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亳州市民俗文化

亳州市十大民俗文化

老子传说
  老子传说故事是在涡阳民间一直流传至今的美丽传说故事。由于老子传说故事极富地方特色,语言独特,耳熟能详,已流传千百余年。老子传说故事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老子的故事,刻画了老子从童年到暮年的成长过程;第二部分是有关老子和天静宫的传说,浓厚的神话色彩,亲切的地方口语叙述,为我们描述了老子传奇的一生。这些优美的故事反映出了涡阳深厚的文化积淀,传承了老子思想,也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老子出生地的历史本源。涡阳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亳州市中心地带。涡河和铁路穿境而过,省道S202、S307横贯县境东西南北,交通十分发达。涡阳不仅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大县,还是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故里。闸北镇郑店行政村就是老子的诞生地,道教祖庭天静宫(又称中太清宫)便座落于此。天静宫,始称老子庙,建于汉……[详细]
亳州二夹弦
  二夹弦是我国稀有剧种之一,产生于清朝嘉庆年间,起源于河北,流传于皖、苏、鲁、豫、冀,距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因它的主奏乐器四胡,是用四根弦夹着弓上两束马尾进行演奏而得名。二夹弦的剧目以农村题材居多,乡土气息浓郁。曲调由黄河船歌、渤海沿岸的渔民号子及民间小调融合而成,在发展中又汲取了花鼓、梆子、琴书等民间艺术元素,逐渐形成自己的唱腔。清朝末年,二夹弦传入亳州后得到较大发展。亳州二夹弦既有山东二夹弦的清新柔美,又有河南二夹弦的高亢明快,具有刚柔相济的艺术特色。“撕绫罗,打茶盅,不如二夹弦哼一哼”,“二夹弦哼一哼,不穿棉袄能过冬”,“不吃不穿不过年,也要去听二夹弦”,这些来自广大人民群众发自肺腑的村言俚语,充分证明了这一稀有剧种的存在价值和弥足珍贵。……[详细]
华佗五禽戏
  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华佗依据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运行法则,观察多种不同禽兽的活动姿态,选以虎、鹿、猿、熊、鸟等代表形象动作创编了华佗五禽戏-。尧舜时期,人们已知道模仿某些动物的跳跃、飞翔等活动姿态进行舞蹈,用以舒筋壮骨,锻炼身体。到战国初期,在当时舞蹈的基础上发展为二禽戏、六禽戏等,被模仿的动物已达十多种,但不成套路,亦未定型,故其影响不大。直到华佗五禽戏问世以后,这古老的仿生运动,才基本定型,并被广泛的用于医疗体育。经过历朝历代的变迁,到现在已发展到二十多种不同版本的五禽戏,流传于世。……[详细]
淮北大鼓(亳州市利辛县)
  安徽大鼓,即淮北大鼓,又称淮北战鼓,源于元末。传说一秀才虽然考场得中,但官场腐败,兵荒马乱年代的元朝已失半壁河山,于是此秀才弃官不做,步入江湖行艺。编写诗、词、赞、赋和历史书目,以淝河两岸、淮北地区的民间小调、戏曲演唱的曲调,形成唱腔:有“立嗓”、“卧嗓”两种唱法。随着社会发展,师教徒传,一代代承袭演技,一手击鼓,一手打板。主要是一人一台戏,流动行走方便;其演唱形式为说、唱、学、逗、打,十分逼真,虽然是口头文学,但均是“死口”传承(嘴对嘴一字一句传承,故称“死口”),而所演唱的诗、词、赞、赋、白口词和长篇大书的演唱情节,都不走样。淮北大鼓一直流行于安徽江淮两岸和皖西北、皖东北地区,及山东、河南、江苏的相邻地区。其间涌现出不少曲艺明星。如南京市曲艺团的丁明海,淮南市曲艺团的黄-子、阜阳地区曲艺……[详细]
棒鼓舞
  “棒鼓舞”是一种由农民自发的民间舞蹈,很早就流传在我县义门一带,以刘郢为中心,沿涡河两岸向东、西发展。在刘郢老艺人还称它为“太平鼓”,向东侧称为“花棒鼓”或“花鼓灯”,向西部又称为“子弟灯”。“棒鼓舞”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大场子”在形式上(包括舞蹈的画面),虽然和凤台、怀远一带花鼓灯的“大花场”及阜阳、颖上的“红灯舞”有些近似,但并不雷同。如演员用的五花棒、平鼓、小锣以及排势,显然与其他舞蹈不同。演出时乐队在一旁伴奏烘托,棒、鼓、锣节奏强烈,气势雄壮,粗犷奔放。“棒鼓舞”历史悠久、艺人多是祖辈相传。旧时均在农历节日和逢古会时演出,从十八世纪后期直至本世纪五十年代,一直演出不衰。建国以来,由于政策变化,因而时抑时扬。一九五六年以后,在党的“双百”方针鼓舞下,“棒鼓舞”被送为赴京汇报节目,不久……[详细]
利辛面塑
  旧时民间为图喜庆,用面捏制一些人物、动物,点上颜色,后来逐渐演变成面塑艺术,在各地分布十分广泛。杨氏面塑主要流传于利辛县西南部永兴、王人镇一带,至今已延续一百多年。第三代传人杨文挺过去吹着面捏制的唢呐,走街串巷兜售捏制的面人,产品较为单一。第五代杨攀峰经过努力,解决了面塑易发霉、开裂、不耐摔打的缺点,在保留杨氏面塑传统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老北京面人的技艺特点,对杨氏面塑进行了改良,用面塑的手法展现雕塑艺术,把高雅雕塑艺术民俗化,走进寻常百姓生活。杨氏面塑捏制手法采用了揉、捏、压、搓、滚、碾、拨、切等多种技法。面塑的主题多是传统戏曲、四大名著、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从高不嬴寸的古代淑女到身长六尺的财神爷,从十几公分人物塑像到高达两米的憨豆先生,杨氏面塑在变形夸张的手法中能准确捕捉到住人物的神情,不……[详细]
马氏社火
  亳州马氏社火是典型的淮北地区乡风习俗,表演内容丰富,包括舞龙、舞狮、高跷大秧歌、担花挑、独杆轿、赶黑驴、撑旱船、推花车、老婆赶会等各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这些节目分开可单独表演,合在一起就能成为一场大型的民俗活动。每年春节和传统庙会时是马氏社火最热闹的时候,整个社火表演以大块的色块组成花团锦簇的团花效果,舞龙、舞狮的着明黄色;担花挑采用粉红色;高跷、旱船采用大绿色;独杆轿则是纯白披红,各类色彩流互相穿插,竞相炫技,组成万紫千红的火爆场面,和着激烈的锣鼓,把节日的气氛推向0。马氏社火中打头阵的项目是高跷大秧歌。高跷大秧歌通常有八个人组成,领头的角色是老汉,紧跟三个打棒鞭男角,其次是三女角演秧歌舞,最后跟个老婆婆。老汉是整个舞蹈的灵魂,他以不同动作指挥整个队伍变换不同的队形,共有12种队形,配12首……[详细]
亳州剪纸
  亳州剪纸风格纯朴明朗,工巧纤细,优美多变,刚柔相济,装饰性强又富有乡土气息,早在宋代已很流行。但体裁仅局限于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多用作窗花、喜花、兜肚花、鞋样等。建国后,剪纸作为民间艺术受到重视。1955年,省出版的《阜阳剪纸集》收录了亳县吕凤毛、陈孝儒的作品20多幅。为了提高剪纸艺术质量,1959年,县文联推荐吕凤毛去阜阳等地学习。后来他发掘和创作了一批高质量的剪纸作品,被省美术协会吸收为会员。1977年,吕凤毛重返艺坛,青年农民王炳华也崭露头角,其作品先后在合肥、上海展出。1978年7月,阜阳剪纸在北京展出,中国美术家协会召开座谈会,邀请吕凤毛、五炳华、王进铨、颜语出席会议。会议评出的优秀作品有亳县的《月桂飘香》、《花篮》、《狮子》、《假日之夜》、《两只孔雀》、《宝玉与黛玉》、《……[详细]
金不换酒酿造技艺
  金不换酒是浓香型白酒突出的代表,主要采用优质高粱为原料,清蒸稻壳为辅料,用小麦、大麦、豌豆制曲,以古泉水,续糟配料,混蒸混烧,酒品具有清澈透明、窖香浓郁、绵甜净爽、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在酿造工艺上,金不换酒使用菊花心伏曲发酵,贮存期六个月以上,使用时将中温曲、高温曲、中高温曲分别按不同比例在不同轮次中进行使用。酿造采用每年生产四个轮次,业界三轮发酵周期各为两个月,第四轮发酵周期为六个月。在生产工艺上,金不换酒采用两高两低(入池淀粉高、入池酸度高、入池水份低、入池温度低),两清一控(清蒸辅料、清蒸池底醅、控浆除杂)和独特的回酒发酵,出窖时分层出醅、分渣堆放,用特殊的锅甑蒸馏,采取小火馏酒,量质摘酒,将摘出的窖香、醇香、醇甜三个类型的酒分别入陶坛原酿贮存。贮存到期后,由专家尝评分析、勾兑调味进行……[详细]
彩曲原酒酿造技艺
  亳州自古就有手工酿制美酒的传统,孙氏祖人将陈抟老祖研究改良过的流传于亳州民间的酿酒方法,研究提炼成孙式酒法,即“梨花制曲,泥池发酵,地锅烧制,看花掐酒”,成为古老亳州独特的酿酒方法之一,也就是现在的彩曲原酒手工酿造工艺。彩曲原酒手工酿造工艺,保持了传统酿酒的共性,并酿造出独特的彩曲原酒。首先是梨花彩曲,在每年初春,梨花盛开之际,工匠们把大麦、豌豆混匀破碎,加入梨花花瓣,用梨园深井井水拌匀,在曲模中踩成曲坯,放入梨园深处的曲房,封闭,上霉、晾霉,自然干成曲砖。梨花在药典中记载有“去面黑粉刺”的美容效果,此曲酿制的白酒可以美容养颜。又因为曲砖断面可见梨花花瓣,且在阳春三月,梨花盛开的花季制作,故曰“彩曲”。其次是五粮发酵,将曲砖与高粱、小麦、大米、玉米、糯米五种粮食破碎拌匀,拌入稻壳填入百年小泥……[详细]

全部亳州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