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 > 崇明区民俗文化

崇明区十大民俗文化

瀛洲古调派琵琶演奏技艺
  “瀛洲古调派琵琶”也称“崇明派琵琶”,是“瀛洲古调”琵琶曲和演奏技法风格的总称。崇明,古称瀛洲。“瀛洲古调”是指发源于崇明岛上的琵琶曲。“瀛洲古调派琵琶”取北派琵琶刚劲雄伟、气势磅礴之长,收南派琵琶优美柔和、华丽袅娜之精,浑为一体,形成隽永淳朴、清新绮丽的特色而不同凡响,为著名的中国琵琶流派。“瀛洲古调派琵琶”的创始人是清朝康熙年间寓居本县的贾公达。清代乾隆崇明县志有较详细的记载:“贾琵琶,字公达。居城北关内,善琵琶,故江以南皆呼为贾琵琶。其音能肖百物,或为风雨声,人皆思挟纩;为众乐声,八音具奏;为鏖战,则甲马奔驰、金鼓戈矛齐震,闻者惊诧!尝走燕京,历青、豫、荆、扬、百粤诸地,莫有匹之者”。……[详细]
崇明老白酒传统酿造技法
  崇明老白酒是崇明岛上特产之一,风味独特,甜而微酸,香味醇厚,酒度适中,后劲足、回味甘,素有“名扬江北三千里,味占江南第一家”之美誉。崇明岛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水土洁净,生态环境优良,适合种植优质大米。光照、温度、降水量等气候条件尤为适宜酿酒所需的有益菌的繁殖,成为崇明老白酒发酵、生产和贮存的有利因素。崇明老白酒传统酿制技艺已有700多年历史,酿酒原料“米”被称为“酒之肉”,大多采用粳米,更考究的则是用糯米。崇明岛产的糯米精白度高,粘性大、颗粒饱满,粳米质软、心白,在酿酒过程中,米粒具有吸水快、易蒸煮、易糊化、膨胀小、弹性强、易糖化等特点;“水”被称为“酒之血”,崇明岛上的水质甘冽,硬度高、酸度适中,有微量利于酿酒微生物繁育的矿物质,能很好地保证酿造出的崇明老白酒品质稳……[详细]
鸭嘴狮舞(调狮子)
  鸭嘴狮舞(调狮子)是崇明独特的民间舞蹈。舞蹈中的狮子造型独特,嘴巴扁长,面颊朝里凹得几乎不见颧骨,两只眼球朝外突出,全身披着长毛。其舞蹈动作独特,始终是慢慢吞吞,摇摇摆摆,没有狮子那种勇猛粗犷的表演,而是着重表演了吃小孩的过程。除了一名引狮人以外,狮子的表演主要由两人合作进行。表演时,前一人手握狮腮柄,控制狮头及前半身,后一人半身前倾90度,两腿半蹲,两手平伸,手心相对,控制狮子后半身。表演程序大致为狮子游场地、游凳角、跳凳、跳桌子、吞吃小孩。调狮子时用《花七句》、《走马锣》、《长板》、《六字锣》等锣鼓曲做伴奏,但表演中,表演者比较自由,伴奏者必须依据表演者的动作和速度处理节奏快慢。调狮子还有一个风俗特点,每逢调狮子前后都要举行一种“接狮子”和“送狮子”的祭祀仪式,每当调狮子前,调狮子班全体……[详细]
崇明吹打乐
  “崇明吹打乐”又称为“敲十番”、“吹鼓手”、“做道场”,是流传在上海市崇明县和江苏省启东市、海门市沙地方言区域的一个古老乐种,有五百多年历史。明初,“十番”、“吹鼓”传入崇明,并代代相传。“崇明吹打乐”有八十多首曲目,又有“单曲”和“套曲”之分,单曲一般由清锣鼓开始接吹奏曲再转锣鼓结束;套曲一般用锣鼓连接三到五首曲子来演奏。一个吹打班的人数一般为六到十六人,演奏姿势分“坐奏”、“立奏”、“行奏”。清末民初“崇明吹打乐”从家族和亲戚中传承转向社会传承,所以在时候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二十多个演奏班子,“崇明吹打乐”保留了宋元、明清的古朴韵味和风格,是不可多见、原汁原味的传统吹打乐。清未民初时久负盛名且家喻户晓的“老三班”为庙镇“马家班”、新河镇“陆家班”和祖传十六代技艺高超的城桥镇“童家班”,被人……[详细]
杨瑟严故事
  一千三百多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崇明人民在海岛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的长期浸润下,创作了许多故事,并广泛流传,日积月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间故事宝库。在这些民间故事中,机智人物杨瑟严的故事以其独特性,情节生动等优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在崇明岛几乎家喻户晓。杨瑟严生活于清乾嘉年间,据民间传说,他出生于崇明岛现在的建设镇官尖村。当时所谓的太平盛世实际上掩盖不社会低层穷苦百姓的苦楚,受尽欺压冤屈的穷苦百姓希望有人能为他们伸张正义,而出身低微的杨瑟严,早年科场失意,后来当了讼师,凭他精通法律又才智过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与腐败官吏、- 势力斗争,出谋划策惩治他们,想方设法解救穷苦人的苦难。于是人们编造了许多故事集中到杨瑟严身上,把故事中的杨瑟严当作理想中正义战胜- 的偶像和化身。故事中的杨瑟严……[详细]
江南丝竹乐
  江南丝竹是“丝竹”乐的一个分支,流行于江南,盛行于沪宁杭地区。但上海以及周遍地区,是江南丝竹作为一个乐种最终定名和成熟的重要地区。江南丝竹的娱乐性很强,人们常聚集在私宅茶楼合奏丝竹以“涵养性情、荡涤邪秽”,也在婚丧喜庆、节日庙会时演奏助兴。上海的丝竹活动百余年来从不间断,全盛时期覆盖了整个上海市区和郊县,丝竹乐爱好者常在固定场所进行演奏活动,相互交流,共同琢磨,使江南丝竹这一乐种有更多的发展。上海江南丝竹最大的音乐特点之一是演奏风格秀雅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和谐,支声性复调的织体定法很有特点,深得音乐工作者的珍视。江南丝竹乐队编制灵活,一般以丝乐器和竹乐器为主体,配有一些打击乐器,如鼓、板、木鱼和铃等。可根据不同乐曲表现的需要和客观条件,小可以仅用一丝一竹两件乐器,如二……[详细]
崇明山歌
  崇明岛地处长江的入海口,是中国第三大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击岛。崇明岛自唐代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露出水面,形成沙洲,开始有人居住。因长江水的缓急多变,沙洲涨坍无常,至明末清初才逐渐稳定下来。岛上的居民生活艰难,主要依靠围垦种植、捕鱼、煮盐等为生,所以民风非常朴实。在崇明岛一千三百多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崇明劳动人民在崇明岛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的长期浸润下,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0于实际需要而创作了许多山歌,并广泛流传,日积月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崇明山歌艺术宝库。崇明岛上的居民主要来自长江南岸江苏省的句容、太仓、常熟、昆山一带,所以崇明山歌具有江南民歌特征,但在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崇明山歌以独特的崇明方言演唱,语言朴素、清新、自然、流畅。崇明山歌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为主,兼有……[详细]
崇明扁担戏
  崇明扁担戏是一种非常有个性、有特点的民间戏剧。平时,民间艺人用一根扁担,一端挑着小舞台,一端挑着高脚凳,走村串户行走在乡间。如果有人邀请演出,就选择一个较为平整的场地,放下供表演者坐的高脚凳子,再把扁担的一头插入凳子下横档的榫里,将上端小舞台加以固定,然后表演者躲入到小舞台后边,坐到用拖地布幔围起来的高脚凳子上,双脚踩响在高脚凳凳面下横档上的锣钹,一阵击打之后开始表演。表演者操动套在手指上的布袋木偶,用嘴来来摹拟剧中故事情节里人物的道白、唱腔,间或还辅之描述打斗、格杀的口技等。这种一个人既当演员,又当伴奏员;既用手指演绎角色,又用嘴巴演唱台词、摹拟口技的戏剧,在崇明岛上被称为“木人头戏”,是木偶戏的一种,有关行家将这种一人表演的布袋木偶戏称之为“扁担戏”。崇明的“木人头戏”相传在清朝嘉庆年间……[详细]
天气谚语及应用
  由于农业生产中经常受到各种恶劣天气的袭击,生产很被动,为了取得生产的主动性,人们必须对天气变化进行观测了解,在这观测了解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天气谚语,并在民间流传应用。崇明岛形成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岛民们在田间耕作,出海捕鱼,海上航运等实践中为了适应和改变生产及生活条件,必需了解和掌握气候变幻。岛民们把日常发现的天象、物象与实际天气变化联系比较,逐渐领悟其中的关系,经过反复发现,逐步积累,不断演化,才逐渐变成现在顺口好念,易记好背,老幼皆知,家喻户晓的许多天气谚语,这些天气谚语,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们为了对崇明人高超的看天本领表示信服,给予“崇明人猜天”的美誉。崇明的天气谚语世世代代在岛民中广泛流传大致分为这样几类:1、春夏秋冬四季的天气谚语,例:“清明断雪、谷雨……[详细]
10、灶花
灶花
  灶花,是民居厨房的装饰画,在每家人家灶头的“灶山”(装樜、护烟囱和灶面的短墙)上,画上各种图画与图案,民间称之谓“灶头花”。它不但流行于上海,还流行于整个江南各地。无论是大户人家,还是普通百姓家,都喜欢以灶花美化灶头。在上海郊县,能信手绘画灶花的人确有相当数量,他们没有专门学过绘画,只是凭着日常生活中对灶花的耳濡目染,凭着依其赖以谋生的紧迫之感,凭着对艺术的审美情趣和悟性,无师自通地绘就了一幅幅灶花作品,成为民间工匠中的画师,在灶花的具体绘制上,他们采用的是和欧洲文艺复兴以前画家们常用的画种之一——湿壁画的作法,是一种刷底壁画。即在灶头砌成以后,灶山上所粉刷的石灰还未干燥时,立即挥笔在上面作画,其颜料能渗透进粉层,以后随着灶花的烘烤和自然挥发,灶山渐干,上面的画作就能经历几十年而不变其形。灶……[详细]

全部崇明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