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民俗文化

常州市十大民俗文化

竹马(蒋塘马灯舞)
  蒋塘马灯是流传于江苏溧阳市社渚镇蒋塘一带的传统舞蹈。蒋塘马灯始于明朝嘉靖年间。因蒋塘义军首领虞顺祭祀抗辽英烈杨家将等民族英雄而形成跳马灯的习俗,传承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时间。蒋塘马灯又称竹马灯会,定于每年正月初一到十六出马祭祀,除了春节,农历十月初一是蒋塘马灯的重大庆典活动,人们亦会跳起竹马灯,以此缅怀英雄,表达良好的祝愿。蒋塘马灯,用竹篾仿马扎制,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十匹马是神马,配有神将、马童、护卫者、执事人、旗鼓铳手等相应角色。十位神将身披战袍、头戴木雕傩面具,其余人等身着黄衣黄裳。头马为杨文广;二马是巴焦女将军;三马为俄皇万岁;四马交通大将军;五马观音大士;六马虞氏一品夫人;七马黄道士;八马魏化大将军;九马黑魁大将军;十马祠山大帝张渤。蒋塘马灯表演,分上下两场,场面壮观。上半场表现杨……[详细]
金坛董永传说
  “董永传说”的发源地在江苏省金坛市直溪镇境内的董永村。董永村位于金坛西北部,近靠道教圣地茅山。董永传说故事在当地代代相传,妇孺皆知,且文史上有据可查。在光绪版《金坛县志》中,关于孝子董永和七仙女及其子鹤生的传说内容有多处记载。在境内,其相关的遗存、遗迹和实物多达40多处(件)。金坛直溪镇的董永村有一座董永庙,庙门有一石刻对联——“卖身葬父垂孝德,天遣仙姬陌上迎”,概括了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的精华。该庙有前后两进约70多平米,庙内墙壁上绘有“二十四孝图”。在董永村的东面有一座方形跨河石桥,名叫“望仙桥”,传说因董永携子董鹤生于“七夕”在此桥上望迎生母而得名。此桥重建于乾隆年间,并有碑石刻文《望仙桥重建记》,详细记载了董永与七仙女之事。董永与七仙女定情的老槐树,现仍生长在距董永村不远的金坛建昌镇吕村……[详细]
汉画砖刻屏
    汉画是中国两汉时期的艺术,是汉代艺术家以刀代笔在石面和砖面上留下的艺术珍品,所以也称画像石,画像砖。汉画是一种深沉雄强,粗狂豪放的艺术,其特有的古拙而质朴的美感是其他艺术形式中从未有过的,只有汉朝这个特定的时代才能产生这种独特的艺术,所以汉画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汉画的内容涵盖各个方面,有现实生活,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祥瑞迷信,天象动物,战争场面等等。其中车马出行图在各地汉画中普遍出现,其声势浩大的车马行列在行进中跑动的姿态和跑动中形成的动势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好像能听到马蹄声和车轮滚动声,体现出当时人们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至今看来仍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生活气息,其中不少作品都达到同一历史时期最高水平,并且对后代美术的发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详细]
佛教音乐(天宁寺梵呗唱诵)
  佛教音乐是佛教寺院在各种法事活动和节日庆典中使用的音乐。佛教约在东汉明帝年间传入中国,来自印度与西域的佛教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因吸纳中国民间音乐的艺术因素而具有了独特的面貌,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既含有中国的民族音乐曲调,又含有印度和西域少数民族的音乐曲调。佛教直接应用的音乐赞呗又称“梵呗”,它以短偈形式赞颂佛与菩萨,有独唱、齐唱、合唱等唱诵方式,唱诵时可用乐器伴奏。江苏常州天宁寺为我国佛教禅宗著名道场,名列“禅宗四大丛林”之首。它始建于唐代贞观、永徽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梵呗是佛教活动中赞颂佛与菩萨的一种唱诵式声乐。南北朝以来,梵呗的音乐风格形成南北两大派类型。常州为齐、梁帝王出生之地,南方梵呗发祥之处。南朝齐永明七年(490),天宁寺梵呗以哀婉为主的风格特点正式……[详细]
常州滑稽戏
  滑稽戏是在民国初期,由江浙曲艺独脚戏吸收中外喜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艺术元素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它广泛流行于江苏、浙江、上海的许多地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青睐和欢迎。滑稽戏的形成和发展同文明戏、独脚戏等有着紧密的内在关系,所以,滑稽戏又称通俗话剧、滑稽话剧、什锦歌剧。早期,滑稽戏常以独脚戏、谐剧等形式流动演出于各茶馆、茶楼及各类游艺所。20世纪30年代,通过滑稽大会串等活动,逐步推出一些大型剧目。民国26年,常州滑稽剧团的前身——天宝剧团成立。四年后,天宝剧团的主要演员杨天笑、赵宝山等人参加“上海市滑稽公会特别大会串”,演出《一碗饭》。会串后,天宝剧团又精心编排《一碗饭》,广泛热演于沪宁沿线诸多吴语城市,场场引起轰动和热议。50年代,天宝剧团落籍常州,易名为常州滑稽剧团。从此,常州成为滑稽戏……[详细]
上阮花鼓戏
  上阮隶属于金坛市薛埠镇,与溧阳后周、竹箦等镇交界。清同治年间始,至民国初期,相继有多批数百名来自河南罗山县、光山县的移民迁徙、繁衍于上阮一带。由此带来了河南地区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其最鲜明的标志,即是中原花鼓戏的盛行。在发展中,中原花鼓戏又吸收了江南戏曲、民间山歌曲调等众多音乐元素,历经百余年的延续、传承,在当地形成了其鲜明的艺术风格,被称为“上阮花鼓戏”。上阮花鼓戏唱腔抒情丰富,曲调旋律优美,富有浓郁的中原、江南兼容的戏剧特色,别具一格,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观赏价值。上阮花鼓戏的生、旦、净、丑角,均选择与角色最合适的演员担当,在扮相上也都有严格的讲究。由于女演员的人才缺少,戏里的一些女角色大都由男演员进行男扮女装来演出。上阮花鼓戏的主要剧目有《上桑柳》、《蓝丝草》、《药茶记》、《珍珠……[详细]
常州雕庄鸟笼制作技艺
  据地方史料和多位艺人确证,常州雕庄鸟笼制作技艺、工艺形成于清同治年间,且历经140多年的历史,世代延续,迄今已传至第五代。古时常州东郊一带竹林成片,具有丰富的竹资源。及至清末民初,常州雕庄及周边地区逐次崛起50多家制作作坊和工场。规模日甚,产品畅销江、浙、沪、港澳及南洋地区,受到广泛赞誉。常州雕庄精品鸟笼以南方流派的方形笼为主,140多年来,素以选料考究,制艺做功精细,风格古雅精致,享誉中外。严谨而科学的传统工艺要求,确保雕庄精品鸟笼的畅销不衰。常州雕庄精品鸟笼制作是集选料、剖料、晾干、拉丝、起条、刨钻、打眼、打磨、抛光、镶嵌、雕刻30多种精湛工艺、技艺于一身的综合体。如脱水处理,工艺、打磨抛光工艺、雕刻工艺和镶嵌工艺,无一而足,均在一丝不苟中完成。尤其是插爿式精品鸟笼,工艺技术要求甚高,须……[详细]
史贞女传说
  两千五百年前,正是春秋末期群雄争霸时期。且说楚平王轻信谗言,冤杀了伍子胥(名员)父、兄之后,为斩草除根,立派三千人马日夜追杀伍子胥。伍子胥一心想投奔吴国,就沿着长江东下,来到了小岘山之西的吴楚雄关——昭关。他在过昭关前一夜愁白了头发,后在扁鹊弟子东皋公的帮助下逃出昭关。走出溧阳南山地区后,伍子胥又饿又累,因为他已几天没吃没喝了。当他走到南渡附近的濑江边上时,看到一女子在河边浣纱,身边放着一桶浣纱用的糨糊。他停下脚步,向史贞女乞食。女子朝他一看,此人尽管须发已白,但很像到处张贴的伍子胥的画像。便说:如果你是逃亡的伍子胥,就喝下这糨糊,赶快走你的路。伍子胥呆住了,没想到好不容易逃到吴楚边境,在这荒僻的地方会让一个女子认出自己,可见这楚平王对他的捕捉是如何的周密。落难的伍子胥实在饿急了,拿起桶里的……[详细]
前马舞青狮(竹箦青狮)
  竹箦青狮,是溧阳市竹箦镇前马七斗桥村的一种传统舞蹈,始于清光绪年间,至今已有130多年。竹箦前马七斗桥青狮的道具有绣球一只,仿狮皮一张。狮头,实木雕刻,口能张合,眼能转动,活灵活现;狮皮,将麻丝染成青色,编成狮毛状,缝在一块厚实的布面上。由16位穿红裤的青壮年组队表演,个个既能舞狮又能鼓乐,表演时可不断替换。两人组合一只狮子,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青狮队每到一村表演,由该村一位长者端红漆方盘,青狮队跟着方盘逐户拜年,在主家门前或厅堂表演,每户主家都要拿出糕饼、压岁钱等放在方盘内。有新婚夫妇家要请青狮到床上打滚,以示吉祥如意,早生贵子。有大户人家将礼物悬挂厅堂高处,是为青狮高跳,寓意高升。此乃“朝门头”。每当下午或夜晚,青狮队在该村土场上“跳团场”。先是跳平地,由青狮与持绣球者三人上场,展示……[详细]
金坛面塑
  金坛面塑在清代即已流行,民间俗称为“面花”、“礼馍”、“花糕”、“面人”等。它以糯米干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后,用手和简单制作工具,塑造成各种活灵活现的形象,既是观赏物,又可作玩具,过去还因其以“油面粮蜜造”而可食之,所以得以代代相传,并深受人们的喜爱。金坛面塑一般以小剪刀、小竹刀、小切刀、小压棍、小梳子、牛角针等为制作工具,以米粉、小麦粉、食用颜料、蜂蜜、甘油、明矾、石盐、防腐剂、润滑剂、铜金粉等为制作原料,以捏、搓、揉等手法塑型,以刀针切、刻、划、点等细工制作,题材有神仙八怪、戏剧人物、衣物饰品、花鸟虫鱼、瓜果植物、飞云瓦筑等无所不及。金坛面塑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喜庆吉祥面塑,为一般家户建房上梁、老人做寿、祭祀活动备用;另一类为速成型的插棒面塑。喜庆吉祥面塑制作过程主要有和面、做坯盘、蒸……[详细]

全部常州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