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楚雄州民俗文化

楚雄州十大民俗文化

彝族老虎笙
  在双柏县的法脿镇,有一个小麦地冲的彝族小山村,这里的彝族群众虔诚崇虎,跳老虎笙是彝族群众的习俗。由于敬虎崇虎和跳老虎笙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小麦地冲成为彝族老虎笙的发源地。老虎笙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日,哀牢山里的马樱花开得火红时,双柏县法乡小麦地冲村的彝族群众都要欢度一个奇特的节日———虎神节,当地群众称为“罗麻”。这一天,全村的成年男子集于村后一块形似猛虎的黑石头旁,让巫师以占卜的方式选出八人,用披毡化装为“虎”,手脚绘以虎纹,在“黑虎头”的率领下,于广场中跳起原始的生殖、生产、生活舞蹈,这些舞蹈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耕田种地、薅秧打谷、上山狩猎的动作,让人想到艺术的起源。跳完古朴的舞蹈以后,巫师率领“黑虎”们逐家逐户除鬼驱祟,彝语称为“罗麻乃轰”。专家们认为,这是彝族先民虎图腾崇拜的遗迹,也是……[详细]
彝族花鼓舞
  彝族花鼓舞,彝语称“热波比”,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山区的双柏县和峨山彝族自治区的新平一带,是一种表演性的舞蹈,一般由村子里的花鼓班子表演。表演者都是男子。在双柏县,每逢年节和办丧事时,就请花鼓班子来跳。人们说,人在世上活着高高兴兴,死后也要高高兴兴,所以办丧事要跳花鼓,相反办喜事是不能跳的。彝族花鼓舞起源据考证和调查结果表明,彝族花鼓舞最有可能是与安徽“凤阳花鼓”结合的一种彝族文化艺术形式。两者所使用的道具鼓几平同辙,鼓都是以悬挂腰际为主。另外,从彝族花鼓舞中的汉语唱词和花灯曲调来看,如:“听唱凤阳花鼓”、“听唱云南鼓”、“唱灯满来红似火,唱灯丑来包含些”、“金童玉女两边站,一对白鹤摆面前”、“鲁班师傅来瞟梁”等等,都是彝族花鼓舞吸纳汉文化的表现。从彝族花鼓舞本身的舞蹈语汇特征来看,主要……[详细]
3、梅葛
梅葛
  梅葛,是楚雄彝族的创世史诗之一,最早发源于姚安县官屯乡马游村,是楚雄彝族的创世史诗之一,同时也是彝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口头文学的总称,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为广大彝族群众所喜爱,被视为彝族的“根谱”。因全部用“梅葛调”演唱,故取名为“梅葛”。梅葛没有文字记载,千百年来,是靠彝族人民口耳相传才得以传承下来。彝族人民把“梅葛”看作彝家的“根谱”,把会唱梅葛的毕摩和歌手,尊为彝家最有学问的人。马游坪彝族梅葛分为“老年梅葛”、“中年梅葛”、“青年梅葛”、“娃娃梅葛”四种类型。“老年梅葛”在彝族人民群众中也叫“赤梅葛”,演唱内容主要是开天辟地、创世立业和劳动生活,调子和内容相对较固定;“中年梅葛”主要是演绎中年男女成家后生产生活的艰辛,内容曲调比较凄惋忧伤;“青年梅葛”在彝族人民群众中也叫“山梅葛”,演唱内……[详细]
彝族酒歌
  酒歌,借酒咏歌,以酒为媒,以歌为形,旨在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民俗价值。楚雄州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聪明勤劳的彝族人民创造了特色鲜明、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同时更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酿酒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酒文化。“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彝族人好客喜酒,热情洋溢,彝族的酒文化源远流长。灿若星辰的彝族酒歌不仅表现出彝族人民的豪爽性格,传达出他们热情好客,更代表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孜孜追求。所以彝家人有句俗话:“不会跳舞的只有老牛,不会唱歌的只有木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本地区原来固有的文化形式已不能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于是一些彝族歌手开始活跃在城乡的舞台,大展身手,把彝族酒歌从山乡村寨……[详细]
彝族服饰
  彝族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形态有近百种。历史上,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凉山不少地区四季冷凉,气候变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察尔瓦(披衫)常年皆着。 彝族服饰的色彩较为丰富,款式变化多姿,并且以大量银制品和刺绣装饰。彝族服装一般由纯羊毛手工打造,从收取羊毛、纺成线、浸染,到织布、裁剪、刺绣,全部都由彝人手工完成。彝族妇女勤于刺绣,她们以直针花、三针颗、勾云等技巧将花纹和虎头图案融为一体,寓传统的图腾文化于花纹图案之中。彝族妇女服饰:头 巾头巾,也称头帕,前后顶上共三块,用青白两种颜色的布做成,长、宽各五寸。每块绣花三朵,顶上的一块绣太阳历或木瓜心,前后两块方字格,两端吊灯笼穗,和寸到八寸,穗上串白色或黄色金属小珠,花瓣分五彩成“虎口”……[详细]
6、彝剧
彝剧
  彝剧,是产生于楚雄彝州的一个新兴的民族剧种。楚雄彝族从来就能歌善舞。其创世纪史诗《梅葛》、《杳姆》,英雄史诗《阿鲁举热》以及其他一些长诗,就是以说唱形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双柏县的彝族聚居区,一位名叫李二多的民间芤人,根据《毕摩经》中的一则故事,改编演出了二人说唱节目《阿左分家》,角色不固定,说彝语,唱彝调,跳彝舞,在羊皮鼓伴奏下,边舞边跳。稍后,在楚雄县的彝族聚居地区,彝族民间艺人创作演出了一出别开生面的《大王操兵》,虽然采用了一些戏曲形式,但演员说的是彝腔汉话,跳的是彝族舞蹈,反映的基本上是当时的彝族生活。1956年,大姚县昙华山成立了麻杆房俱乐部,杨森等一批彝族青年运用歌、舞、白三者相结合的形式,创作演出了《狼来拖羊》、《积肥》、《卖肥猪》、《歌唱合作社》、《牧羊在林中》、《羊夜羊吃》……[详细]
彝族天菩萨
  彝族男子的“天菩萨”发型,是原始宗教崇拜的产物。在一个彝族男子的一生中,“天菩萨”发型要经历了几次变化。小孩和未婚男子,在头顶前蓄一撮长发,彝语称“如比”,是男魂居住的地方。结婚后的男子,请人在头顶梳辫子,辫子较短小,盘于头上,称“如且”。男人死时,如有子女,则把头前头发打成尖状物形,称“天菩萨”。而今,一般人不分阶段,把彝族男子发型统称“天菩萨”。“天菩萨”在彝族男子看来是非常神圣的。过去,曾被视为天神的代表,彝族视天菩萨能主宰一切吉凶祸福,若遇他人戏弄或不慎触碰,要罚马一匹、猪羊一对、酒十斤,并向被触犯者赔礼。由此可见,作为“男魂”的象征,彝族男子头上的“天菩萨”是非常神圣不可侵犯的!彝族的有些地方至今仍有人喜爱留着“天菩萨”,视其为吉祥物,认为人(特别是幼儿、婴儿)的灵魂受鬼怪或无意中……[详细]
罗婺彝族跌脚舞
  罗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在南诏后期逐渐强盛,成为“三十七蛮部”之首。至今罗婺支系仍然保留了古老的服饰、歌舞和奇特的民俗。“跌脚舞”是禄劝、武定民间十分流行的自娱性集体舞,以竹笛音乐为伴奏,舞蹈以脚的动作为主要动律,即以脚跺地和舞者相互斗脚,故此得名。“跌脚舞”是罗婺禄劝、武定讨亲嫁娶、逢年过节等喜庆场合必不可少的主要娱乐活动。在民间,只要笛子一响,无须召唤,人们就会随之起舞,舞者不限,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人。在民族村寨,不管谁家操办喜事,本村以及邻近村寨的人,到了晚上就会不请自来,汇聚到一起,放歌起舞,为之助兴。当笛子师傅吹奏跌脚舞曲时,人们毫不拘束地上场舞起来。参舞者有小至七八岁的儿童,老到年逾花甲的长者,有的年轻父母甚至背着小孩上场,到了这种场合,真可谓“笛子响,脚板痒”。……[详细]
彝族打歌
  打歌:打歌主要流传于楚雄、大理、丽江、保山、临沧、思茅、玉溪、红河等地区的彝族聚居区。各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因此又称跳歌,打歌,打跳,跺左脚,左脚舞,跌脚和跳笙等。打歌是一种集体舞,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有时甚至上千人。打歌时由吹芦签,笛子,弹月琴,四弦者在圈内边吹、边弹、边舞蹈,其余舞者,围成圆圈,按芦笙、笛子、月琴。四弦的节奏,踏地跌脚起舞,舞步有踏、跺。跳、抬腿、甩、跨房等步伐,有八脚穿花、花蝇磋脚、十字开花、公鸡摆尾、老牛搓背、雄鹰展翅、喜鹊登枝等舞蹈动作。打歌时还要唱打歌调,打歌调曲调固定,短小优美,活泼跳跃。歌词除传统歌词之外,往往即兴创作,此间彼答,相互诘难,互较才智。彝族打歌历史悠久,唐代以来,汉文史籍和方志文献多有记载,巍山细奴逻巡山殿文龙亭的墙壁上,绘有一幅清代彝族打歌壁……[详细]
彝医水膏药疗法
  彝族医药是彝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中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彝族药物数达千种,包括有动物药、矿物药、植物药,其中以植物药和动物药运用较为广泛。彝医动物药使用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彝族先民。古彝文记载着59个病种,231种彝族药物、226种单方、验方。”公元10世纪末的古彝文医书中已载有动物药的种类和功效;16世纪中叶的《双柏彝医书》中收载了动物药92种,占全书药物的1/3。成书于明代嘉靖45年(公元1566年)的《齐苏书》,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早12年,是16世纪以前彝族群众医药经验的总结。清初的《彝族献药经》中记载的动物药比重更大,占92.8%;可见彝族对动物药的使用频率是较高的。自1978年以来,云南、四川等地分别进行了彝族植物药的调查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详细]

全部楚雄州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