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疆 > 伊犁民俗文化

伊犁十大民俗文化

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
  冬不拉弹奏的力度和速度变化多端,尤其适合表现快速的乐曲。冬不拉适合男女弹奏。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冬不拉弹唱是哈萨克族人民最喜爱的艺术形式,演唱者自弹自唱,人们把即席作词演唱歌者称为“阿肯”,意即游唱诗人。[1]冬布拉是一种弹拨乐器,是哈萨克族人民最喜爱的艺术形式,虽音量不大,但音色却很优美。演奏时以左手按弦,右手弹奏。既可以用于自弹自唱,也可以用于独奏或乐器合奏。因它轻便,易于携带,非常适合于草原上迁徙不定的生活,深受哈萨克族牧民的喜爱。冬布拉由或扁平或瓢形的木制音箱组成,琴杆细长,上嵌有八个或十个品位,按四、五度定弦,可奏和音。演奏注重弹与挑,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曲调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节奏多用混合拍子。[1-2]代表作品代表作品有《卡拉角勒哈》、《……[详细]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曲艺的典型代表,是一种竞技式的对唱表演形式。其传统节目主要表现哈萨克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感情,从唱词到音乐都充满浓郁的哈萨克口头文学和音乐文化特点,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被誉为全面反映哈萨克人民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百科全书”,堪称哈萨克民族的艺术瑰宝。阿依特斯的对唱没有固定的曲牌或相应的唱腔流传,演唱者一般根据对唱的内容从语言本身生发旋律与节奏,并且多弹奏冬布拉为自己伴奏,也有不用冬布拉伴奏的徒口清唱。阿依特斯的唱词均为即兴创作,并不固定,因此对艺人即“阿肯”的要求很高。阿依特斯艺人必须具有敏捷的才思和渊博的知识,具有出口成章的才华,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能在瞬间对答如流,以理以才服人。由于是竞技式的对唱,阿依特斯艺人们在表演时通常采取扬己抑人的方式,力图先声夺……[详细]
锡伯族西迁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锡伯族的西迁节,俗称“迁徙节”、“农历四月十八节”、“农历四月十八西迁节”等。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农历四月十八日,四千余名锡伯族官兵及眷属奉朝廷之命由盛京(今沈阳)出发,西迁新疆伊犁地区屯垦戍边。之后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会开展各种活动,以隆重纪念祖先的英雄业绩,这一天遂成为锡伯族的传统节日。西迁节的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包括野炊、射箭、比武、唱歌、跳舞等内容。特别是以独唱和合唱形式演唱、以西迁过程为主要内容的徵调式西迁之歌,唱词达四百余行,三节为一乐句,全曲十二小节,历经二百多年的丰富、加工和创作,已有7种之多,传承至今,成为西迁节最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西迁节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详细]
乌孜别克族埃希来、叶来
  作为新疆13个世居民族之一,乌孜别克族由中亚迁居新疆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15世纪左右。“《中国乌孜别克族长诗》一书中的古代长诗《亚迪卡尔》(乌孜别克族语意为“留念、纪念”等),较详尽地叙述了约在14世纪和15世纪克普恰克乌孜别克人开始有组织地迁徙到中国的艰辛过程。”(见《中国新疆民族民俗文化系列丛书——乌孜别克族民俗文化》)克普恰克汗国又被称为金帐汗国,为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在中亚一带所建。“乌孜别克”这一族名即来源于金帐汗国历史上一个颇有影响力的人物——苏丹·穆罕默德·乌孜别克汗。乌孜别克汗在14世纪初叶继任汗位,在他的统治时间内,金帐汗国国势一度强盛,声名大振。因此,这一时期的金帐汗国被称之为“乌孜别克汗国”,其国人被称之为“乌孜别克人”。虽然,那时的“乌孜别克人”只是现在乌孜别克族的源族之……[详细]
婚俗(哈萨克族传统婚俗)
  哈萨克语中称“婚礼”为“克勒恩吐苏入托依”。哈萨克族作为马背民族,其婚俗也表现出古老游牧民族的遗风。哈萨克族婚庆仪式包括一系列严格的程序,主要有说亲仪式、订婚仪式、送彩礼仪式、出嫁仪式、迎亲仪式。哈萨克人在同一个氏族部落内结亲时,七辈之内不得通婚。七辈之内不准通婚主要是以男方的氏族血缘关系来计算的。“哈萨克族婚俗”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辖的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和10个直属县市,木垒、巴里坤两个哈萨克自治县,乌鲁木齐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各县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哈萨克族的婚俗发源于古代乌孙,自15世纪中叶形成了哈萨克族这一民族共同体以来,相继问世了《哈斯木汗法典》、《叶斯木汗习惯法》、《头克汗法典》等习惯法,这些习惯法对哈萨克族婚丧、嫁娶等礼俗进行了规定。自此哈萨克族……[详细]
锡伯族传统婚俗
  锡伯族传统婚俗主要流行于新疆锡伯族聚居区。凡是锡伯人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大都保持着本民族的婚姻习俗,在新疆除乌鲁木齐、伊犁地区以外散居的锡伯人当中亦有本民族的婚姻习俗留存。锡伯族的婚俗历史悠久,至今在传统婚姻习俗中依然留存着古代渔猎文化及其后来从事农耕生产时期形成的婚俗文化。锡伯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属从夫居的父权制婚姻形态。通婚讲究辈分,坚持同姓不通婚的原则。锡伯族的婚姻形式大致经历说亲、订婚、阿吉萨林(小宴)、安巴萨林(大宴)、婚后生活等一系列独有的形式。由于锡伯族人口较少,历来非常重视自身繁衍和社会发展,形成一家娶媳妇,大家都来出钱出物帮忙的习俗。所以它不仅是婚姻当事人的“终身大事”,同时又是双方家庭、家族大多数成员的一件大事。婚礼是锡伯族婚姻的最高表现形式,婚礼大多在深秋或初冬举行,一般……[详细]
伊犁鹅
  伊犁鹅主要产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伊犁州各直属县市,分布于新疆伊犁州及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一带。该鹅抗寒耐热,适应性强,饲养粗放,生产性能不高。1.体型外貌中等体型,中等平顶,无肉瘤突起,颌下无咽袋,颈较短,胸宽广而突起,体躯呈扁平椭圆形,腿粗短,颈尾较长,体型与灰雁非常相似。雏鹅上体黄褐色,两侧黄色,腹下淡黄色,眼灰黑色,喙黄褐色,胫趾、蹼桔红色,喙豆乳自色。成年鹅喙象牙色,胫、趾、蹼肉红色,虹彩蓝灰色。羽毛可分为灰、花、自种颇色:(1)灰鹅。头、胫、背、腰等部灰褐色,胸、腹、尾下灰自色,并杂以深渴色小斑,喙基周围有一条狭窄的自色羽环。在体躯两侧及背部,深浅褐色相衔,形成状似复瓦的波状横带。尾羽褐色,羽端自色,最外侧两对尾羽白色。(2)花鹅。灰白相间,头、背、翼等部灰褐色,其他部位白色,常见……[详细]
  托勒敖,哈萨克语意为“抒怀”、“抒情诗”、“启示歌”、“宣叙调”,是一种由一人以冬布拉自行伴奏,坐着(后来有站在舞台上)进行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流传于新疆哈萨克族聚居区。托勒敖内容多为歌者或诗人对人生、社会的观察而引发的抒怀,往往有情节、有故事。表演以吟唱为主,唱腔以传统民歌为基础,无固定曲调,一人自弹自唱,可即兴填词,过门速度一般偏于徐缓。托勒敖音乐在调式结构、旋律等方面与铁尔麦音乐基本相似,但其音乐的旋律更加简洁而悠扬,感情深沉。托勒敖不仅是哈萨克民族中最早形成的一种曲艺形式,而且对于教育、启发、感化哈萨克人民,并引导人们对各种社会问题、事项做出睿智结论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托勒敖在哈萨克民族的历史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2014年,托勒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锡伯族刺绣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聚居的八个牛录,是锡伯族妇女最为拿手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锡伯族刺绣相传源于明末清初。早期的锡伯族刺绣具有较为明显的中国北方渔猎及迁徙文化特征。自明末清初锡伯族被编入满洲八旗后,其刺绣受到满族和汉族刺绣技艺的影响;清代,锡伯族西迁新疆伊犁地区戍边屯垦之后,其刺绣工艺又受到维吾尔、哈萨克、俄罗斯等民族刺绣的影响,从而成就了新的地域特色。刺绣手艺的好与坏是衡量锡伯族妇女品性与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能够绣一手好绣品是心灵手巧的年轻妇女的标志,往往是年轻男子蜂拥追求的对象。过去,锡伯族姑娘在出嫁前要绣制枕头蒙子、被蒙子、云枕顶、手帕以及绣花鞋等一系列的绣品,出嫁时带到婆家向亲友展示。已婚的妇女还要给丈夫绣制一个精心设计的烟口袋,纹样以吉祥图案为……[详细]
  哈萨克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主要流传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等哈萨克族聚居区。哈萨克族服饰系在古代乌孙、瓦克、乃蛮、克列衣、吐热克等部落或氏族服饰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成,它选料考究,剪裁合理,色泽艳丽,种类繁多,颜色中包含着吉祥、祝福的意蕴,缝制、刺绣及饰品的精细加工等方面也都体现出鲜明的哈萨克民族特色。哈萨克人自古以畜牧业为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为适应游牧迁居需要和山区草原的气候,其服饰多以兽皮、牲畜皮及各种布料手工制作而成。哈萨克族服饰展示了哈萨克人民的聪明才智及审美情趣,继承和发扬哈萨克服饰传统有利于丰富中华民族艺术宝库,加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将民族服饰史、工艺史、美学史的研究进一步推……[详细]

全部伊犁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