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通市民俗文化

南通市民俗文化介绍第8页

  新店山歌,南通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新店山歌流传范围以如东新店为中心,扩展到通州石港、岔河、五窑等地。山歌曲调有“薅草山歌”、“耥秧山歌”、“车水号子”、“积肥号子”、“挑泥号子”、“推水号子”、“拾狗屎号子”等。每年5至10月,是唱新店山歌的盛期,农民边劳动边哼山歌。新店山歌唱时有“说声”、“空声”之分:“说声”是有唱词的部分,“空声”是没有唱词只有虚字的部分。……[详细]
  马塘锣鼓,南通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清代中后期,如东马塘地区萌生了一种以“心堂”(堂锣、堂鼓)为主进行演奏的锣鼓。起初只有四五人演奏,节奏也比较单纯。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塘锣鼓由单锣、单鼓发展成双锣双鼓、多锣多鼓演奏;由起初的四五人发展成多人一起演奏;由开始的“心”、“堂”发展成锣、板、钹、堂锣、堂鼓、单皮鼓等多种打击乐器的组合演奏,曲谱淳朴,节奏明快,韵律优美,起……[详细]
  十番锣鼓,南通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十番锣鼓是吕四民间红白喜事中的吹打班演奏曲目。演奏“十番锣鼓”的乐器有韵锣、握锣、大锣、叉子、小铃、竹笛、二胡、大三弦、小三弦、琵琶等;韵锣、握锣等敲打器乐是特制的,有独特的韵味。晚清吕四名士李盘石与张謇私交笃厚。张謇到吕四,李盘石设宴相待,席间聆听吕四吹打班演奏“十番锣鼓”助兴,欣赏尤加,以箸击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后张謇之……[详细]
  红娘子,南通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红娘子在民间是一位富有特色的人物,南通地区不仅有许多山歌以她为传唱的主人公,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她的故事。她不仅以“智慧化身”之“巧”著称,而且是一位山歌祖师,传说山歌就是从她创始和传承于后世的。红娘子的故事长期以来在群众口头流传,被广大读者讽吟传诵,并未录之于文字。长篇叙事民歌《红娘子》属吴歌的一个分支。1985年由陈状姑娘、缪二银……[详细]
  魏二郎,南通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魏二郎》是一部长篇叙事山歌,山歌中充满了曲折离奇的神话,主要描述海边贫苦的小伙魏二郎凭其优美动人的山歌,博得东海龙王三小姐的爱慕,在共同的劳动和抗争中,相爱情侣终成眷属的故事。山歌《魏二郎》的形成时间在明代中叶至清代乾隆年间。流传地域在石港为中心的古通州地区。山歌《魏二郎》,规模宏大。“四句头”山歌原本为吴歌的通常格式,稍长者也……[详细]
  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技术“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是我国首批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在传承先师章次公学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70余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而成。朱良春先生从1959年开始用益肾蠲痹汤治疗风湿病的基础上研制成“益肾蠲痹丸”(医院制剂),在临床应用二十余年后,其女朱婉华在传承朱良春先生治疗风湿病经验的基础上,按新药申报要求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合作,1989年1月获……[详细]
  黄氏玉容丸制作技艺​​​​​​​中医黄庆平老先生出生中医世家,在行医过程中,经常遇到面色黄褐、月经紊乱和绝经前后烦躁不安(更年期综合症)的妇女前来求诊,他就沿用祖传配方并参考《医宗金鉴》中的“玉容散”配制了“黄氏玉容丸”。服用者褐斑逐渐淡化,各种症状明显改善,就这样“黄氏玉容丸”成为当时如城家喻户晓的治疗妇女疾病的……[详细]
  酿造酒酿造技艺(糯米陈酒酿制技艺)扩展​​​​​​​清道光十年(1830),无锡高车渡商人蒋文枢来到海安开办蒋鼎新酱园,研制出糯米陈酒,世袭五代至玄孙蒋士达、酿酒大师张正华。1956年,蒋鼎新酱园实行公私合营,易名海安酱醋厂(国营海安酿造厂),张正华同时进厂,将酿造糯米陈酒的技艺嫡传其子张志茂和名徒陈健,推出糯米陈……[详细]
  通作家具拐儿纹制作技艺,南通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江苏南通及周边好多人家都有一种祖传的,用柞榛、榉木、红木等材料做的家具,如拐儿桌子、椅子、茶几等等,统称拐儿家具。南通的木匠前辈发现南通地区生长的一种叫“柞榛”的树,材质纹理与紫檀相近,非常适合打家具,但是柞榛树十柞九空,很难取到大料,于是他们就巧妙的利用小料,采用榫卯结构,割角拼接的手法,在家具下方创造出结构合理……[详细]
  南通缂丝织造技艺,南通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和摹缂名人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南通缂丝的历史应该追寻到北宋时期,是中国缂丝原生态的再……[详细]
  灶头画是一种民间技艺,在启东、里下河地区曾风靡一时。解放前,农村地区用砖砌灶的人家很少,只有少数有钱的粮户才用得起砖灶。解放后,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砖灶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为了美化灶头,也为了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为了祈祷丰收与平安,人们开始在灶头上画画。都说民以食为天,在内容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余(鱼)、牧童嬉牛等很自然成为了百姓人家的首选灶花,还有观音菩萨、大肚弥勒、嫦娥奔月、牛郎织……[详细]
  灯彩(南通灯彩)扩展灯彩,又叫“花灯”,已有近两千年历史,它与流传民间的元宵赏灯习俗密切相连。据考证元宵赏灯始于西汉,盛于隋唐,明清尤为风行。南通灯彩的造型强调了“神似”,具有中国传统灯彩艺术的原始特征,不强调作品的过于精细,而展示其作品的形态传神,精神矍铄。它融抽象构成、拟形雕塑、平面书画、复合装饰和光动机制于一体,是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综合空间艺术。南通灯彩艺术不只是节日的装点和审美的对象,……[详细]
  年画(南通木版年画)扩展木版年画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千百年来在民间广泛普及。南通木版画的生产制作工艺及其作坊,在清代中晚期的南通地区已颇具规模。其突出的艺术特征表现为刻工严谨精细,色彩单纯明快,图案古朴原始。木版画艺人懂得农民的审美心理,刻画形象以自然形态为基础,概括提炼突出特征,借形写神。门神的刻画多为五短身材,突出表现头部,着重刻画眼睛与表情、神态。南通木版画刻绘精美、色彩艳丽、……[详细]
  莲花落​​​​​​​莲花落,俗称“落子”、“打莲花”。是曲艺艺术样式中的说唱文艺。莲花落的道具是三块竹片,其中两块的顶端装有两根约为两公分左右的竹柱,竹柱上安有一朵莲花和两枚可以上下跳动的铜线;另一块竹片两侧均为锯齿状。表演时,表演者左手以拇指、食指、中指间捏住两块装在铜线的竹片,前后稍稍错开,可因拇指、食指的上下……[详细]
  洋钎说书​​​​​​​说书艺术的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洋钎说书”是在结合启东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经过长时间发展,最终定型而成的一种说书艺术,长期在崇明、启东、海门地区流传,受到当地众多老百姓的喜欢。“洋钎说书”说表都是启海话,乡音特浓,所以只能局限在崇、启、海等吴语地区演出。洋钎说书以长篇故事为说唱内容。最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