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疆 > 喀什民俗文化

喀什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塔吉克族服饰是指具有塔吉克族鲜明的民族特点的服饰。塔吉克族主要居住在气候寒冷的帕米尔高原,经济生活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所以服装多用皮毛、毡褐为面料。清代以后,用自织土布和外来的丝绸渐多。男女都穿染成红色的、长统、尖头、软底皮靴和毡袜、毛线袜。体魄健壮的塔吉克青年与老人,都有一套优质的皮装。夏季,为适应高山多变的气候,也穿皮装或絮驼毛大衣,戴白色翻毛皮帽,脚穿用羊皮制成的鞋帮、牦牛皮作底的长筒皮……[详细]
  塔吉克族是公元前操伊朗语的诸部落和后来从帕米尔西部、南部迁至塔什库尔干一带的塔吉克人融合而成。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少数散居在该县以东的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地区。“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称。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普遍使用维吾尔文,信仰伊斯兰教。塔吉克族的音乐为阿拉伯风格,有弹唱曲、歌舞曲、叼羊曲、哀悼曲、情歌和宗教歌曲等。特有的乐器为纳依(鹰……[详细]
  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喀什、和田等地是新疆主要蚕桑区,维吾尔人有着悠久的养蚕、缫丝、编织史,当地人用丰富的蚕桑资源,织造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艾德莱斯绸。2008年,新疆维吾尔族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新疆维吾尔族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复杂,做工精细,所有工序全部由织染艺人手工操作完成,主要工序有抽丝、并丝、卷线、扎染、图案设计、捆扎、分线、上机、织绸、制成成品等。……[详细]
  刀朗木卡姆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以叶尔羌河至塔里木河流域为中心的刀郎地区,尤以麦盖提县为盛。刀朗木卡姆据说原有12套,现在能收集到9套,其中包括“巴希巴雅宛木卡姆”、“孜尔巴雅宛木卡姆”、“区尔巴雅宛木卡姆”等。每套刀朗木卡姆都由“木凯迪满”、“且克脱曼”、“赛乃姆”、“赛勒凯斯”、“色利尔玛”五部分组成,为前缀有散板序唱的不同节拍、节奏的歌舞套曲。每部刀郎木卡姆的长度约为6到9分钟,9套总长……[详细]
  十二木卡姆由十二套大型乐曲组成,其中的每一套包括“穹乃额曼”(意为“大曲”,系列叙咏歌、器乐曲、歌舞曲)、“达斯坦”(系列叙事歌、器乐曲)和“麦西热甫”(系列歌舞曲)三大部分。每套含乐曲二十至三十首,十二套共近三百首,完整地演唱需要二十多个小时。喀什、和田、阿克苏和伊犁等地流传的“十二木卡姆”虽然同源,但在结构模式、旋律风格、乐器使用等方面却又各具特色。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民众最喜爱的艺术形式,在各……[详细]
  塔吉克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则分布在该县以东的莎车、叶城、泽普等县。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一往无前的大无畏民族精神逐渐形成了塔吉克民族特殊的审美追求。他们视鹰为强者、英雄,在民间广布有关鹰的民歌和传说,甚至连舞蹈的起源都与鹰的习性、动态联系在一起,于是形成了“鹰舞”。塔吉克族舞蹈特色的形成和伴奏乐器及其特有的演奏方法分不开,鹰笛、手鼓、拉巴甫(热瓦甫)、布兰孜……[详细]
  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吉克族引水节和播种节是塔吉克族的农事节日。塔吉克语称播种节为“哈莫孜瓦斯特”、引水节为“孜瓦尔”,每年春播的头一天即是节期。届时,全村人聚集田野,祝贺春播开始,各家各户都带一点麦子放在一起,公众推选一位全村尊敬的长辈来撒种。被推举的长者喜笑颜开,口中念念有词,拎着种子一把把地向田间早已等待在那里的人群身上撒去,大家抻着衣襟,笑声阵阵,往种子撒落处簇拥着,以此表示对春……[详细]
  新疆麦盖提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这里是维吾尔族典型的聚居地区,约89%的人口是能歌善舞的刀郎维吾尔族。刀郎麦西热甫以表现刀郎地区维吾尔人民野外狩猎、喜庆丰收、欢乐生活等情景为主,包含有刀郎木卡姆演唱、群众自娱舞蹈、餐饮、文学艺术表演及各种游戏等。它不受环境条件、时间、参与人数的限制,程序严格,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根据其性质和功能,大致可分为节庆礼仪和人生礼仪、农牧业生产、社交活动、其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