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疆 > 阿克苏民俗文化

阿克苏十大民俗文化

  维吾尔族花毡(克格孜)制作技艺是新疆柯坪县独特的古老手工技艺。这种技艺由勤劳的柯坪人民祖祖辈辈传承至今,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柯坪县维吾尔族花毡制作技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他地方的制毡技艺有明显的区别,花毛毡隶属擀花毛毡类,主要成分为天然羊毛,制作过程中不添加其他原料,仅通过天然植物染料进行染色,属纯天然手工制成品。它是维吾尔族家庭生活起居中的日常用品,花毛毡在民族医学中还具有治疗地方病的作用。维吾尔族花毡(克格孜)制作技艺,现在主要保留在新疆柯坪县玉尔其乡下库木力村,近几年来,从事制毡的手艺人越来越少,现在只有少数传承人还在坚持制作,保护工作亟待加强。维吾尔族花毡(克格孜)制作技艺是勤劳聪明的先辈留给后人的标志性文化结晶,柯坪花毡子适用范围广泛,是维吾尔族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家庭用品,有一……[详细]
  帕拉孜,维吾尔语,意为一种平纹毛织品。用它可以缝做无栽绒地毯、墙围子、炕围子、口袋、马褡子(维语称“货尔俊”)。在新疆,有维吾尔族人生产、生活的地方,就可以见到帕拉孜纺织的身影。而这种纺织技艺在拜城县黑英山乡比较突出,尤其以该乡明布拉克村最具代表性。该村约有一半的家庭主妇(一百二十多人),掌握帕拉孜纺织技艺。黑英山乡维吾尔族帕拉孜纺织所使用的原料丰富,制品花色品种虽不多,但工艺古老且具有民族地方特色。其染色原料特殊而少见,有鲜核桃外皮、鲜石榴皮、蒲公英、黑蜀葵、彩色矿石等,所染织物色彩朴素、大方、沉着、自然,而且具有植物汁液的自然气息。黑英山乡的帕拉孜纺织技艺十分特殊,其择料、上色、成线、纺织等工艺流程,构成一套完整的纺织工艺。由于工业化的不断冲击,年老的传承人相继去世,维吾尔族帕拉孜纺织技……[详细]
  麦西热甫是新疆维吾尔族一种特殊的民间娱乐形式,也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历史悠久,传承不断。“麦西热甫”一词源自阿拉伯语,意为“聚会”。麦西热甫以舞蹈和娱乐活动为主,参加者自娱自乐,人数众多。麦西热甫可按表演形式分为歌舞麦西热甫、游戏麦西热甫、说唱麦西热甫,也可按表演内容分为客厅麦西热甫、迎宾麦西热甫和丰收麦西热甫。新疆各地都有自己的麦西热甫,形式大同小异,分别冠以“刀郎”、“阔克”、“塔合”等名称,各具不同的特色。刀郎麦西热甫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瓦提县一带。阿瓦提县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边沿、叶尔羌河下游,东北与阿克苏接壤,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在这里交汇,总人口约21.96万,由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等15个民族组成,……[详细]
  麦西热甫是新疆维吾尔族一种特殊的民间娱乐形式,也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历史悠久,传承不断。“麦西热甫”一词源自阿拉伯语,意为“聚会”。麦西热甫以舞蹈和娱乐活动为主,参加者自娱自乐,人数众多。麦西热甫可按表演形式分为歌舞麦西热甫、游戏麦西热甫、说唱麦西热甫,也可按表演内容分为客厅麦西热甫、迎宾麦西热甫和丰收麦西热甫。新疆各地都有自己的麦西热甫,形式大同小异,分别冠以“刀郎”、“阔克”、“塔合”等名称,各具不同的特色。维吾尔族却日库木麦西热甫是刀郎麦西热甫的一种形式,流传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却日库木村和克地木阿依玛克村,是在这两村人民生产和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它由歌词、音乐(木卡姆)、舞蹈及各种幽默风趣的传统民间游戏组成,至今约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目前阿克苏市区和乡村会跳却日库木……[详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有民谚唱: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龟兹的羊羔一朵花。生活于此的维吾尔族人利用卡拉库尔羊胎羔皮,制作成独具特色的帽子。维吾尔族卡拉库尔胎羔皮帽制作技艺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在当地的汉代古城玉什喀特古城中就曾发掘出卡拉库尔胎羔羊皮及胎羔皮做的帽子。2008年,维吾尔族卡拉库尔胎羔皮帽制作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沙雅县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河中游,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自古,沙雅先民农牧兼营,尤其是塔里木河谷的胡杨林区,是绝然的天然牧场,更是卡拉库尔羊的生产基地。卡拉库尔羊的胎羊皮,花色秀美,胎胶浓厚,胎羊皮毛经久不变的花纹色泽温润,形态美观,有卧蚕形、跃鼠形、肋形、豌豆花形、水波纹形等。毫毛闪亮浓密紧凑,皮的手感温润,柔软坚韧,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珍贵裘皮……[详细]

全部阿克苏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