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泸州市民俗文化

泸州市十大民俗文化

泸州雨坛彩龙
  四川泸州雨坛彩龙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浪漫的龙舞表演艺术被誉为“东方活龙”。清光绪十八年左右,当地艺人将原有的“草把龙”改成彩龙,到1919年,出现了第一条雨坛彩龙。自此每逢年节或婚丧嫁娶,当地百姓都要舞彩龙。雨坛彩龙的表演重在一个“活”字,“人龙合一”。表演时舞者“动于中而形于外”,“心有性情,手衍神色”,“手随眼动,眼随心动”。在川剧打击乐的伴奏下,龙与“宝”交织缠绵,紧紧呼应,在龙舞中对龙的个性特征、生活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雨坛彩龙按连绵不断的太极图案行进表演,套路变幻莫测,表演活泼灵动,变化多端,或脱衣,或翻滚,或叹气,或擦痒,极显龙之性情。在此过程中,舞者与龙的情感融为一体。在漫长的表演实践中,雨坛彩龙的传人们不断更新、丰富表演内容,形成了完整的表演套路和经典的动作造型,如龙出洞、龙抢宝……[详细]
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
  泸州老窖酒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代表,其相关酿造技艺的产生、传承、发展均在四川省南部的泸州市。这一技艺的重要载体之一——泸州老窖窖池群包括四口位于城区的有四百余年历史的老窖池(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三百余口分布于城区及周边县的百年以上的老窖池,它们是泸州老窖酒酿造技艺传承、发展的根基。泸州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包括泥窖制作维护、大曲药制作鉴评、原酒酿造摘酒、原酒陈酿、勾兑尝评等多方面的技艺及相关法则。泸州酒业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泸州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在秦汉以来川南酒业发展的特定时空氛围下开始孕育,在元、明、清三代正式定型并走向成熟。泸州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在我国酒类行业中享有“活文物”之称,它是我国酿酒技术和酒文化的一个典型实例,即使是科学发达的今天也难以用现代技术加以替代……[详细]
先市酱油酿造技艺
  酱油酿造技艺(先市酱油酿造技艺),流行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地区的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先市酱油酿造技艺“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清”。先市酱油以黄豆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工艺酿造,与其他酿造工艺有着根本的区别。酱油具有“酱香浓郁,色泽棕红,体态澄清,味道鲜美,挂碗不沾碗,久储不变质”的品质。先市酱油传统酿造技艺蕴含十三道工序,包括筛选原料、浸泡大豆、蒸焖大豆、摊凉豆料、拌和面粉、自然制曲、制盐水、移曲入缸、日晒夜露、自然浸油、暴晒浓缩、过滤澄清、灭菌罐装。酿制酱油,除了讲工序,时长也重要。酿制酱油得从立春开始上锅,到立夏时翻缸,立秋时验缸,立冬时除霜,每一个节气都是酿造酱油的重要节点,3到5年后的又一个立春,一缸酱油才算走完历程。在完成大豆整粒蒸焖后,天然野生菌种制曲这一工艺很重要,对……[详细]
古蔺郎酒传统酿造技艺
  古蔺郎酒传统酿制技艺源于四川南部古蔺县二郎镇,依托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二郎古镇和传承数百年的酿制技艺,逐步地成型、成熟、发展,在2008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古蔺郎酒的正宗产地是古蔺县二郎滩镇,此镇地处赤水河中游,四周崇山峻岭。就在这高山深谷之中有一清泉流出,泉水清澈,味甜,人们称它为“郎泉”。因取郎泉之水酿酒,故名“郎酒”。古蔺郎酒已有100多年的酿造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朝末年,当地百姓发现郎泉水适宜酿酒,开始以小曲酿制出小曲酒和香花酒,供应当地居民饮用。1932年,由小曲改用大曲酿酒,取名“四沙郎酒”,酒质尤佳。从此,郎酒的名声越来越大,声誉也越来越高。古蔺郎酒在酿造流程上,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采取分两次投料,反复发酵蒸馏,七次取酒,一次生产周期为9个月。每次……[详细]
  傩,是古代民间逐疫驱邪的一种巫术仪式。驱赶邪魅时,人们口中不断发出“傩”、“傩”的镇喝之声,故而这种活动便称为“傩”。由于傩仪中人们头戴面具,装扮成各种威慑精怪的神灵形象,“傩”仪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一种戏剧行为,所以“傩戏”之名也就相应产生了。四川傩戏遍布巴山蜀水,千姿百态,名称繁多,有“庆坛”、“阳戏”、“傩愿戏”、“梓潼戏”、“师道戏”、“鬼脸壳戏”等等称谓。合江则称“赵侯坛”或“端公戏”。赵侯坛是属庆坛类傩戏。它以隋朝嘉州刺史赵昱为坛神。因赵昱历史上曾封侯,故尊称赵侯。赵侯坛长期来流行于合江县境内,相传赵昱隋朝人氏,时与兄赵冕从师李珏、在四川道教圣地青城山修道。隋末,应朝廷之邀,出任嘉州刺史。任上,适逢犍为孽蛟作怪,水患淹没庄稼、农舍。赵昱率领全县军民与孽蛟奋战,并亲自执剑入水。在沿岸……[详细]
  每支唢呐由三部分构成,多选用枇杷树或硬杂木雕杆,下部由竹编成唢呐状,漆上黑漆,嘴部用铜,由乐师自制。佛宝唢呐分头堂唢呐、中堂唢呐、小唢呐、叽叽小唢呐(超小唢呐)四种。头堂唢呐口径16厘米,长72厘米;中堂分大二堂、小二堂和三堂。大二堂口径12厘米、长70厘米;小二堂口径15厘米,长48厘米;三堂口径12厘米,长45厘米;小唢呐口径9厘米,长32厘米;叽叽唢呐口径约5厘米,长约10厘米。头堂、中堂和叽叽唢呐不常用。常用的是小唢呐。一个唢呐队唢呐的多少决定唢呐队的大小,一般不少于2至3支,有长唢呐(头堂、中堂)的队必须配小唢呐。每个唢呐队要有竹节鼓、梆、盆鼓、堂锣、钵、马锣等伴奏。佛宝唢呐曲目繁多,具有独特风格和表现的多样性。有表现山野风光、动物情态和人的情绪三大类。其中,以表现人的情绪的乐曲为……[详细]
  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火龙节,在全国龙文化活动中独树一帜,是中国舞龙文化的一个杰出代表,具有悠远的历史渊源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分水岭镇火龙节2008年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水岭火龙节源于民间传说——“分水张少年火烧恶龙”。传说古时候分水岭有条孽龙,混身喷火,土地干裂,禾苗枯死,分水张姓青年与恶龙大战三天三夜,将恶龙烧死在镇境龚湾的“龙灯田”,从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了祈祷丰年,人畜平安,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正月十五,龚湾叶姓士绅自任会首,创办士绅、民众自愿参与、共同操办的火龙节,此后火龙节于每年正月十五举办,祖孙三代相继传承。其后又历三代,转由分水岭乡街村承办,由家族传承演变为现在的社会传承,2013年,撤乡建镇,改由现在分水岭镇分水社区承办。“分水岭镇火龙节”是当地民众在长期……[详细]
  泸县玄滩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俗称“耍狮子”。狮子在人们心目中视为瑞兽,象征吉祥如意,从而通过舞狮活动寄托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玄滩狮舞是泸县汉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代表作之一,它有固定表演套路、基本舞步和步形、基本伴奏形式,属中国狮舞中北狮派系的武狮流派。2009年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泸县志》记载:“明末清初,县域内狮灯盛行,常与龙灯、幺姑灯结队表演,新春佳节多为走街串户演出”。在清朝乾隆时期,泸县境内耍狮子非常流行,出现了高台狮子、地狮子,搬打狮子等流派,表演上分为文狮和武狮两大系。道光年间,泸县里仁乡龙得章艺人在玄滩狮舞自身艺术的基础上学习提炼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中堂狮子、高跷狮子、搬打狮子等的精粹而自成一派,形成了现在玄滩狮舞的刍……[详细]
  班打狮子,始于清光绪年间,有百年历史,流行于川南,尤以泸州纳溪区为盛,纳溪是“班打狮子”的故乡,而龙车镇的班打狮子最具特点,是四川狮舞中的一个优秀流派,堪称纳溪区民族瑰宝。2006年,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溪龙车班打狮子,又名舞狮,历史记载起源于唐朝玄宗年间,盛行于清光绪年间。“班打狮子”流行于四川、广东、广西、浙江等地,是民间为庆新年,贺丰收等喜庆节日而举行的一种文艺活动。清朝光绪年间,一个名叫刘晓元的外地艺人,从叙永来到纳溪护国镇大里授徒,发展了第一批耍班打狮子的艺人。初为一些民间能人展示绝技,经百年演变,逐渐成为融武术、杂技、歌舞,同时集文狮、舞狮于一体的、无任何安全防护设施的纯民间高空艺术。纳溪龙车班打狮子的表演构成,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唐僧率孙悟空、沙僧、八戒去西天取经,……[详细]
  天旱祈雨习俗,在胡市镇由来已久。相传民国24年(1935年),胡市久旱不雨,庄稼受损严重,人们又束手无策,胡市镇桂坝村何氏家族首次带领村民做“草把龙”放在田缺口上求雨,祈求龙王普降甘霖,救助百姓。胡市镇首次祈雨活动的那一天,人们用木头架子抬着草编的火龙,敲锣打鼓摇旗呐喊,飞快地汇聚到事先选好的一处田坎缺口旁。午时三刻,手执麻鞭的领头人何氏一声响鞭似狂风呼啸,天摇地动沟壑回应。炎热难耐的人群,“噗通噗通”跳进水田里,拉拖着“火龙王”,踩在水底,尽情在清凉的水田里欢闹戏水。祈雨人群炙热的体温渐渐退去。领头人又一声响鞭,人群从水田里拖出湿淋淋的火龙王,供奉在村中央的祈雨台上,人们多么希望顷刻间疾风暴雨就会降临大地。可是当日并未降下一滴雨水。祈雨人群聚集不散,他们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念念有词,日夜烧香……[详细]

全部泸州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