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狮舞(调狮子)是崇明独特的民间舞蹈。舞蹈中的狮子造型独特,嘴巴扁长,面颊朝里凹得几乎不见颧骨,两只眼球朝外突出,全身披着长毛。其舞蹈动作独特,始终是慢慢吞吞,摇摇摆摆,没有狮子那种勇猛粗犷的表演,而是着重表演了吃小孩的过程。除了一名引狮人以外,狮子的表演主要由两人合作进行。表演时,前一人手握狮腮柄,控制狮头及前半身,后一人半身前倾90度,两腿半蹲,两手平伸,手心相对,控制狮子后半身。表演程序大致为狮子游场地、游凳角、跳凳、跳桌子、吞吃小孩。调狮子时用《花七句》、《走马锣》、《长板》、《六字锣》等锣鼓曲做伴奏,但表演中,表演者比较自由,伴奏者必须依据表演者的动作和速度处理节奏快慢。调狮子还有一个风俗特点,每逢调狮子前后都要举行一种“接狮子”和“送狮子”的祭祀仪式,每当调狮子前,调狮子班全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