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恩施州 > 利川民俗文化

利川十大民俗文化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毛古斯舞,土家族语称“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拨步卡”,汉语多称为“毛古斯”或“毛猎舞”。毛古斯舞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是湘西土家族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主要流布在湘西的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古丈县。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生产内容,既有舞蹈的特征,又有戏剧的表演性,两者杂糅交织,浑然一体。表演大多与跳摆手舞穿插进行,有时在一定场合单独表演。毛古斯舞动作特点别具一格,表演者屈膝,浑身抖动,全身茅草唰唰作响,头上五条大辫子左右不停摆动,表演中碎步进退,左右跳摆,摇头抖肩。“打露水”、“扫进扫出”、“围猎”、“获猎庆胜”等内容,可根据表演动作清楚地分辨出来。该舞蹈最突出的……[详细]
柏杨豆干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中国人是豆腐的发明者,一锅豆浆经石膏点化,便成了豆腐。在利川市柏杨镇,这里的人推制豆腐,不要石膏等凝固剂点化,便可以推制出如玉如膏般的豆腐,再加以压榨、烘烤便成了香味扑鼻的豆干,所以柏杨镇推制的豆干被称为“武陵土家一绝”,被称为“固体豆浆”,把柏杨镇称为“豆干镇”也不为过。柏杨镇最有名的豆干当数沈家的。沈氏家族便在这个古老的小镇,三更起,五更熬,用自己独特的祖传工艺和香料配方,辅以清清龙洞湾富硒山泉水,推制出这色香味俱佳的豆干。几百年来,豆干坊和乡邻推制豆干都只用龙洞湾富硒山泉水,水四季清冽,常年不落不涨。柏杨豆干选用当地高山含硒大豆,筛去杂质,头晚便选15斤左右的大豆用泉水清洗,然后浸泡6个小时左右,至第二天凌晨石磨磨豆,一瓢豆(二十粒左右)一瓢水,不可多不可少,磨成豆浆……[详细]
坝漆制作技艺
  利川市是名冠全球的“坝漆之乡、“坝漆”因产于本市毛坝镇而得名。“坝漆”又被誉为“国漆”,素有“涂料之王”的美称。坝漆的前世坝漆,是指主要产于咱们利川市毛坝镇的生漆。生漆,俗称“土漆”,又称“国漆”或“大漆”,在国外,大漆又常常被人们称为“中国漆”,是通过割开漆树树皮而流出的乳白色胶状液体,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涂料。坝漆历史悠久,最早记载见于清初。因毛坝集镇处于南北湘川的古驿道上,是商贾必经之地,因此成为生漆的集散地,坝漆也因此而名。坝漆的辉煌利川市是名冠全球的“坝漆之乡、“坝漆”因产于本市毛坝镇而得名。“坝漆”又被誉为“国漆”,素有“涂料之王”的美称。早在清朝顺治年间,利川就开始大面积种植漆树;清康熙年间,本地民间即盛行推光漆工艺;清光绪年间,“坝漆”行销全国,并出口到日本、越南、美国、德国……[详细]
利川灯歌
  利川灯歌是利川民间逢年过节、喜庆-,载歌载舞,划地为台,以彩龙船为道具的民间演唱形式。古时,只在春节元宵演唱。由于其演员化妆、舞姿已具戏剧雏型,所以俗称“灯夹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利川灯歌逐渐与年节习俗分离,成为一种群众喜庆休闲,随时都可进行的群众文化活动。利川灯歌所玩之灯——彩龙船始于明末清初,所唱之歌——又称灯调,由本地传统民歌结合玩灯特点世代演唱而成,别具特色。歌唱内容多为本地风俗人情和男女情爱,语言质朴,方言方音,衬词多,衬词美,妙趣横生,魅力无限,民族地方特色十分浓郁。旱地划船,巴山楚水,舞的是龙舟竞渡,演的是彩龙飞舞,唱的却是上山砍柴、园里种瓜、妹娃拜年,生活、劳动情景趣味盎然,巴、楚文化完美溶合,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2010年,湖北省利川市的“利川灯歌”入选第三批国家……[详细]
利川小曲
  “利川小曲”是诞生、流传在利川市南坪、茶兴一带的民间曲艺品种,其诞生上限至少在明末,清代为发展繁荣时期,民国时期仍有不少新作问世,解放前夕处于衰落阶段,建国以后,开始恢复。1971年,利川市文工团运用这一民间曲种和表现形式,创作《老杨三住青松塝》参加在北京举行的文艺汇演,获得音乐和创作一等奖。后相继创作《千里寻妻》、《丢卒保车》等曲目,迎来“利川小曲”传承发展的黄金时期。“利川小曲”的演出传统方式有二:一为拉场子的“唱曲儿”,二为坐堂演出的“唱雅曲”。艺人的传承方式,有家族式的班子也有师徒相授,建国以后,小曲的传承班子仅剩袁家班子的袁绍卿和聂家班子的聂成(民间艺术大师)等人。“利川小曲”曲牌丰富,现有39种55支,其中单曲34支,小调12支,鼓曲9支,曲目非常丰富,现存100多个,传统曲目有……[详细]
  “肉连响”,是湖北省利川市土生土长的、以独特的肢体表演为主要形式的少数民族地方舞蹈品种,流行在该市的都亭、柏杨、汪营一带,舞蹈主要以手掌击额、肩、脸、臂、肘、腰、腿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而得名。“肉连响”以往曾称“肉莲湘”,动作与民间传统舞蹈“打莲湘”相仿。因舞蹈以其肉体碰击发出响声为其突出特色,乡民习惯称之为“肉连响”。“肉连响”舞蹈动作诙谐、明快,深受群众欢迎,但因表演难度大,动作要求高而使习艺者不多。“肉连响”的起源尚无文字记载。据本地老人潘招成(1918年生)、牟来群(1912年生)等回忆,二、三十年代,在利川人口比较集中的乡镇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在头上、手上、脸上涂满泥巴,双手活泼地拍打身体,沿街行乞,被人们称之为“泥神道”。解放前,“肉连响”只是一种行乞手段,表演的目的是为赢得……[详细]
  土家族“灯歌·花灯·龙船调”是利川柏杨一带最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是逢年过节不可或缺的灯歌形式。表演时划地为台,一人扮幺妹,花枝招展,低眉弄姿,站在船心。一人扮书生,兰衫纶巾,手执折扇,潇洒站在船头。一人扮丫鬟,燕尾堆髻,手舞花巾,殷勤侍立船侧。一人扮艄公,麻衣驼背,手执桡片,滑稽追随船尾。乐队一般由五人组成,既伴奏又伴唱,随着打击乐的阵阵响起,演员们或随船飞旋起舞,或随船踏歌翩跹进退,群众喝彩者有之,合唱者有之,鞭炮声,鼓乐声,此起彼伏,情景十分热烈。载歌载舞是“灯歌·花灯·龙船调”的一大特色,灯歌是在演员舞蹈和伴奏停歇时的动人歌唱。唱法一领众合,一般多为书生领唱(也有幺妹领唱的),众人合唱。曲调传统固定。歌词既有传统唱段,也可即兴创作,一句一段,或两句一段者多,打遍锣鼓就唱,打遍锣鼓……[详细]

全部利川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