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 > 河池市民俗文化

河池市十大民俗文化

南丹瑶族服饰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瑶族服饰在广西瑶族服饰中特色非常突出,分男装和女装。男装又分盛装和便衣,其服饰图案,鸡仔花是主要纹饰,均见于男女服装,体现出对鸡的崇敬。南丹瑶族男子便衣为蓝黑色立领对襟衣,胸前两侧各绣一个鸡仔花图案;裤子则用白布做成,长度刚过膝盖,裤脚用黑布镶边。南丹瑶族男子盛装的上衣外沿都用蓝布镶边,腰部两边和背部下沿绣有鸡仔花和米字纹图案。南丹瑶族男子白裤的膝部绣有五条红色花纹,民间相传这是瑶王与外族战争时留下的血手印。南丹瑶族女性夏装的上衣称为“褂衣”,为前后两块方布缝合而成——前为纯色黑布,后则用染、绣手法做成各种图案;冬装上衣一般为右衽,袖服,无扣。不分冬夏,南丹瑶族妇女下身均着蓝色及膝的百褶裙,裙面用树汁画染成三组环形图案,裙边用红色无纺蚕丝片镶边。南丹瑶族妇女服饰的上衣和裙……[详细]
仫佬族依饭节
  仫佬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称“伶”和“谨”。依饭节是仫佬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带有强烈的感恩和祝愿色彩。依饭节又称“喜乐愿”、“依饭公爷”,意为“向祖先还愿”。关于依饭节的来历,有两种传说。其一,传说仫佬族始祖因犯罪坐牢期间,得到守监梁、吴二人同情而趁深夜放出始祖。但当晚一片漆黑,又有追兵在后。危难关头忽见一白衣姑娘,牵白马前来相救。始祖骑马腾空而去脱离险境。始祖发迹后不忘梁、吴和白马姑娘救命之恩,定遇难呈祥之日为“依饭节”。其二,传说宋代天禧年间仫佬山乡遭外敌入侵,梁、吴带领乡民鏖战抗击,不幸英勇牺牲。宋徽宗于嘉熙四年特封梁、吴二人为官,并建龛堂,规定每逢亥、卯、末年奉请三元师祈神集福,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仫佬族每10年中分别3次于农历立冬时节选择吉日,以仫佬族人居住区域所谓的“冬……[详细]
毛南族肥套
  “肥套”是毛南族还愿等活动的总称,盛行于明清之际,初为毛南族借助傩祭祀天地自然万物的仪式,在传承过程中融合毛南族口头文学、山歌、戏剧、舞蹈、音乐、打击乐等艺术元素成为内容丰富的民俗活动。其歌、舞、乐、戏等艺术形式承载着毛南人祈求民族生生不息、冀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它既是毛南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又是毛南族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毛南族肥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傩歌、傩舞、傩戏、傩乐、傩故事(口头传说)、傩面具雕刻几大类。毛南族肥套的形成、发展、演变对认识毛南族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傩文化以歌、舞、乐、戏等多种形式表现,可以看到毛南族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与嬗变的印记。由于社会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毛南族肥套处于濒危状态,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使其发挥保持民族文化独特……[详细]
白裤瑶糯过祝节
  糯过祝亦称过小年,是白裤瑶最具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之一,白裤瑶群众都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恩祖先、祈求丰收、保佑平安。举办隆重的民俗风情表演,展示白裤瑶生活中的神秘文化,全寨人将与游客一道共庆盛大节日、同享浓郁乡土长席宴,共同聆听天地之音,白裤瑶群众还将举行篝火晚会,唱细话歌、赶夜街将再现千年古寨,千人共话绵绵长夜情。王尚屯白裤瑶新村位于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南部,白裤瑶因该分支男子常年穿着白裤而得名,目前总人口约3万人,90%以上生活在南丹东部的里湖瑶族乡和八圩瑶族乡,至今仍然保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文化信息,因此,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民俗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族群、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也成为了广西旅游业的一块瑰宝,2006年6月,白裤瑶民族服饰被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详细]
刘三姐歌谣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壮族民间认为,“歌圩”是刘三姐传歌才形成的,刘三姐是歌圩普遍形成的重要标志。歌圩的歌就是刘三姐的歌。刘三姐被广西民间视为“歌仙”,宜州市是刘三姐歌谣最有代表性的地区,被认同为刘三姐的故乡。刘三姐歌谣大体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谜语歌、故事歌及创世古歌七大类,它具有以歌代言的诗性特点和鲜明的民族性,传承比较完整,歌谣种类丰富多样,传播广泛。刘三姐歌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活态文化的魅力。它不仅具有见证民族历史和情感表述方式的文化史研究价值,还具有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但是随着壮族传统“倚歌择配”社会基础的消失,以及强势文化和新的娱乐方式的冲击,刘三姐歌谣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需要……[详细]
壮族蚂虫另节
  壮族蚂虫另(虫字旁加另)节主要流行于广西西北部红水河流域境内,因壮族把青蛙称“蚂虫另(虫字旁加另)”而得名。传说掌管风雨的不是龙王,而是蚂虫另(虫字旁加另)女神。红水河沿岸壮族村寨通过祭祀蚂虫另(虫字旁加另),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所以,每当春节到来之时,这里的壮乡村寨的人们便自发到蚂虫另(虫字旁加另)亭(社亭)周围举行隆重热烈的蚂拐虫另(虫字旁加另)歌会。蚂虫另(虫字旁加另)节期一般从大年初一起至二月初二结束,节日期间人们以祭蚂拐为主要活动,敲锣打鼓,招集四方歌友。大家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歌声遍野。活动程序一般有找蚂虫另(虫字旁加另)、孝蚂虫另(虫字旁加另)和葬蚂虫另(虫字旁加另)三步,以跳蚂虫另(虫字旁加另)舞、唱蚂虫另(虫字旁加另)歌形式相伴完成,以共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详细]
东兰“补粮”习俗
  “补粮”是孩孙们为上了年纪的直系老人补充粮食,有的一年一次,有的三年一次,祈愿老人长寿平安。这个习俗认为,一个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他(她)们的“食粮”(意即寿限)有可能“断绝”,有必要由他(她)们的子女和孙子,还有出嫁了的女儿、女婿或其他的近亲来“补粮”,补粮一般择日在人静的晚上,请来道师(当地人称为“魔公(婆))做道,儿孙们由大到小,从近亲到远亲,依次在道师的主持下跪在老人面前给老人乘米,一人一盅,放入先准备的寿缸,在此过程中旁人不得出声,补完粮后,这些寿粮必须在下次再补之时吃完,他人绝对不得吃老人的寿粮,这样这位老人就能身体健康,延年益寿,长命百岁。根据这个习俗,凡有老人的家庭,要请道师根据老人的生辰“八字”(即以天干地支记载人出生年月日时)计算“补粮”的时间和决定“补粮”的日子。在东……[详细]
敬老习俗(壮族补粮敬老习俗)
  巴马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境内民俗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其中与健康长寿有关的民俗活动就有十项之多。补粮习俗。这是孝道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补粮亦称添粮盘粮天粮,是为老人祝寿的人生礼俗。所谓粮,在壮族信俗观念中是一个人与生俱来、供养其灵魂、保持其生命的魂粮,年纪大了,魂粮少了,就要添粮以补寿。补粮分三类情况举行:一是老人在49岁(虚岁)后,每隔十二年,即49、61、73岁举行一次,73岁后视老人身体和家境情况择期举行。由外嫁女儿各带一小袋米,在家中依次运粮入魂米筐,为老人添魂粮;二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外嫁女儿各带上一个寿粮包,给61岁以上老人房内的寿米缸添粮.2021年5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申报的敬老习俗(壮族补粮敬老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详细]
瑶族猴鼓舞
  瑶族猴鼓舞主要流行于东兰县三弄乡三合村布努瑶山寨。传说是瑶家祖先带猴打仗,凯旋而归,为庆祝胜利,人猴共舞以此表达成功喜悦心情。该舞蹈一般由12~16人进行表演,四人打铜鼓,一人打皮鼓,一人打铜锣,两人敲小皮鼓,4-8人跳舞(2名壮汉,4-6名少女),当锣声一响,铜鼓皮鼓便有节奏地敲打起来,有十余套以上不同打法,边敲边舞,忽儿像雄鹰腾空,忽儿像鲤鱼跃龙门,动作粗犷有力,舞姿优美大方,跳舞少女拿着竹帽、木棍,穿插在舞场里扇风欢舞,有时学猴偷吃仙桃,有时学猴攀崖跳树,舞蹈场面热烈,情绪奔放。特别是两名瑶族汉子用牙齿咬住二十至三十公斤重的铜鼓叼起转场走时,更是令人惊心动魄,更是一种绝技的精彩表演,展示了瑶民族的一种神圣、神秘与无穷的力量,此时,舞蹈场面达到最高潮,也是最能吸引人,最能鼓舞人的。在东兰……[详细]
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
  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南部的上南、中南、下南的毛南族聚居地区。花竹帽,毛南语叫做“顶卡花”(即在帽底编织花纹的意思),象征着吉祥和幸福,是毛南族男女青年的定情信物,亦是当地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的嫁妆,被誉为毛南族的“族宝”。毛南族花竹帽在过去多被当做雨具使用,后成为毛南族服饰的组成部分。花竹帽在当地流传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清代嘉庆年间出产的“竹笠极细密,少年妇女戴之”(清《广西通志》)。民国年间,该地区“出产最精致的斗笠”(《思恩县志》)亦被载入史册。毛南族花竹帽的取材十分讲究,由于早春竹材寒湿太重,而霜后的篾皮易脆,通常于夏至后立秋前选取修直匀称的筋竹和墨竹。制篾时,先破竹裁条,然后破扁篾、破薄篾,再在竹篾两头拱开梳丝,分篾细如发丝,用于交叉辐射、细密编……[详细]

全部河池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