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吉林省 > 延边州民俗文化

延边州民俗文化介绍

  泡菜制作技艺(朝鲜族泡菜制作技艺),吉林省延吉市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朝鲜族泡菜主要产地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朝鲜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发酵食品。朝鲜泡菜以白菜、萝卜为主要原料,以芥菜、水芹菜、葱、生姜、大蒜为辅料,用盐、辣椒面、酱油和各种虾酱、鱼酱等进行调味后,再经过发酵而成。朝鲜族泡菜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易于保存,一年四季皆可食用,是朝鲜族文化的一种象征。泡菜是以各类蔬菜为主要原……[详细]
  朝鲜族自古就将尊重老人视为家庭乃至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准则。花甲礼是朝鲜族为60岁老人举行的一种重要人生礼俗。它由生日祝寿和尊重老人的风俗演变而来,形成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之间,主要流传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东北三省的朝鲜族聚居地区。朝鲜族老人年届花甲之日,儿女们会为其摆设宴席,邀请亲朋邻里欢聚一堂,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祝寿是花甲礼的基本仪式,花甲宴的席面上摆满糖果、鱼肉、糕点和酒类,花……[详细]
  朝鲜族曾长期实行“男归女家婚”,即新郎在新娘家举行婚礼并留居若干年,而后再带领妻子儿女返回自己家中。明清时期,朝鲜王朝受儒家思想影响,极力推行在结婚当天把新娘接回新郎家的“亲迎”方式,但面临传统习惯的阻力难以实行,于是将“男归女家”方式与“亲迎”方式相结合,创造出了折中的“半亲迎”方式:新郎在新娘家举行婚礼后只住两天,第三天即带领新娘返回新郎家。其后“半亲迎”方式成为朝鲜民族的主要婚娶方式。中国朝……[详细]
  朝鲜族百种节又称朝鲜族农夫节,是过去的朝鲜族农民为感恩神灵、祈求五谷丰登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的传统节日。作为朝鲜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百种节历史悠久,早期广泛分布于鸭绿江北岸和图们江北岸的朝鲜族聚居区,分布中心为现今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其中,在龙井市开山屯镇、八道镇、三合镇以及和龙市头道镇传承较为完整。改革开放后,在第三代传承人吴正默的倡议下,朝鲜族百种节在龙井市开山屯镇光昭村率先得到恢复发展……[详细]
  圆鼓是朝鲜族古老的乐器之一,形似汉族小鼓,直径37.5厘米。据《高丽史,乐志》记载,早起始于朝鲜半岛高丽时代,最早是在唐朝时期流传过来的。之后,圆鼓舞在我国民间渐渐流传。直到建国以后,随着我国政府不断重视和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朝鲜族浓郁民族特色的圆鼓舞文化开始发展和大量普及。圆鼓舞是朝鲜族舞蹈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舞者胸前悬挂圆鼓,时而手足具舞,时而击鼓伴乐,意在表达舞者的娱悦心情。特别……[详细]
  龙头游戏”是一种古老的朝鲜族民间游戏,起源于朝鲜半岛,历史久远。最早为斗玩游戏,是部族之间争斗比拼实力的活动方式,大约在朝鲜李氏王朝时期逐步演化为带有表演性质的体育娱乐活动。二十世纪初,随着朝鲜族移民的大量迁入中国,“龙头游戏”也随之传入,并在延边的安图县各地流传起来。“龙头游戏”的活动方式与中华民族的舞龙有所不同,但龙头的制作与中国传统龙头的制作大体相似。而龙身则是木杆制作的支架,并无特殊装饰。……[详细]
  漫谈和才谈“漫谈”和“才谈”是一种类似相声的朝鲜族曲艺艺术。最初是由演出时幕间表演的朝鲜族民俗乐“尔代广”演变而来。“漫谈”是一人表演,以故事取胜的朝鲜族口演艺术,其包袱多在情节和性格的描绘中实现。“才谈”是二人或多人表演,有“对口才谈”、“男女才谈”、“扮装才谈”、“群口才谈”等几种类型,通过说、学、逗、唱等口演形式,叙述故事,阐明观点,塑造人物,表达情感,具有风趣、幽默、诙谐的喜剧特点。是流行……[详细]
  “尤茨”是朝鲜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融文化、体育、游戏于一体的民俗活动,掷“尤茨”也称“掷柶”或“柶戏”,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尤茨”是从三国时期以前流传下来的朝鲜族特有的民俗游戏,一般在正月初一到元宵节期间举行。历史资料记载夫余族时代将五种家畜分为五个部落,为了使这些家畜多多繁殖,人们发明了这一游戏。早期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掷尤茨的目的是卜卦当年的吉凶祸福,农事凶丰。“月亮尤茨”就是其中之一。在……[详细]
  象棋起源于3000年前的古印度,最初称为“恰图兰卡”(shaturanga梵文音译)。东经中国传入朝鲜半岛,再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发展为中国象棋,朝鲜象棋、日本将棋。朝鲜象棋又称高丽将棋,在高丽王朝时期就已传入了朝鲜,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象棋起初叫象戏,到了朝鲜王朝初期改名为象棋。朝鲜王朝时期,象棋得到广泛普及,在农村成为老人消遣的游戏。19世纪中叶,随着朝鲜人移居中国,朝鲜族象棋传入中国并……[详细]
  “柶戏”也称“掷柶”或“尤茨”,是朝鲜族特有的一种民俗游戏活动。最早见于朝鲜三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史料记载夫余族时代将五种家畜分为五个部落,为了使这些家畜多多繁殖,人们发明了这一游戏,游戏中的“道”指的是猪;“盖”指的是狗;“格儿”指的是羊;“尤茨”指的是牛;“冒”指的是马。古时候“柶戏”一般在正月初一到元宵节期间举行,有卜卦当年的吉凶祸福,农事凶丰之意。现在的“柶戏”规则里已没有……[详细]
  “花图”游戏是朝鲜族的民间游戏之一。19世纪末,通过来往于日本下关和韩国釜山的船员,从日本流入朝鲜半岛。是日本的一种传统纸牌游戏“花札”亦称为「花牌(花かるた)」演变而来。“花图”类似扑克,规格比扑克小,共48张,图案分12组,每组4张。每组图案都以一年12个月动植物或自然景色为背景:“松鹤”代表一月;“梅鸟”代表二月;“樱花”代表三月;“黑苕”代表四月;“兰花”代表五月;“牡丹”代表六月;“红苕……[详细]
  拔草龙比赛是朝鲜族古老的传统民间游戏之一,起源于朝鲜半岛部族之间比拼力量并兼有运动性质的一种群众游戏,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成为现代带有表演性质的深受朝鲜族群众喜爱的民间游戏之一。二十世纪初,随着大量朝鲜移民迁入延边地区而传入中国,主要流行于安图县。拔草龙比赛主要表通过力量的比拼,反映朝鲜族古老部落之间婚姻嫁娶的风俗文化特征。它即是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也是人民群众借以达到娱乐的一种方式。两条巨大的草……[详细]
  奚琴,属于擦弦乐器。又称胡琴、嵇琴、奚胡、乡胡等,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奚琴是朝鲜族人民喜欢使用的一处弓弦乐器,相传是我国宋代东北一带的奚部族创造的,故得名。是在古代弹弦乐器弦鼗的基础上发展改革而成的,它当时不用弓,而是用竹片擦琴。唐宋时期的奚琴传入朝鲜,朝鲜成伣编《乐学轨范》(有1494年序)载:“……以黜檀花木(刮青皮)或乌竹海竹弓马尾弦,用松脂轧之……[详细]
  民歌《阿里郎打令》是中国朝鲜族民族音乐的代表性歌曲,也是具有最大影响力的歌曲。《阿里郎打令》是中国朝鲜族从朝鲜半岛迁移到延边和东北三省时唱的迁移民族之歌。到了今天,经历了过去艰难的历史年代之后,其歌词和旋律,唱法和表现形式,以及表达的范围等都有了许多变化和发展。关于《阿里郎打令》的起源众说纷纭,很难判断究竟哪种说法是正确的。然而,从歌词内容的角度来看,既有反映朝鲜李朝时期的生活,也有讲述大元君建设……[详细]
  假面舞起源于朝鲜半岛,是一种利用假面具进行娱乐活动的形式,历史较为久远。盛行于李氏王朝时期,原是朝鲜族“农乐舞”中的一种表演形式,随着舞蹈表演形式的不断丰富和独立,逐渐成为独立的民间民俗舞蹈。“假面舞”最早的面具图案是虎、豹等动物头型,穿插表演于“农乐舞”之中,到了李氏王朝时期从“农乐舞”中分离出来之后,逐渐演变为人头面具,并赋予了一定的思想内容。演员以假面具挡住真实脸面,扮演各种人物角色,通过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