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昭通市民俗文化

昭通市十大民俗文化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主要存在于云南苗族聚居区的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天星镇芦笙以苦竹、桦槁树皮、杉木、铜片为料,使用刀、锯、刨、凿、钻、锤、剪刀、炼炉等工具制作。芦笙通常由笙管、笙斗和 三部分构成,常见的芦笙发音管一般为六根,大关县芦笙制作传人王杰锋在继承祖传秘技的基础上作了创新,将发音管改成八根或十根,又在高温冶炼黄铜笙 时加入一定比例的铅,增强了芦笙 的弹性及韧性,这样制成的芦笙发音更加响亮悦耳,传承百余年的天星“王芦笙”就此扬声滇黔交界的苗族村寨,为大关天星芦笙增添了光彩。但现在,像王杰锋这样能熟练制作芦笙的艺人已越来越少,精湛技艺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保护。……[详细]
  昭通市永善县马楠乡自然环境优美,共有苗族423户,1533人。每逢节日和喜庆活动时,他们都要聚在一起吹起芦笙,跳芦笙舞。苗族芦笙舞历史悠久,起源于祭祀活动。现在保存的芦笙舞可分为6类:再现古代战争和迁徙的芦笙舞、模仿动物的芦笙舞、反映古代狩猎活动的芦笙舞、祭祀怀念祖先的芦笙舞、节庆喜事时节欢乐的即兴舞、特技表演芦笙舞。苗族芦笙舞产生于农耕劳动和生产生活,芦笙舞的内容可分为:表现祖先刀耕火种场景和狩猎生活的生产劳动舞,生活情景舞,模拟动物舞,表现丰收和获取猎物后狂欢喜悦心情的情绪舞,以及祭祀礼仪舞等。跳芦笙舞时,男子吹奏芦笙,女子伴舞,时而蹬跳,时而叠罗汉、栽桩,时而翻滚,舞姿优美,节奏明快。跳技巧性芦笙舞时,舞者自奏自舞,手脚并用,无论跳难度多大的动作,曲子吹奏从不间断,芦笙随着身体的转动而……[详细]
  昭通端公戏是古老的云南民间仪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昭通市镇雄、彝良、大关、盐津、巧家、永善、威信、绥江、昭阳等县区的偏远山区,主要在庆菩萨、庆坛、打傩、阳戏及斋醮等仪式活动中演出,因由端公表演而名。据端公法名谱系及口碑资料记载,端公戏约于明清时期由江西、四川等省陆续传入滇东北,分为正戏和耍戏两类。正戏与仪式内容相关,由端公戴面具“古脸子”扮诸种神表演,剧目有《大战红山》、《桃山救母》、《扎五营》等。耍戏是仪式中世俗化的戏剧表演,又称春戏、花戏等,多为小喜剧,如《请功曹》、《四耳打草鞋》、《春兰送酒》等,有生、旦、净、丑等行当,均由男性扮演,旦角以假嗓演唱,其他角色使用本嗓。多采用独唱和帮唱,锣鼓伴奏,场下帮白。现在,演出端公戏的民间戏班不少,主要是应邀为当地人家在祝寿、还愿、婚嫁、小孩满周岁……[详细]
  昭通四筒鼓舞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又称“跳鼓”、“跳丧鼓”,流传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汉族居住的农村,是由男性集体演跳的丧葬舞蹈。因舞者四人身挎“筒鼓”击之、舞之而得名。据《周礼》记载:“以路鼓鼓鬼享”,郑玄注为:“四面鼓也,享宗庙时用之”。东周灭亡,鼓人散居民间,后随汉民进入昭通。民国《昭通志稿》:“四筒鼓……乡人丧礼用之,似为跳舞。”四筒鼓舞一般为男性舞,舞者9~14人称为一拨(堂),每拨舞队中有4人身挎“筒鼓”进行演跳,故称“四筒鼓舞”。另有持小扁鼓和锣、镲、红绸等舞者。四筒鼓舞套路丰富,仅对土城、乐居、洒渔3个坝区以及苏甲山区4个乡镇的4支舞队进行统计,不同名称、不同跳法的就有86套之多。其中有集体对舞的“脚勾脚”、“脚踩脚”等;有形式相对完整、表现一定内容的“小牛擦背”、“公羊打……[详细]

全部昭通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