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临汾市 > 蒲县民俗文化

蒲县十大民俗文化

五龙洞祭祀习俗
  五龙洞圣母祠位于蒲县城北20公里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建筑,四合院式,正殿为石灰溶洞,内有五龙圣母等塑像5尊。西侧有一洞,深不可测,民间传言可通陕西,为历代祈雨之地。传说龙王专司雨职,掌管兴云降雨,每逢风雨失调之年,民众都要到此烧香祈愿,以求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相传,民间一陈姓女子与陕西黑水河龙王再续前世姻缘坐化于山间岩洞,人们将岩洞改称五龙洞,并在旁边修建庙宇,塑造神像,每年五月十八(圣母诞辰)或逢天旱,四乡群众纷纷来此唱戏祈雨,恳求五龙圣母施水救灾,相沿成俗。民间有着各种各样的祈雨方式,康熙年间知县朱元袷“草服扇履”、“徒步往祷于洞”,“露坐竞日,期必得清而后归”,这属于典型的步祷、露祷。雍正二年《创建戏亭碑记》中记载了中邑人善士于国梁、吕增癸二人的“- 祈雨法”,“于五月初一……[详细]
  蒲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县域东岳庙坐落在城东南柏山顶端,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行宫。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东岳大帝诞辰之日,当地要举行各种朝山祭祀活动,周边县、市亦有参与,其中,最著名者称“四醮朝山”。“四醮朝山”起于何时,尚不可考,但有关朝醮资料,明弘治十七年(1504)《重修东庙庙记》碑刻、清顺治十四年(1657)《建醮朝山》碑记载均有记载。“朝醮”是当地一种有组织、有秩序的团体祭祀活动,即在县城按东、南、西、北分建四醮,各醮都供有神祇牌位,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各醮组织青壮年,抬着神位楼轿,锣鼓开道,铁铳轰鸣,踩着高跷,舞动长龙,汇集柏山,将所供奉东岳大帝神位送还行宫,让其归位,以享大祭。朝醮一切事务由各醮社轮流主持,每年一换,12或15年一轮。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参加朝山的醮……[详细]
  麦草画又叫麦秆画,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和剪纸、布贴一样属于剪贴艺术。相传,东汉刘秀被王莽追杀,藏匿于麦地之中,麦草随即化为树林保护刘秀。后来当地人视麦草为祈福迎祥之物,特制麦草画,供奉神灵。蒲县麦草画采用纯天然麦秸杆为原料,整个制作过程有20多道工序,主要包括:熏、蒸、烫、漂、拼料、下料、烫料、粘料、装裱等。制作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麦杆本身的自然光泽和质地,对其进行熏烫,结合温度的高低变化,对熏烫部位分轻重缓急灵活处理;技术上吸收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诸多艺术手法,使麦杆表面形成深浅不同的层次和色变,之后再经剪、裁、印、贴等工序,从而制作出既古朴典雅,富丽堂皇,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制作工具有剪子、刀子、镊子、尺子、铅笔、胶、刷子、烙铁、染料(两稀)、画笔、锅、盆、纸等。作……[详细]

全部蒲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