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市民俗文化

莆田市十大民俗文化

妈祖祭典
  湄洲岛位于福建沿海的湄洲湾口,属福建省莆田市,这里是四海共仰的海神妈祖的故乡,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目前世界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0个省市五百多个县、市建有五千多座颇具规模的妈祖分灵庙宇,恭祭妈祖民众近两亿人,每年前往湄洲妈祖祖庙朝拜的海内外游人超过一百万人次。妈祖文化起源于北宋初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妈祖姓林名默,北宋建隆元年生于莆田湄洲岛,雍熙四年因救助海难逝世。人们感念她生前行善济世,在她死后不久,自发在湄洲岛上立祠祭祀,始称“妈祖”,尊为护航女神。妈祖祖庙祭典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圣诞之日举行,行祭地点设在湄洲祖庙广场和新殿天后广场。祭典全程约需45分钟,规模有大、中、小三种,其程序包括:1.擂鼓鸣炮;2.仪仗仪卫队就位,乐生、舞生就位;3.主祭人、陪祭人就位;4.迎神……[详细]
莆仙十音八乐
  莆仙十音八乐指的是莆田涵江和仙游一带的民间传统音乐。十音指涵江“文十番”,为莆田涵江独有的民间古老曲种,可追溯到汉唐时代的宫廷音乐,据文献中记载“文十番”乐器在公元1103年即已流传至福建。涵江“文十番”演奏所用的乐器有:堘(轧筝)、碗胡(走马胡)、四弦胡、伬胡、老胡、南琶、苏笛(箫)、八角琴、三弦、月盒胡、丹皮鼓、檀板、云锣等。主奏乐器“堘”(轧筝)乃唐代遗存的最初的一种拉弦乐器,被誉为“民间乐器活化石”。其他乐器也各具特色,为今所罕见,特别是“文十番”所用的拍板,与莆田其他音乐所采用的在两块竹板一端穿孔系上绳子制成的拍板不同,采用的是类似唐代宫廷音乐中由三块以上层板相叠制成的“檀板”。涵江“文十番”不仅乐器独具特色,曲牌曲调亦具特色,节奏徐缓,旋律委婉,词少腔多,风格古朴优雅,保留着唐宋……[详细]
莆仙戏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南宋时期,在宋杂剧的影响下,福建莆田、仙游一带出现了将歌舞念白综合起来搬演故事的兴化杂剧。明代初年,兴化杂剧吸收昆山、弋阳、余姚、海盐等声腔的艺术因素,形成兴化腔,用以演出兴化戏。明清时期,这一戏曲样式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54年,兴化戏正式改称莆仙戏。莆仙戏主要流行于福建莆田、仙游地区,在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也有流传。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五千多个,其中《王魁》、《张协状元》、《刘知远》、《蔡伯喈》等剧目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南戏的艺术风貌,连演七天的《目连戏》明显保留着中国戏曲初期的表演形态。在莆仙戏的表演体系中,有一些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程序动作,如牵步蛇、雀鸟跳、扫地裙、摸田螺、七下溜等,还有一些动作遗留着傀儡戏表演的痕迹。莆仙戏的唱腔结……[详细]
莆田九鲤灯舞
  黄石镇沟边村的《莆田九鲤灯舞》是莆田市民间舞蹈中一枝独特的奇葩,舞蹈语言丰富,所使用的道具和舞蹈表演形式全国少有。她源于唐代“百戏”,亦称“教乐”,是一种“俳优歌舞杂奏”的丰富多彩杂剧和歌舞表演形式,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其独特、稀有的“九鲤”龙(蛟)、鳌、鳜、鲈、鲡、鲤、鲫、花鱼、金鱼)道具,丰富的民间舞蹈语汇和表演程式,受到专家和学者的高度评价。沟边九鲤灯舞涉及民俗学、考古学、武术学、艺术学等诸多领域,并具有程序性、传承性、群众性、娱乐性、观赏性等五大特征及艺术、实用、推广三大价值。2005年10月,《莆田九鲤灯舞》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6月,项目传承人陈金文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详细]
莆田木雕
  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称。唐初,莆田地区的寺庙的建筑装饰、佛像、经书等已有雕刻工艺雏形;宋末元初,莆田木作匠人所雕刻的人物、花卉等题材的围屏、栏杆、木雕古玩、乐器、家具等,已经相当精妙生动;明代,莆田木作匠人开始擅长圆雕佛像、平雕建筑装饰等。莆田传统木雕制品的品类按形式分为:寺庙古建装饰木雕、佛像木雕、妈祖文化艺术木雕、花鸟仕女摆件、精微透雕砚照、三重透雕家具等。按材质分为:黄杨木雕、龙眼木雕、名贵(檀香、沉香)木雕和根雕、天然木雕。莆田传统木雕技艺以精微透雕见长,传世作品如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清代贡品“透雕花灯”充分体现了其透雕工艺的精湛。此外,莆田传统木雕技艺还擅长精妙的人物圆雕,对人物神态、衣纹的表现有独到之处。其传统工艺程序为:选材相木、捏泥塑稿或画初稿或打腹……[详细]
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
  仙游“仙作”古典工艺家具在唐、宋时期就颇负盛名。到了明代,“仙作”古典工艺家具已经具备了造型简洁、明快清新的整体艺术风格。到了清代则进入结构考究、装饰华美、繁复厚重的辉煌时期。仙游现代“仙作”古典工艺家具巧妙融合了传统国画艺术、雕刻艺术与家具制作技艺,是明清家具经典款式的延续和创新,深受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的推崇和赞赏,被称之为“仙作家具”、“艺术家具”。“仙作”古典家具运用了平、圆、透、镂、徽等雕刻技巧,发挥刀痕凿迹之“木趣”与木纹材质肌理之“木韵”,融入客观视觉与物体感知,营造出三维艺术效果,具有款式典雅、品种齐全、结构严谨、牢固耐用、用料考究、取材名贵、雕琢精细等特点,是“形、艺、材”的完美结合,极具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目前,仙游“仙作”古典工艺家具行业拥有工艺企业3000多家……[详细]
江梅妃传说
  江梅妃传说源于唐代《梅妃传》、五代《开元天宝遗事》,后演化为小说、戏曲等,这些再创作的艺术形式又再度赋予江梅妃以传奇色彩。江梅妃,福建莆田江东人,唐明皇妃子,人称江东妃。唐代《梅妃传》记载,江梅妃生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姓江名采苹。自幼聪颖,14岁即能吟诗作赋,自比谢道韫,曾作《萧兰》《梨园》《梅花》等七赋,远近传播,名声大振。唐开元二十六年(738),16岁时因才貌双全、知书达理,被选入宫,深受唐玄宗宠爱,因酷爱梅花,故封为梅妃。后杨太真入宫,妒梅妃,迫使其往上阳东宫。明皇甚念,适夷使贡珍珠,皇上以一斛赐之,妃不受,赋诗谢绝。唐天宝十五年(756),安禄山兵变长安,唐玄宗西蜀避难,杨贵妃命丧马嵬坡。江梅妃不愿弃国逃避,不屈乱贼,舍身殉国,终年34岁。江梅妃虽年幼进宫,却在莆田留下了极深……[详细]
妈祖信俗
  文峰天后宫是湄洲妈祖祖庙在莆田城内的主要“行宫”之一,其妈祖信仰习俗的主要表现形式与湄洲妈祖祖庙一脉相承。自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由白湖顺济庙迁建于此之后,该宫就有一系列适应历代兴化府1至此举行春秋二祭的礼俗活动。文峰天后宫妈祖信俗的主要内容有《妈祖三献礼》、《妈祖诵经》、《妈祖供品》、《妈祖庙会》、《妈祖进香》、《妈祖巡游》以及内涵丰厚的《妈祖元宵》、《妈祖烛山》、《妈祖签诗》、《妈祖香袋》等。这些活动的基本形式,具有可操作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它融汇了中华妈祖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成为以湄洲妈祖祖庙为代表的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强烈的地域人文特点,而且催生了广大妈祖信众的情结和文明。2009年5月,文峰天后宫的《妈祖信俗》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详细]
妈祖回娘家祭祀民俗
  每年农历正月到三月,各地妈祖庙组团护送妈祖神像到湄洲祖庙进香时,必先来贤良港天后祖祠谒祖。进香队伍先来贤良港天后祖祠进香并驻驾一夜,称为妈祖回娘家。第二天天亮时,从贤良港码头渡海到湄洲祖庙进香,完成了请火仪式后,又于当天回到贤良港祖祠再驻驾一晚。贤良港祖祠设驻驾筵,点灯结彩,演戏庆祝,热闹非常,成为一道生动的民俗景观。这期间祖祠都依例举行盛大的祭礼。……[详细]
莆田留青竹刻
  “留青”是与书画、雕刻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竹雕手法,是书画艺术在竹皮上的再创造。据资料及实物考证,国人利用竹材雕刻,始于唐代,但因竹子不易保存,很难传下来。从明代开始,文人艺术家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把竹刻从比较简单的、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提高到比较细致的,以欣赏为主的艺术品,并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艺术,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到了清代,雕刻的形式更是有了较多的变化,产生了深雕、透雕、圆雕、阴刻、留青等诸多雕刻手法。莆田刘氏的留青竹刻运用描、刻、挖、刮等技法,利用竹皮与竹肌不同的色差,结合中国画的笔墨元素,注重刀法跟绘画笔法理论的统一,巧妙地在薄薄的一层竹皮上做文章,表现笔墨、意韵和刀味。刘氏留青竹刻大都刻在笔筒、臂搁、镇纸、折扇等之上,成为文人案头之雅玩;而且可以跟木工艺相结合,以深色硬木作底座……[详细]

全部莆田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