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锦州市民俗文化

锦州市十大民俗文化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
  医巫闾山地区满族民间剪纸艺术以满族人原始的自然神崇拜、始祖神崇拜、生殖繁衍崇拜以及满族风俗为主要表现内容。医巫闾山地区满族人的原始崇拜活动中往往要制造图腾形象,或用树皮、兽皮剪刻诸神形象,或用木材雕刻神偶的形象等等。这种仪式造像活动历年相沿成习,最后发展成为一种剪纸艺术,既保留了东北满族的人文特征,又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萨满文化内涵,是研究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史料。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不但内容丰富,且造型简洁,纹样古朴。它不用繁琐、细密的剪法,不求精致、准确的造型,而主要以博大恢弘的气度和朴拙古茂的神韵取胜。数百年来,这种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在医巫闾山地区的北宁市、凌海市、阜新市、义县等地流传,世代相承。在许多城乡地区,众多妇女参与剪纸活动,产生出许多技艺高超、成果丰富的艺人,形成祖辈相传的……[详细]
辽西高跷秧歌
  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角色间多男女对舞,有时边舞边唱。各地高跷所使用的木跷从30厘米至300厘米,高低不一。从表演风格上又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据可考史料,辽西高跷秧歌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辽西高跷秧歌的特点是跷高,最低的90公分,依次升高,最高的可达240公分,……[详细]
辽西高跷
  据可考史料,辽西高跷秧歌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辽西高跷秧歌的特点是跷高,最低的90公分,依次升高,最高的可达240公分,演员需坐在房檐上绑跷腿。因跷高且富弹性,舞者为保持全身平衡,双臂必须上下不停摆动,才能表演自如,由此构成辽西高跷“大大舞”的基本动律。也因为跷高,辽西高跷秧歌形成了扔、跨、蹲、别、拧等技巧和美、浪、俏、哏、逗等形态,动作潇洒漂亮,场面热烈火爆,有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等突出的表演特色,充分展现了辽西人的豪迈性格。辽西高跷秧歌有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一为家族传承,如大薛乡三屯村第一代传人朱秀峰(1840年出生)传了五代;二为师徒传承,如营盘乡范屯村第一代传人朱有余(1864年出生)传了四代;三为自然传承,由于辽西高跷秧歌深受群众喜爱,许多爱好者在不断观看演出中自学……[详细]
辽西木偶戏
  辽西走廊似一条超越时空的彩练,把中原汉民族文化与辽西北方民族文化连在一起。独特的地域,复合性的走廊文化,孕育了辽西自己的木偶艺术风格。蔡大田(蔡万荣),是辽西木偶设计制作的创始人,由他设计制作的大型神话故事悬丝木偶剧《嫦娥奔月》,制作精良,堪称一绝,在省内外引起极大反响。由蔡大田亲自雕刻的《苏三起解》、《葛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由辽西黑山人张仃(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设计、蔡大田亲自雕刻的《望娘滩》即《无孽龙》、《黑风洞》,得到了张仃的高度赞誉。前“青艺”美术家张光宇设计,蔡大田雕刻的《猪八戒背媳妇》、《小放牛》等脍炙人口。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佳作都在“文革”期间付之一炬了。辽西木偶艺术表演主要传承人关剑青,出生于1926年,系民间班社悬丝木偶艺人,代表作《平顶山》(即《三打白骨精》)。……[详细]
大榆树堡竹马舞
  医巫闾山脚下的大榆树堡镇岔路沟村是诞生竹马舞的发源地,竹马舞的艺人们根据契丹人的狩猎特点和萧太后到医巫闾山狩猎的事实,以萧太后的形象创编了竹马舞,并一代又一代传承至今,它反映辽代贵族狩猎生活。据《义县志》记载,城东大榆树堡、石佛堡、九道岭一带,流传有一种古老的祭祀和集市贸易相结合的庙会——“九龙十八会”,岔路沟村的竹马舞是“九龙十八会”热闹杂剧的主要内容。据74岁的竹马舞老艺人刘成祥介绍,他的祖父年轻时就会跳竹马舞。由此可见,竹马舞在当地流传至少有200多年的历史。竹马舞在清代就已流传。竹马舞,亦称骑竹马,即用竹子扎成半截马头,半截马尾,用白或黄、红、黑、棕等颜色剪成纸絮粘糊,形似马的鬃毛,再由少年儿童系在腰上,两只人脚从马身下露出来,象人骑在马身上一般。竹马舞通常为四人面对面穿梭,伴以锣鼓……[详细]
少北拳
  少北拳是广泛流传于东北地区的一个传统武术拳种,由少北宗师张荣时先生创编。少北拳认为,千百年来,武术有功于我们的祖国和人民,用它曾培养了历代的将士,对于开拓祖国的疆域,奠定祖国的万里河山,有着巨大的贡献。少北拳主张,武术乃健身自卫之术,健身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共性,自卫是武术运动的个性所在,武术离开了自卫、击技那就失去了武术的真正意义。是由“长拳、短打、破拿、巧遁”四部分组成。长拳的主要套路有“点刚拳、柔化拳、开山拳”其指导理论有“六合论、六- 、阴阳论、形意论”长拳四论。中国武术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少北宗师张荣时先生非常重视武德教育,规定了少北武德的三大原则,即(一)必须做好本职工作,为民族振兴服务。(二)必须遵德守法,扶老携幼、见义勇为。(三)必须自觉培养正派……[详细]
医巫闾山民间文学
  闾山民间文学是闾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口头民间文学,围绕着古老而美丽的闾山和座落于它脚下的古城而产生,它源于群众茶余饭后,街头巷尾,反映出人们对家乡、生活的热爱,对文化的渴求。上世纪八十年代先后编印了《民间故事集》、《闾山的风物传说》、《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北镇资料本》。北镇境内医巫闾山为我国古代五大镇山之一,被推为东北三大名山之首。《尔雅·释地》对之有“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旬瑜琪焉”的赞语。说它如同一块美玉。唐玄宗开元十年,曾封它为“广宁公”,金世宗又加封为“广宁王”,可见其历史之久和影响之大。北镇,古称广宁,有“幽州重镇”之称。自西汉建无虑县迄今历二千余年,世称人杰地灵,名胜古迹遍布全市(县)。二千余年来,汉、满、蒙古、契丹等民族于此富饶而灵秀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详细]
锦州皮影戏
  锦州市黑山县地处辽西走廊咽喉,自古以来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周边乃至关内外的好多民间艺人都在此卖艺谋生,与此同时,许多民间艺术在这里融合,黑山皮影戏就是在吸收河北乐亭皮影技艺的基础上,与当地的皮影唱腔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属于中国北方影戏的一支,传承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黑山县姜屯镇王甸子村和胡家镇小荒村。黑山皮影戏共有三支五代传人。第三代传人马生山现年88岁,他13岁开始学艺,专攻小生,学习演出的剧目众多,还精通皮影戏乐器伴奏。他传授徒弟有两代,共12人。早期黑山皮影戏班有5个,演员大约有40人。上世纪70年代,黑山皮影戏团的演出足迹遍及城乡,最远到过黑龙江漠河、吉林德惠等地演出。当时,看皮影戏是颇受城乡百姓欢迎的文化娱乐方式。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精致考究。黑山皮影戏的道……[详细]
  社火亦称射虎,是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指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火具有红火、热闹之意。社火产生的年代相当久远,它是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的。远古时的人类正处于幼推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先民们对人类的生死,及自然界星的许多现象如对日月、灾荒等既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来主宰它,于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当社会生产由渔猎转入农耕,土地便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渴望风调雨顺、农作丰收或驱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动便产生了。《礼记·!祭法》中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这里面还有一个神话帮事呢!相传水神共工的儿子勾龙是社神。共工长得人脸蛇身,满头红发,性格暴烈好战。一次他……[详细]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俗称“针绣”“扎花”“绣花”,最初主要流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锦州满族民间刺绣艺人使用针、布箍、剪刀和锥子等工具,绣制出以富贵平安、吉祥如意为的主题工艺品,记述民族迁徙和信仰崇拜的历史。2008年,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锦州满族民间刺绣通常以家织布为底衬,以红、黄、蓝、白为主调的各种彩色丝线,用一根细小的钢针参照图案上下穿刺,织绣出各种纹样,绣品包括服饰、日用品、喜庆节令等。绣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情趣盎然,寓意深刻,充分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厚重文化的内涵。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主要原材料是线和布。刺绣使用的一般为丝线和十字线。丝线光泽度好,适用绣制精致的花纹图案;十字线线体柔滑,适用广泛,是使用最多的绣线。刺绣常用的棉布类有平布、府绸、条格布……[详细]

全部锦州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