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红河州民俗文化

红河州十大民俗文化

彝族海菜腔
  彝族海菜腔是海内外知名的云南彝族特有的民歌品种,它又称大攀桨、倒扳桨,俗称石屏腔,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彝族尼苏人村落。石屏彝族海菜腔属海菜腔变体的民歌,与其他三种变体曲调沙悠腔、四腔、五山腔并称“四大腔”,彝族称之为“曲子”。海菜腔歌唱历史悠久,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深受明清时期汉族移民所带来的汉族文化影响。清代以来的地方志中,有很多关于海菜腔歌唱的记载和诗文。一首完整的海菜腔曲调通常由拘腔、空腔、正七腔及白话腔等部分组成,结构复杂,篇幅宏大,是一种由多乐段组合,集独唱、对唱、领唱、齐唱、合唱等形式于一体的大型声乐套曲。海菜腔代表性曲目有《哥唱小曲妹来学》、《石屏橄榄菜》等。作为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传统艺术形式,海菜腔在特定的生态、社会文化中有高度的适应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在彝族……[详细]
屏边苗族服饰
  屏边苗族,自称有五个支系。有“青苗”、“花苗”、“黑苗”、“白苗”和“绿苗”。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屏边苗族妇女服装服饰改变很大,原来的老式服装服饰已基本不存留。上装仿“花苗”缝制改变不大,下装仿“青苗”缝制,大多数已改变为机织机卷百皱裙,且花色异样,款式不拘一格。过去没有的,现在已有所创新,如镶饰玻珠、塑珠等,脚已改穿国家生产的布鞋、胶鞋、皮鞋等。但各支系均有所不同。“青苗”妇女服饰美观、大方、好看。以前上身穿着青色或篮色的满襟衣,不滚花边的双层左外右内交叉襟衣,襟下直披着面块似税角的三角形襟领,过腰及袖径适中。下身着蜡染花色麻布开口卷皱裙,尺寸因人而定,一般用5—6米的布料卷制,长100—120厘米,上口宽70—80厘米,下口宽400—500厘米,分为三厢组合。主要特征是:(1)必须是蜡染……[详细]
彝族烟盒舞
  石屏彝族烟盒舞又称“跳弦”、“垄偬”等,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的彝族村寨,元明时期趋于成熟,清代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彝族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分,形成了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和多种流派,舞蹈套路多达220套,目前仅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弦62套,杂弦55套。其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舞者手持旧时盛火草烟的圆形木制烟盒,在四弦的伴奏下,弹击盒底击节作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石屏彝族烟盒舞个性鲜明,技巧多样,著名的技巧动作有“仙人搭桥”、“蚂蚁搬家”、“倒挂金钩”等。这种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既可健身又可怡情,动作流畅潇洒,极富艺术感染力,深受群众喜爱,传播范围遍及城乡,现已发展成为集歌、舞、乐、竞技于一体的综合性舞蹈艺术。烟盒舞作为滇南彝族最具特色的一个舞种,以独特的……[详细]
铓鼓舞
  铓鼓舞,哈尼语称“虎堵补鲁搓”,以铓鼓为道具,由哈尼族男性表演的民间传统舞蹈。铓鼓舞流行于建水县境南部坡头、普雄两个乡,8个哈尼族村寨,是哈尼族祭祀寨神“昂玛”的重要组成之一。铓鼓舞古朴深沉,粗犷豪放,韵律新颖,表现出哈尼人民团结、统一的民族凝聚力,勤劳勇敢、淳朴豪迈的性格。铓鼓舞于2014年进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详细]
哈尼四季生产调
  哈尼四季生产调,是对举世闻名的哈尼梯田农耕经验的总结。哈尼四季生产调深刻地阐述了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更替中的打埂、培育谷种、撒秧、插秧、打谷子、入仓等劳动全过程,具有很高的民俗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演唱时,没有表演动作和乐器伴奏,其音调古朴、庄严,且平缓、稳健。2006年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承人朱小和于2007年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详细]
蒙自过桥米线制作技艺
  “蒙自过桥米线”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食用方便、风味独特,为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品牌。蒙自传统过桥米线由米线、汤和配料三部分组成,集中原和边疆饮食文化之大成,多种味质不同的食物烹制在一起,形成营养丰富均衡、鲜美可口的独特佳肴。蒙自过桥米线食用方便快捷,流传地域广,易于被人们接受和喜爱,已荣获“中华名小吃”荣誉称号,为全国人民所熟知,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蒙自过桥米线于2014年进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详细]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始创于清雍正年间,属于汉族传统的金属制作工艺,为石屏县岳家湾村岳氏家族特创。用这种方法制作成的花瓶、香炉、酒器、茶器、文房四宝等工艺品呈现出古色古香、典雅别致的韵味。传世文物有乌铜走银山水纹墨盒。走银即镀银,先用铜熔化后做成坯,乌铜走银即在在坯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在阴刻的纹饰内将银(或金)水走入细密的的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再用祖传工艺使底铜变成黑色,并透出银(金)纹图案,呈现黑白(黄)分明的装饰效果,使其在庄重深沉的黑底上衬托出银(金)光闪闪的灿烂饰纹。一般以白银镶嵌的制品为多,故称“乌铜走银”。乌铜走银工艺始创于清朝雍正年间,距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据传石屏一岳姓铜匠在冶炼紫铜时,不慎将所戴金戒指落入所炼铜中,后来发现其所炼铜器乌黑如煤,遂在铜器表面錾刻花纹,嵌……[详细]
苗族花山节
  苗族花山节,是苗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流传于云南省各苗族聚居区。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初七,苗族同胞聚集在一起,共同欢庆花山节。苗族花山节又称“采花山”,整个活动有立杆、祭杆、闹杆、收杆四个程序,每个程序都有特定的内容。苗族花山节是一个缅怀祖先、褒扬英雄、凝聚民族精神、充满幸福、欢乐的节日,承载着苗族许多古老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是保护和传承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发挥着凝聚民心、连接民族感情、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苗族花山节于2014年进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详细]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历史悠久,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以普春村为中心的数个哈尼族村落中。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包括了歌颂劳动、赞美爱情、讴歌山野田园美景等方面的内容。曲目以《吾处阿茨》(栽秧山歌)和《情歌》最具代表性。演唱方式分为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两种。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演唱场合多样化,梯田、山林和村寨都可以是其的表演空间。伴奏乐器均由民间歌手自己制作,三弦、小二胡只在普春村使用。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唱词结构以开腔用词、主题唱词、帮腔用词三部分构成一个小的基本段落,其音乐形态在歌节结构、调式音列、调式色彩、调式组合和多声部组成等方面都显示出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中凝聚着哈尼族的音乐智慧和才能,展现出哈尼族独特的演唱天赋。在田野考察过程中,有关专家已采录到8……[详细]
哈尼哈吧
  哈尼哈吧,中国哈尼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尼哈吧”哈尼语意为哈尼古歌,是哈尼族社会生活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民间歌谣,是有别于哈尼族山歌、情歌、儿歌等种类的庄重、典雅的一种古老歌唱调式。“哈尼哈吧”涉及哈尼族古代社会的生产劳动、宗教祭典、人文规范、伦理道德、婚嫁丧葬、吃穿用住、文学艺术等,是世世代代以梯田农耕生产生活为核心的哈尼人教化风俗、规范人生的“百科全书”。被誉为“无文字的百科全书”,文化“活化石”。于2008年3月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哈尼哈吧”流传于滇南哀牢山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南岸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县以及建水县坡头乡、普雄乡等哈尼族聚居地区。这里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有多高,水有多高,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呈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详细]

全部红河州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