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潍坊民俗文化

潍坊十大民俗文化

杨家埠木版年画
  杨家埠是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三大产地(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寒亭杨家埠)之一,自古至今盛产木版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而驰名中外潍县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流传于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的一种民间版画,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而驰名中外。杨家埠村在潍坊市东北15公里处,由于盛产木版年画而远近闻名。杨家埠木版年画始于明朝末年,繁荣于清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是我国著名的三大民间年画之一。清代乾隆年间,是杨家埠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杨家埠木版年画当时的杨家埠村已有“画店百家,画种上千,画版数万”之说,年画销售量每年高达数千万张,除满足当地民间需要外,还远销江苏、安徽、山西、河南、河北、东北三个省和内蒙等……[详细]
潍坊烤烟
  潍坊烤烟色泽桔黄、油分足、气味香、燃烧性强,驰名国内外,种植面积保持在18万亩左右,烤烟的产量和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全国30多家卷烟厂使用,并远销欧洲和美国、日本等国。临朐种植烟草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由于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其烟草素以色泽金黄、灰白火亮、油份足、味香醇等特点而享有盛誉。清朝末年,烟草收入即“岁进亦数十万”,仅次于蚕丝的收入。进入中华民国时期,卷烟业兴起,国内外对烟草的需求量日增,(烟草)“辄得高价,大利所在,人争趋之”,临朐烟草种植的面积、产量逐年增长。山东潍坊市烟叶协会 潍坊市所辖6个县(市、区)39个镇(街道),包括诸城市枳沟镇、贾悦镇、石桥子镇、舜王街道、相州镇、昌城镇、百尺河镇、辛兴镇、密州街道、林家村镇、桃林镇、皇华镇、龙都街道;临朐县五井镇、冶源镇、寺头镇……[详细]
高密茂腔
  茂腔这一地方剧种自产生、流传、发展至今,虽历经数百年,但名称确定的较晚。1954年,华东地区组织戏剧观摩演出时才由组委会正式命名为“茂腔”。此前,人们多称作“周姑子调”或“肘鼓子戏”、“冒腔”等。当时的“华东区戏剧观摩演出纪念会刊”提到:山东流行着一种敲着狗皮鼓替农村中有灾难疾病的农民开锁还愿的迷信活动,唱腔称为周姑子调,后来在高密及周边地区演变为戏剧,由于该曲调的明显特点是尾音“打冒”,“冒”与“茂”音同,取“茂”是愿该戏发展茂盛。因此将其名称定为“茂腔”。茂腔的雏形是早在明代就流传民间的“姑娘腔”。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明万历年间钞本《钵中莲》提到“姑娘腔”。清康熙年间李声振所著《百戏竹枝词》述曰:“唱姑娘,齐剧也,亦名姑娘腔。”再后来的史料解释说:“姑娘腔”,人们也叫作女儿腔、巫娘腔。“姑娘……[详细]
高密剪纸
  高密历史悠久,人文渊源。境内已发现的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高密在春秋时期曾称夷维,秦、汉时为高密,历朝因之至今。 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婴(公元前-公元前500年),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公元127-200年),清代名臣、书法大家刘墉(公元1719-1804),都是高密人。如今在峡山水库岸畔,尚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公(玄)祠”。 高密历史文化遗存深厚,民间艺术丰富。可是古籍上对民间艺术的记述甚少。如以扑灰年画、剪纸和泥塑来说,已有数百年历史,而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乾隆十九年(1754)、光绪二十二年(1876)三种刻本《高密县志》上,均未提及。这反映了当时撰写县志的达官乡绅,文人墨客们对人民创造的民间艺术的轻视。民间艺术也只有在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才得以弘扬。剪纸,也是高密的一种突出的民……[详细]
崔字牌
  潍坊瑞福油脂调料有限公司是全国实力最强的小磨香油专业生产厂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被授予“中华老字号”,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公司生产的“崔字牌”小磨香油及系列芝麻制品销往山东各地、浙江、上海、江苏、安徽、东北三省等各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好评;产品被评为山东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并被认证为绿色食品。在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无通知抽查中,“崔字牌”小磨香油、芝麻酱等系列之芝麻制品以其过硬的质量证明了公司的产品经得起任何机构的检查。瑞福公司拥有专业的销售队伍,为用户提供“三包一调”、“五个一”等全面、优质的服务。2003年起,公司全面进行CCS企业文化系统整合,从精神、行为、视觉、品牌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公司形象,全力打造“经典企业、……[详细]
仿古国画
  仿古国画 潍坊仿古国画产品1973年由潍坊工艺美术研究所首创。1974年批量生产,成为70年代山东省特艺类较大商品之一。仿古国画分纸本、绢本、装裱3种,题材以山水、花鸟、人物为多。1974—1978年产品全部出口。1978年以后,转向绢面国画屏风生产,品种有四扇屏、六扇坐屏、台屏等。1982年潍坊工艺美术研究所又创鎏金填彩屏,并于1986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质产品奖。……[详细]
李左车传说
  李左车传说指在安丘广为流传关于李左车的一系列传说故事。据《史记》记载,李左车生于战国末年,在赵国为广武君。赵王因不听李左车计而被韩信所灭,韩信灭赵后叹服其才能,以师礼待之,李左车感知遇之恩,遂以身事汉,跟随韩信襄赞军事。韩信用其计,收燕平齐,在九里山设十面埋伏,逼项羽自刎乌江。李左车在汉王刘邦准备- 封赏时,李左车却悄然隐退,不知所终。远离庙堂的李左车,悄然回到雹泉,遍访老人,寻根问祖,找到了自己的祖地。看到家乡风光,端的是钟灵毓秀,气象万千,顿生归鸟倦意。遂在祖宅旧址搭茅屋三间,篱笆作院,从此潜心山林,修心悟道,过起了悠然的田园生活。李左车死后第二年的五月十七午时,熙熙朗日的天空忽然大变,黑云蔽日,狂风怒涌,天崩地裂般一声炸雷,震彻云霄。等到云散风消,人们惊奇的发现,在李左车生前住的院子里……[详细]
洼子跑麒麟
  洼子跑麒麟是流传在临朐县一带民间传统舞蹈艺术,创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近二百年来,每逢过年过节,洼子跑麒麟必演,祖辈传承,已成为当地民间喜闻乐见的特色表演活动。“洼子麒麟”,是用竹木扎制而成,再用布、麻、绳缠糊成形,用彩色涂抹成“麒麟”貌相,由演员在麒麟体内驾驭,并摆动表演各种形态表演动作。老艺人们借助民间尊崇的吉祥神兽形象,创造设计出了一整套跑、跳、翻、蹿、滚、追、闹等复杂多变、技艺高超的舞蹈动作,将神兽麒麟形态表演得活灵活现,引人入胜。同时融入了高跷、旱船、秧歌、毛驴、大头娃、济公、哪吒等民间表演,配以彩灯、锣鼓、彩旗、鞭炮、铜铃、马童等相关人物及设备器材,营造宏大场面,烘托热烈氛围,形成了以“麒麟”为主题的多种民间艺术相融合的大型表演活动。……[详细]
孙膑崇拜
  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昌邑市东永安村都要举行“烧老牛”的祭祀活动。该村明朝万历年间始建孙膑庙,“烧老牛”就是纪念这位杰出的古代军事家。正月初六人们便开始用当地产的竹子、棉槐条、高梁秸等扎制老牛。到正月十二,老牛轮廓轧好后,妇女们便开始用黄色彩纸剪制牛毛,并用各色彩纸剪制成花、牛鞍、大刀铃铛等饰品,粘到老牛身上。老牛身高5米,身长10米,独角角长1.8米,威武壮观,神气十足。正月十四上午,人们纷纷上前触摸老牛,希望带来吉祥。龙灯、秧歌、高跷队在老牛身前表演。上午8时,在主祭的指挥下,二十多个男子将老牛抬起,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龙灯、高跷队在牛前带路,绕村一周前往孙膑庙。老牛被抬到孙膑庙边的广场上,头冲南,尾朝北。临近午时,主祭带领信众们按程序祭拜,祈求孙膑保佑四方平安,祈求老牛将病、灾带走,最后一……[详细]
临朐桑皮纸制作技艺
  临朐纸坊的桑皮纸制作技艺世代相袭,至今已600余年。桑皮纸是我国造纸业中的独立品种,既有一般纸的功能,又有其他纸类所没有的特殊功能,在修复古籍、古字画等方面,它一直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譬如,用它混合猪血和石灰作食品包装,保鲜、保味,耐储藏;用于书画,因其表面纹理较一般宣纸粗糙,可造就古朴、苍劲、老辣的墨韵。桑皮纸以青石山区的鲁桑、湖桑32号的嫩皮为原料,经泡皮、化皮、蒸皮、盘皮等七十二道工序制成,其基本工序只有10道:泡皮、蒸皮、盘皮、化瓤子、切瓤子、撞瓤子、打瓤子、捞纸、晒纸。桑皮纸有篓纸、八方、尺纸、加厚纸等品种。它呈天然的乳白色,手感绵软,纤维细长,耐损耐磨,吸水性能好,防虫蛀,易保存。过去桑皮纸广泛应用于糊门窗、糊灯笼、制酒海、食品药品包装及写字绘画等。……[详细]

全部潍坊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