传承至今,有九代传人。河北村高跷会为花会中的一种。会戏中有十二个角色:陀头、卖豆子的、公子、座子、渔翁、樵夫、卖药儿的、渔婆(渔姑)、卖花线的(又叫打镟的)、有“俊花”和丑花”之分,打花鼓的分“俊鼓”和“……[详细]
  二月二龙抬头,从二月初一至二月初三,在龙神庙举办大型活动——酬龙节庙会,是房山区北沟龙神庙周边地区多年的习俗。早在清朝年间,龙神庙附近的佛子庄、黑龙关、班各庄、陈家台等几个村子的村民集资,修了龙神庙对面的大戏楼,专为龙神唱大戏。到了二月初一,各村的花会,如大鼓会、高跷会、幡会等十多种会,开始表演,从佛子庄到班各庄村西四十多里河岸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解放后,由于各种原因,黑龙潭庙已缺乏有效的管理……[详细]
  书画装裱是我国特有的一门传统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战国帛画、缯书上的滥觞到西汉大帛画轴的基本成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随着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发展,装裱工艺也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在唐代,唐太宗李世民曾设专职官员褚遂良、王知敬等监管“装褫”使装裱工艺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到了宋代,徽宗赵佶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集全国书画名流于宫内,作书作画,编纂书谱和画谱,并设立装裱书画的作坊,制定装裱书画的格式。……[详细]
  我国灯笼制作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现为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的张连友,现年74岁,艺名张明亮,七岁开始跟随原清宫太监董仕荟学习制作传统灯彩制作,经过七年的学习,能够制作宫灯以及各类民俗灯笼,人称灯笼张。灯笼,俗称灯彩。制作工具主要有:锯、锤、斧、刻刀等,原材料主要有:木、竹、绸缎等。宫灯制作材料考究、工序复杂、工艺细致、制作严谨,主要有木质宫灯和竹扎宫灯,宫灯比例匀称、样式美观大方。民俗灯笼主要用于……[详细]
  刘氏古法手工制香技艺是北京市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法手工制香技艺可追溯至先秦两汉时期,在《尚书》、《诗经》、《周礼》、《汉官仪》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和香文化始于汉,兴于唐宋,绵延明清至今。香既是宗教祭祀或祈祷许愿等民俗活动中的必备之物,也是文人雅士修心养性之雅物,具有调理身心的作用。刘氏古法手工制香技艺发源于为晚清宫廷加工香料的詹庄刘氏碾坊,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努力,结合宫廷秘方总结研制出一套“……[详细]
  北窖村音乐会是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窖村位于佛子庄乡南部,元代以前成村,村内共有五档民间花会。根据村内民俗,在每年的春节等传统节日出会。出会时,首先在本村村大庙祭拜、请会,然后是走会,又称盘街。多沿本村内道路行进,遇到膳桌,要在膳桌旁献艺,每次走会要一天的时间。北窖村音乐会属民间音乐,年代最为古老。传说从建村始就有,是北窖村的公会,距今已有500多年,可考证215年,主要传承人六代,自180……[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