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潍坊民俗文化

潍坊民俗文化介绍

  孙膑拳是一种汲取孙膑兵法思想、集各门派技击特点的武术套路拳种。因其演练出击时,常以长袖藏手,故又称“长袖拳”。主要流传于山东济南、青岛、聊城、淄博、馆陶一带。孙膑拳是后人假托孙膑之名编创的,创始于何时至今说法不一。孙膑拳传统套路有基本- 、单手练、大架、中架、小架、六十手和孙膑拐。其拳理要求静似雄鸡、动似龙腰、灵似泼猴、神似鹰眼、松肩如长臂猿;其拳型多以象鼻拳为主,步法多为蹒跚步。孙膑拳以拜师学艺……[详细]
  潍坊嵌银髹漆技艺,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是一种独特的手工技艺。它以名贵红木、天然漆和金银丝为主要原料,将传统的雕刻、嵌银、木工技艺有机地融为一体,经精工雕刻、镶嵌而成。潍坊嵌银漆器的作品造型古朴典雅、珍重高贵,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嵌银艺术采用中国画的白描形式,有山水、花鸟、古装人物和汉代青铜器花纹,其作品洒脱简练、秀美飘逸、流光溢彩。潍坊嵌银漆器有一套完整复杂的制作工艺:选材、坯胎制作、……[详细]
  武手拳源于清代,由清朝名师王洪良传至昌邑。其基本功有陆趟踢腿、十二小单拳;主要- 有行功、内功心法;武术套路有翻车捶、异极剑、野战刀;- 有行功、内功心法等。武手拳的特点为大开大合,攻防开合,功防劲力,弹蹦跳跃,近身靠打,以巧破千斤,打人不见影,以打兼防,速来快入,柔中带刚。……[详细]
  王裒,魏末晋初北海营陵(今昌乐营丘人),一生以孝友,仁信立身,尤其以孝道闻名于世。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他母亲生病去世,生前害怕打雷,死后埋葬在山木里。每当遇到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司马炎灭魏称晋后,大赦天下,- 行赏,发现王仪之死……[详细]
  羊口开海节是羊口渔民在长期的海上作业习俗中形成的以祭祀河神、海神、龙王、船神、天妃等诸神,祈求风调雨顺,人船平安,满仓而归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祭祀活动。每年的正月十六,渔民们出海劳作前在寿光北部羊口镇小清河入海处举行仪式。家家户户提前蒸好嵌枣饽饽,备好猪头、大炸鱼、黑毛大公鸡、各种点心、瓜果、生菜等供品,带上纸马、纸币、纸元宝、高香、鞭炮,身穿盛装,手提莲花灯、鲤鱼灯、小船灯等各式各样的小渔灯,陆续赶……[详细]
  昌乐太公香起源姜太公封于齐的都城营丘,因以为名。太公香的制作原料为木料锯粉末、榆树皮粉、香料等。太公香制作流程有以下几步,首先将所选木料、榆树皮做切制、粉碎处理,即采用拣、摘、揉、刮、筛、凉以及切、捣、碾、镑、挫等方法,除去杂质、多余的水分、变质的部分及其它成分,并使其大小规格满足要求,细度一般在100目左右;再将兑好的料加100摄氏度开水拌均,使其充分混合;将和好的香泥放到专用的桩里,再用杠、楔……[详细]
  临朐渔鼓书是由孙家先人在明末清初打竹板唱门子发展而来,后来逐步演变成现在的渔鼓书说唱形式。临朐渔鼓书,由一人说唱,没有其他人乐器伴奏,说唱结合,一个人一边说唱,一边敲打渔鼓和简板伴奏。临朐渔鼓有它固定的说唱要求和独特韵律,讲究上场引子- 诗,诗的主要内容是以忠、孝、诚、善为主要内容的五言或七言顺口溜。在情节说唱中,临朐渔鼓书有“掺糠使水”“添枝加叶”“搪口”等技巧,增加故事情趣和悬念。另外还有“紧……[详细]
  元朝初年,高密谭家营张氏添一男,名玉皇,幼时父母双亡,寄居白家营姥姥家,妗子刻薄,玉皇受虐,至于弱冠愤然出走修仙。玉皇潜心- ,终成正果,居庙堂之首名曰玉皇大帝。玉帝记妗子之虐,不令赐雨,故白家营连年大旱,妗子自知其错,于玉帝像前长跪四十九天请罪求雨。帝感其诚,赐甘霖。众乡民感玉帝恩德,扎金身銮驾一轿八抬,遍游四方,后逢大旱,乡民祈雨即演驾一次,流传至今。……[详细]
  张兴马灯是流传在临朐县及青州、寿光、昌乐一带的传统民间艺术项目。它由至今三百年前金人实战中骑兵战阵逐渐演化成为可供人们欣赏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张兴马灯由清代金人传入山东原创有一百单八阵“马灯阵谱”,如:“火牛阵”、“十面埋伏”阵、“八卦”阵,、“一字长蛇”阵、“天门阵”,以及“四门斗底”阵,“十字梅花”阵等。表演时演员分为两队,每人骑有战马(竹木扎制,项下有灯)表演程序多变有序,先后分为:出场、布……[详细]
  仉家龙灯制作技艺自光绪元年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仉家龙灯是用纸裱糊、竹蔑扎制的龙灯造型艺术,取材因地制宜,材料简单易得,制作过程包括扎、糊、画三大步骤,以竹子作为骨架,外面糊纸再绘画,龙头制作精美,内置蜡烛不倒。龙头的制作十分复杂,以麻做胡子,龙头上装有铃铛、丝带等装饰品。龙身上放有蜡烛,每节放两支。每只蜡烛燃烧约半个小时,顶端有口,可以方便更换蜡烛、出烟等。传统的仉家“龙灯制作”包括龙灯制……[详细]
  赵八缸活财神的传说源于峡山区日戈庄村,因该村赵姓世家以孝悌敦睦,宽厚仁慈,乐善好施闻名乡里,世人自发把赵家主人尊为“活菩萨”,经过不断传承、演绎,该传说形成了多个版本,共同点都是围绕“八个大缸”展开。其中一个版本如下:在清初,有一年,连续的自然灾害,民不聊生,瘟疫四起,饿殍遍地,国库亏空,朝廷呼吁社会有能力的,赈灾募捐,捐钱捐物。赵家人参加了赈灾募捐活动,从当时赵家在京都的库房进行的,从一大早就抬……[详细]
  中医药灸疗法(王氏中医药灸外治疗法)始创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寒亭区高里镇南孙社区赵家庄子村(古称典史村)。王氏中医外治疗法的手法独特,效果奇效其外治配方经过几代创新。王氏中医外治疗法包括了三种疗法:中医药灸疗法:活血化瘀、通关利窍、舒经活络、消肿镇痛、扶正祛邪等作用。适用于颈肩腰腿痛、鼻炎、咽炎、耳鸣、耳聋、慢性胃肠病、妇科疾病、男性疾病及保健;冬病夏治三伏贴:温阳利气、祛散伏痰。适用于:支气管哮喘、……[详细]
  财神的形象最早起源于宋代的民间传说,明清时将其作为神灵供奉,以满足于人们对财富的希求。供奉形式多是长年供像,重大节日设下供品,磕头祈祷。在诸城,敬奉财神却有着另一个习俗,就是诸城的财神节。诸城的财神节是七月二十二日,相传是比干的生日。财神节最早形成于清康熙年间并延续至今。每到这天,诸城的家家户户购买香纸鞭炮,置办供品佳肴。下午四时许庆贺开始,大街小巷鞭炮齐鸣,热闹非凡,六时许家中祭拜随即开始,上供……[详细]
  诸城喇叭吹打乐源于山东鼓吹乐。诸城喇叭吹打乐所用乐器主要由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也有增加少量弦乐器。主要是:大喇叭杆(大杆号)、唢呐、笙、管子、笛子、堂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镲、京胡、二胡、板胡、三弦等。……[详细]
  诸城面艺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了2500多年,制作工艺一直延续至今,并经代代传承人的创新发展,使大饽饽具有麦香可口的特点,在面食品种中,独具地方特色,是面食系列之精品。制作诸城面食需要在头天下午将老面引子泡开和好,第二天把开好的老面与面粉一起和好。和面时要把老面和面粉搅拌均匀,然后将面倒出放在案板上,用劲猛揉,之后用手揪开面团,每个面团再揉30遍,成型,放在盖垫上,蒙上白纱布发1-2小时即可下锅蒸,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