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南阳市民俗文化

南阳市民俗文化介绍

  镇平玉雕是流传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的一种民间玉石雕刻技艺。南阳独山出产闻名遐迩的独山玉,这种玉也称“独玉”,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具有色泽鲜艳、透明度好、硬度高的特点。独玉开采历史悠久,以之为基础进行的雕刻可以追溯到四千五百年前的安国城遗址龙山文化层中。镇平玉雕除以南阳独山玉为原料外,还广泛采用东北岫玉和外国进口的玉料。按技法分,镇平玉雕包括花活、素活两大类型。花薰、转炉、飞禽、走兽、仕女人物等……[详细]
  石雕亦称“石刻”,是以石材为原料的一种传统手工雕刻技艺。中国的石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承沿不绝,流传至今,显示出传统民间工艺的精湛技术、巧妙构思和丰沛创造力。石雕创作一般在大理石、花岗岩、青石、砂石等天然石质材料上进行,在此过程中需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和线刻等一系列纯熟的民间雕刻技法。由于这些石质材料得诸自然,能够长期保存,因此石雕技艺多用来制作大型雕塑和装饰性雕塑。按照用途,石雕制品主要……[详细]
  二夹弦又名“两夹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戏曲剧种,广泛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因主要伴奏乐器四胡的四根弦分别夹着弓上所系的两股马尾演奏而得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二夹弦最初为纺棉小调,后经历代艺人的发展创造,在“花鼓丁香”、“大五音”和“四根弦”等剧种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二夹弦。二夹弦的唱腔音乐属板腔体和曲牌体相结合的“弦索声腔”系统,主要特点是演唱时真、假嗓音相互交替。其曲牌多取自民……[详细]
  桐柏皮影戏属豫南皮影戏的西路派,是集绘画、雕刻、古典文学、民间音乐、演唱、民俗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文化艺术形式。比较其他皮影戏,桐柏皮影制作考究,镂刻线条大胆粗犷,人物造型敦实朴拙,极具豫南民间艺术风格。其历代相传的剧目有一百多个,保留剧目有《杨家将》、《隋唐演义》、《雌雄剑》等。唱词道白中常见豫南民间农谚、笑话、俚语、歇后语等,谐趣、上口,体现出民间口头文学的珍贵价值。桐柏皮影制品被日本、韩国……[详细]
  邓州越调又称“南阳大越调”,是豫西越调的代表,明嘉靖年间即以“乡戏”盛行于南阳各县及其他地区。邓州越调多以民间的、口传的正装戏为主,唱腔有九腔十八调,以花腔点缀,高亢明亮,主要伴奏乐器以象鼻四弦为主。其表现力丰富,风格独特,长于表现哀怒、悲愤情绪,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素有“苦越调”之称。邓州越调有传统剧目369个,代表剧目有《大保国》、《三哭殿》、《长坂坡》等五十多个。在传统剧目上,以黑红花脸、四梁……[详细]
  鼓词又称说书,俗称“鼓儿哼”,是一种民间文学艺术表演形式,具有很强的节奏和韵律,又具有说和唱的艺术表现,属于曲艺的范畴。说书就是艺人用当地的语言将历史进行演义,或者将民间流传故事如“二十四孝”又称生活段子,借助于鼓和云板两种打击乐而进行说和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既是一门语言艺术,又是一门说唱艺术,可以说每个说书艺人既精通音律又是语言的高手,他们对语言这门艺术很有研究,在语气、语速、音高、音色等语……[详细]
  “竹马舞”是内乡县分布较广、流行较早的民间舞蹈,但随着时代变化和娱乐形式多样化,现在能表演且较完整的只有马山口镇打磨岗村了。其主要道具一般是用竹篾扎成马的形状,外面糊纸或布,或更精细的扎上绒线,从马腰部分为头尾两截,系在舞者腰上,舞起来如骑马状。舞时表现骑马徐行、疾驰、跳跃,动作轻松活泼,热情奔放,时而边歌边舞。马山“竹马舞”的表演人数最多达十六人,最少三人,而五人表演的形式较为别致。表演时,由两……[详细]
  “马山童谣”起源于内乡县马山口镇,流传于宛西各县,一代又一代在民间广泛流传,经久不衰,影响很大。不少专家学者对马山童谣给予高度评价,作家叶文玲、军旅作家周大新更是对马山童谣赞不绝口。“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赶牲口,一赶赶到马山口”是“马山童谣”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一句“一赶赶到马山口”在豫西奠定了“儿歌经典”和“童谣至尊”。马山口镇早在元代就商贾云集,是历史上闻名于世的中药材集散地。明清时期鄂、豫……[详细]
  石堂山传说石堂山位于内乡县乍曲乡西部,地理位置优越,居群山环抱之中,竹林茂密,泉水潺潺,天然洞穴,独自成屋,实为修行之处。与该乡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邓窑遗址、吴垭民居村形成“金三角”,更是观光旅游最佳去处。“石堂山传说”在内乡家喻户晓,闻名遐迩。相传,南北朝时,有一修道人李和,受仙人指点,来到石堂山,在其修道,晃眼便是四十个春秋。这一年久旱无雨,大地龟裂,禾苗枯桎,百姓望眼欲穿,眼看就要饿死。这时候……[详细]
  打春牛是知县每年立春时举行的一项劝民农桑德政务活动,“春牛”即泥塑的仿真牛。立春前一日,知县亲率众官,身着朝服,高擎仪仗、“春”字牌,到城南先农坛祭祀春牛和芒神,祭拜完毕,知县在附近田里扶犁亲耕一至二垅地,表示代御亲耕,以祈丰年,然后迎春队伍将事先制好的土牛、芒神抬至县衙大堂前“迎春池”旁安放。至立春日,县衙仪门大开,对全县百姓开放,大堂前设香案,摆祭品,百姓手执彩旗,敲锣打鼓聚集而来。仪式开始,……[详细]
  新野猴戏,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在新野出土的大量汉画砖上,除了杂技、游戏之外,猴子、狗和人在一起狩猎、嬉戏的精彩画面屡见不鲜。到了南北朝时期,猴戏已在新野盛行。明清时期,新野民间玩猴就已经较为流行。那时,玩猴者多半将这营生作为养家糊口的生计门路而代代相传。新中国成立后,猴戏作为一种地方民间文化,有了新的内涵。玩猴艺人一副扁担两个箱,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玩猴艺人每到一处,放下挑子,不用搭……[详细]
  泗洲火腿制法来自于明宫廷御膳秘方,因明亡,由一唐河籍御厨带入民间,清末民国时期享有盛誉,现以唐河县宝塔宾馆所产最为有名。泗洲火腿选料严格,工艺精细。其制法是:取皮薄肉多、重2公斤左右的猪前蹄,入清水浸泡,除去残毛,放清水锅内煮五成熟,捞出晾凉。然后在肉墩上将腿皮用刀划成斜方块,再入油锅炸至皮黄,起泡,有皱纹时捞出,沥油后,下入以花椒、大茴、小茴、砂仁、豆蔻及适量食盐、黄豆酱油、黄酒为原料配制而成的……[详细]
  “云彩灯舞”是灵丘县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流传在灵丘县大涧村一带。每逢正月十五闹元宵,人们就走上街头,手持云彩灯翩翩起舞,以示欢庆,并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后来,经过众多民间艺人的加工,“云彩灯舞”在音乐、表演形式、服饰,以及彩灯的制作、彩绘等方面不断有所创新,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灯舞形式,深受当地人的喜爱。舞蹈起源对于“云彩灯舞”的起源,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元宵节夜晚,灵丘县大涧村的乔三……[详细]
  巫山民间有唱《五句子歌》的习俗。五句子歌属典型的山歌小调,大抵由七言五句构成,内容多反映男女之间的恋情,用词朴实无华,通俗晓畅,且委婉含蓄,缠绵悱恻,唱起来极易上口,听起来余味深长,故深受人民的喜爱。下面,举几例以飨同仁。《姑娘大了你莫留》姑娘大了你莫留,留在屋里结冤仇。姑娘好比毛桃子,放牛娃就象望山猴。桃子没熟就在揪!注解:此歌寓意深长,形象诙谐地把姑娘比作“毛桃子”,放牛娃(男孩)比作“望山猴……[详细]
  锣鼓曲流行于淅川县。因用锣鼓伴奏得名。又称“地灯曲”。是用民歌连缀说唱故事的形式。曲调多是流行于当地的民间小调、山歌、田歌、号子。有[四六句]、[下河调]、[哭五更]等60多种。曲目多为劳动生活及爱情故事内容。如《小寡妇上坟》、《石榴烧火》、《打牙牌》、锣鼓曲流行于淅川县。因用锣鼓伴奏得名。又称“地灯曲”。是用民歌连缀说唱故事的形式。曲调多是流行于当地的民间小调、山歌、田歌、号子。有[四六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