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盐城市民俗文化

盐城市民俗文化介绍第3页

  小海香肚,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已有百余年历史。清朝中期,小海的手工业作坊就已有加工香肚的小作坊。小海香肚是一种以猪肉为原料的卤制品。外形如葫芦状,球状,颜色深赭色,买之即可食用。其制作过程大致为首先将猪肉利用切肉机切成肉块,然后用盐腌制,再与配料搅和,装入猪尿泡,用纱布包裹,最后放入锅中烧煮,形成香肚。……[详细]
  松花蛋制作技艺(堤西松花蛋制作技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创办于1808年。挑选新鲜无破损干净的麻鸭蛋,并按大小等级分开;用独特配方腌制鸭蛋,在配好的料泥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后放入宜兴陶土缸中封存一月有余;腌制成熟后再经过清洗、挑选、蒸煮、真空包装、装箱等一系列的流程。……[详细]
  松花蛋制作技艺(翔鸿松花蛋制作技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可溯至600多年前,以沿海湿地散户养殖场优质鲜鸭蛋为原料,经“四层筛选、下缸腌制、出缸清洗、质量检验、滚糠包泥、封缸储藏”等工艺工序,腌制翔鸿系列松花皮蛋。腌熟剥壳后,蘸醋即食,味美无比。光洁圆润,蛋体晶莹剔透,蛋白内有松针状结晶簇拥,自然天成、形似琥珀。入口则香甜独特,尤其是绵烂细糯的“溏心”。……[详细]
  盐城八大碗制作技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相传起于东汉末年。盐城民间菜的代表,是盐城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利用当地原料,制作的符合盐城人民口味菜肴的总称。包括烩土膘、大鸡抱小鸡、糯米肉圆、涨蛋糕、萝卜烧淡菜、芋头虾米羹、红烧肉、红烧刀子鱼。最初就地取材,制作简朴,半汤半菜,半荤半素,以烩为主,口味平和,咸鲜为主。后随经济发展,扬州、淮安盐商活动,受淮扬菜影响,逐步……[详细]
  大冈脆饼,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已有200多年历史,当初是为了方便农民在田间劳动食用和家庭接待来客的需要而发明制作的一种物美价廉的大众化食品。清乾隆九年(1754年)乾隆南巡路经大冈曾品尝过大冈脆饼,并赞美不绝。1940年大冈脆饼又成为盐阜地区的八路军、新四军部分的军用干粮。……[详细]
  葛武嫩姜片,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春秋时代已常食用姜,葛武嫩姜片制作已有60年的历史,后由一家一户制作变成集体作坊制作。葛武供销酱制品厂建成于五十年代初,是远近闻名的酱制品生产企业。精选寒露前三天收获嫩生姜为原料,腌制切片,再用上等鲜甜酱乳泡制而成。……[详细]
  里下河糖塑(阜宁糖画),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糖画最早起源于400多年前。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所用工具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用来浇铸造型了。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回浇铸画出造型,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稍后凝结即成。受南北文化冲击影响,在这里形成了地区性风格作品,清澈透明、形象逼真、色……[详细]
  醉螺制作技艺(巴斗黄泥螺制作技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东台自古就有这一地方传统名吃,明代《食物本草》记载了黄泥螺的腌、藏、糟、浸等技艺。东台黄泥螺莹若水晶,民间以酒渍食,味道鲜美,清香脆嫩,咸中藏鲜,风味独特,可久藏,是佐餐的佳肴,有补肝肾、润沛、明目、开胃生津之功能。黄泥螺主材料选于东台沿海滩涂的优质黄泥螺,体大壳薄,腹足肥厚,体内经过吐沙,足红肉黄,成品优质……[详细]
  藕粉圆制作技艺(建湖藕粉圆制作技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已有200多年历史,相传为清宫御厨还乡湖垛传出。选用当地特色藕粉为主料制作外皮,以桃、杏、枣、瓜子等生态果料为辅料制成馅,经制馅、制球、上粉、过水、成型等步骤完成制作,全程纯手工制作。……[详细]
  景泰蓝掐丝珐琅画,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最为盛行,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延伸,借鉴了传统景泰蓝工艺品中的嵌丝、点蓝技术,在平板媒介上用金属丝镶嵌出各种图型,用釉料、釉沙等原料点蓝着色。融合各种工艺美术的手法与技法,由纯手工精制而成,用氧化铝丝作为画面轮廓,以天然的石英石作为原料,再镶嵌成各种精美的图案。……[详细]
  鸟书桃符,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桃符、花鸟字、行书的一种结合的书法艺术形式,受朝代更迭、地域变化、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现在独特的鸟书桃符。……[详细]
  印石微雕,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至今约有190年左右的历史,制作时,放大镜只能起到协助作用,刀起之处石粉四起无法用视觉判断,全凭经验与感觉走刀,稍有差池就可能功亏一篑。工艺复杂,最低需要经过选材、打磨、抛光、雕刻、上色、清理、打蜡七道工序。……[详细]
  花灯制作技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始于清光绪年间。东台赵氏手工花灯在结构造型等方面善于借鉴文学艺术中的夸张变形、对比呼应、抽象写意、象征借喻等表现技巧,突出形式与趣味的探求、传统与现代的交接,讲究丰满浑厚、简约夸张等艺术布局,坚持以形写神,以情动人,以美冶人,由单一的传统手工工艺发展为集手绘、剪纸、镂空、光雕、立体造型、- 等工艺为一体;表现手法集形、色、声、光、……[详细]
  马群棕编,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马群棕编起源于清末,发展于当代,是一项流行于民间,综合了草编、竹编等编织技巧,经撕、缠、拉、绕、编扣、打结、收边等手法进行操作,颇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主要通过截取初长成而尚未展开的棕榈嫩叶经蒸煮、脱水处理得到原材料,编织成青蛙、蜻蜓等动物。……[详细]
  烙画,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始见于西汉末年,又称火笔画,即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既能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