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常熟市民俗文化

常熟市十大民俗文化

古琴艺术(虞山琴派)
  古琴艺术扩展(虞山琴派),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扩展项目。主要流传于常熟周边包括苏州各县区。自明末清初严天池创立“虞山琴派”以来,四百年来盛传不衰,影响深远,被后人誉为“古音正宗”。之后,徐青山、吴景略等虞山派古琴大师为古琴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自明至清,虞山琴派主要琴谱有十几种,成为中国第一个有代表人物、代表琴谱,还有理论纲领和地域特色的琴派。虞山琴派的琴风以及其杰出的理论建树,对明末及有清一代的琴家、琴派、琴谱风格及琴乐美学思想等方面,均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虞山琴派,追求气韵生动和琴乐的精神本质,融合了儒家的“中和之音”和道家的“大音希声”音乐观,使动美与静美交相辉映,形成了“博大和平,清微淡远”的琴风。之后,虞山“吴派”深得虞山派精髓,加上江南民间……[详细]
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
  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苏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常熟地属太湖流域,且又濒临长江和东海。南宋时常熟浒浦港因“浒浦港深阔,实可藏战舰”而置武尉水军,隶属平江府(今苏州),统辖江浙闽之海防。元代,浒浦置通事汉军万户府,闰珣授浒浦路万户府知事,统辖江、浙、闽。随军港之建立,治安情况有了一定的保证,浒浦这个优质深水港的渔港、航运港的功能也逐渐得到显现。它的辐射所及,尽是江南富庶之地,所以还引来了苏北许多船家,迁居浒浦,为大江南北舟船文化的密切交融创造了条件。千年的古港历史,便捷的通江达海地理位置,开放和包融南北的独特文化观念,曾让浒浦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拥有过“小上海”的美名。那时候,渔船一艘艘满载而归时,码头上是欢声雷动,鞭炮震天,鱼行的小秤手们熟练地拉开了架式,……[详细]
七峰碧螺春制作技艺
  海虞茶叶有限公司位于海虞镇境内的七峰山中部,这里七座山丘连缀成串,山势平缓、土质肥沃;山上修竹茂林,植被丰茂。七峰北濒长江,长年受长江水气、雾气润泽,年平均温度在16℃以上,更兼雨量充沛,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据《常昭合志》记载,明清之际,福山大慈教寺政治鼎盛时期,“有免粮田120多亩”。僧人在殿山南麓种植茶树,有专人管理,采摘、炒制,名“寺前茶”。供寺内僧众和香客、游客饮用。明相国邑人严讷曾题诗:“山中老树旧槎桠,再茂重将古刹遮。新杆含风翻贝叶,繁枝积雨润袈裟。菩提妙语三生石,天女时常四散花。道是空门空不尽,客来扫叶为烹茶。后来,“寺前茶“的种植和炒制工艺渐渐流入民间。民国时期,殿山东岳庙、界宇庙的僧人及当地窦家宕、寺前村等地的村民以“宕播式”将茶籽直接播于山坡空地,任其自然生长……[详细]
碧溪老土布制作技艺
  碧溪老土布是几千年来本地区劳动人民以简易的工具纺织的一种纯棉手工织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碧溪老土布织造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机织布、了机等有大大小小72道工序。分小布、大布两种,小布门幅8寸,长1丈6尺;大布门幅1尺1寸,长1丈6尺。白坯布经染坊染色后成品更结实耐用,好看,柔软舒适。碧溪老土布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远销广、浙、闽、东北等地,还出口南洋诸地。民国初年,洋纱问世,土布也有部分起线打格子的彩线用洋纱,抗战胜利后,物资匮乏,土布大有发展,品种也逐渐增多,从单色布转为花色布,格子布,直条花色布,缂纱布等。解放后,土布工艺得到了改进,脚踏机代替了老式手拉小布机,门幅也增加到2尺以上。碧溪土布60年代进入最盛期,70年代起盛行机纺线加人工纺线混合织布,这样织出的图案……[详细]
浒浦花鼓
  花鼓扩展(浒浦花鼓)浒浦花鼓,流传于常熟浒浦港一带。浒浦港地处长江之滨,南北朝时即为吴郡通江三十六浦之一。清末民初,随着渔业和造船、修船业的发展,涌入大量苏北渔民、船工和工匠。花鼓就是从苏北传到常熟浒浦的。二十世纪初,浒浦民众以苏北花鼓为基础,结合当地的“龙灯舞”、“跑灯舞”和“麒麟舞”等传统民间舞蹈,创造出了浒浦花鼓。浒浦花鼓边唱边舞,唱词以古代人物和传说故事为主,具有曲艺说唱特点,故又称“曲艺花鼓”。每演于渔船出海、返航以及乡间年节、满月祝寿等喜庆场合。演出时,还会根据不同场合现编祝颂唱词。演员人数三至六人无定,基本角色有花鼓大哥、花鼓百挑和花鼓娘子。四人表演时加一个花鼓妈妈。五人花鼓再加一个“顽童”。六人花鼓中加二个花鼓娘子。过去花鼓娘子、花鼓妈妈等女角均由男子扮演。角色基本作用和动作……[详细]
海虞谜语
  海虞是常熟古称。明清以降,海虞谜语独领- ,徐祯卿、钱谦益、冯班、孙原湘、翁同龢、徐兆玮、曾朴等名家辈出;《灯虎汇编》、《文虎琐谈》等谜著众多。民国时期,海虞谜作常见于《北平射虎社谜集》、《铁路协会谜语》等谜著。徐枕亚著有《文虎偶存》、《庾辞选存》和《枕霞谈虎录》多种,并成立“琴心文虎社”,结集出版《琴心文虎》。金仲文、曾冠章和宗嘉佑等有“海虞虎将”之称。1949年后,海虞谜坛欣欣向荣。“文革”期间,谜语活动一度匿迹;1979年后,再度活跃。2008年,董浜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灯谜)之乡”。海虞谜语属于“南派”,猜制有会意法、象形法、增损离合法、别解法、排除法、综合法、组字法和拟人法等。每一种方法,又有多种形式,如会意法就有正面会意法、反面会意法、侧面会意法、夹击会意法、分段会……[详细]
传统木船制作技艺(古船制作技艺)
  传统木船制作技艺(古船制作技艺)扩展​​​​​​​常熟地属太湖流域,且又濒临长江和东海。南宋时常熟浒浦港因“浒浦港深阔,实可藏战舰”而置武尉水军,隶属平江府(今苏州),统辖江浙闽之海防。元代,浒浦置通事汉军万户府,闰珣授浒浦路万户府知事,统辖江、浙、闽。随军港之建立,治安情况有了一定的保证,浒浦这个优质深水港的渔港、航运港的功能也逐渐得到显现。它的辐射所及,尽是江南富庶之地,所以还引来了苏北许多船家,迁居浒浦,为大江南北舟船文化的密切交融创造了条件。千年的古港历史,便捷的通江达海地理位置,开放和包融南北的独特文化观念,曾让浒浦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拥有过“小上海”的美名。那时候,渔船一艘艘满载而归时,码头上是……[详细]
虞山三月三报娘恩
  “三月三进香”,俗称“拜香”,是常熟特有并流传已久的一种民间习俗。每年三月初三,常熟虞山脚下及其周边乡镇的农民都自发结队上山进香。相传三月初三原为真武诞辰,人们为了纪念其诞辰,都相约每年三月初三前往虞山祖师庙拜香,在明代嘉靖年间尤为盛行。后因藏海寺玉林国师还山建塔葬母的故事感人至深,虞山香火更加旺盛,拜香的人数愈发增多,拜香活动愈发盛行,拜香活动也因此被称为“报娘恩”。拜香,有多种形式。有的有一定的结社,一般以街坊、村为单位,组织成香社,设有香头。进香时由香头组织,香头可以经常轮换。拜香事先要设坛斋戒,聚众诵经礼佛,各拜香队先在附近一庙内集中,届时再结队向祖师山行进。香客们一般身穿青白短衫,头带头陀箍,额前绕一朵纸制莲花,敞开胸襟,腰间束带,赤足穿草鞋,双手揣小凳,凳子上放经书、木鱼,一路鸣……[详细]
裴氏中医儿科
  裴氏中医儿科,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医药类项目。常熟支塘裴氏中医儿科,源自明代太医院医官裴昌原。裴昌原举家自浙江海盐徙至支塘赤沙塘。裴氏世医,尤以儿科著名。远近百里,每日备礼相请,络绎不绝,黑夜登门延请,无不立赴,贫病施药,名满江南。传至清代的裴惠芳,已传十世,“专治小儿疾病”。裴惠芳闻名于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家传有24个秘方,辨治婴幼儿诸症。裴惠芳在继承祖先医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根据小儿因病不便饮药的特殊情况,炒麦磨粉,择相宜药品,拌匀了给病儿服用,获得奇效。四乡八镇百姓遂将此药唤作“裴麦粉”。裴麦粉,是裴氏中医儿科药的泛称。主要有24个秘方。比如和脾散,主治脾疮,形瘦腹浦、善盒易靓、大便法薄、完谷不化等症。凡疳症初起或善后调理均可服用。和脾散……[详细]
酿造酒酿造技艺 (王四桂花酒)
  酿造酒酿造技艺(王四桂花酒酿造技艺)扩展​​​​​​​王四桂花酒,于清光绪十三年间(1887),由常熟王四酒家创始人王祖康自酿而成。用常熟当地上等新糯米和优质泉水酿造出的桂花白酒,被人们赞不绝口。酿酒所用的鲜桂花,是虞山北麓山民种的“青花”。“青花”香气浓郁雅致,花期比一般桂花迟一星期左右,提炼成桂花原露后芬芳扑鼻,是上等的酒香料。桂花酒比一般白酒酿制工艺更为讲究,从浸米到蒸饭、拌药、兑水、压榨到蒸甏、煎酒、灌甏、封泥,都严格操作。所酿之酒,一般要经过三四个盛夏严冬的贮存,才上堂供饮,故有“品质优、酒度低,酒色淡黄清澈,味道香浓醇厚,一年四季可饮,男女老少皆宜”的美誉。……[详细]

全部常熟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