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咸宁市 > 通山民俗文化

通山十大民俗文化

木雕(通山木雕)
  木雕(通山木雕),湖北省通山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通山木雕主要流传于鄂东南的通山县及其周边地区,据史料记载,通山木雕在北宋置县之前就已经出现,它以境内优质木材为原料,雕刻形式多样,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实地雕、镂空雕、阴雕、阳雕都有,其中大多是浮雕。通山木雕是通山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题以生活风俗、神话故事为多,它所表达的主题,既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又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具有实用性与美观性相统一的特点。通山木雕的具体起源已无法考证,但据史料记载,北宋置县之前,通山境内就有了以木雕为职业的手艺人。魏晋至宋元时期,由于道教和佛教文化的传入,使得通山木雕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佛像和神像上。明清时期是通山木雕的辉煌时期,通山境内颇为活跃的汉剧、采茶戏带动了通山木雕的发展……[详细]
  通山县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形成了通山人民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山歌、山鼓。通山山歌,亦名樵歌,是当地人民以世代相传的独特腔调和方言土语唱出的民间歌曲。其唱腔丰富表高腔山歌、平腔山歌、哭腔山歌、盘歌、急口令等。山鼓是以“打山鼓”伴唱的民歌曲。通山县地广人稀,农忙时人们便自由组合集体劳动,劳动时,通常以打山鼓催工鼓劲。通山山鼓在山地劳动时称“挖山鼓”,地水田劳作时称“栽田鼓”。山鼓鼓音清脆,节奏缓急自由,鼓响歌起,满山鼓声满山歌,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子面。通山人素有打山鼓、唱山歌的传统,清同治版《通山县志》载:“山壁晴光,桥间夜色,渔歌樵唱,田鼓寺钟……”,樵歌指的是山歌,田鼓则指山鼓中的栽田鼓。建国后,通山山歌,山鼓等民间文艺形式得到发展,近年来,通山县出现一股“山歌热”、“山鼓……[详细]
  通山神歌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种格式十分讲究的民间音乐形式。一首神歌实际上是一首七言绝句,所以人们又把吟唱神歌称作赛诗会。它的流传主要分布在老环城和厦铺一带。通山神歌只在初一至元宵节期间吟唱,这是从有神歌以来的老规矩,后人一直效仿延袭。通山神歌在吟唱时声音高亢嘹亮,曲调婉转幽长。每到年节,族长就和族人商量,策划如何唱好今年神歌,以祝风调雨顺,族人安康。神歌歌堂一般设在祠堂内,祠堂大厅燃起熊熊大火,堂上摆着神灵塑相和祖人牌位。大厅左侧坐着族人选出的主队歌手,大厅右侧坐着请来的客队歌手,两侧上方是伴奏。伴奏的乐器很简单,只有大鼓和大锣,唱完一句,以打击锣鼓作为过门。神歌的歌词除“神歌头”“十祝”是固定的词句之外,其余都是即兴而吟。神歌一般分为三部分,即请神(神歌头)、……[详细]
  咸宁地区通山县通山山鼓: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通山山鼓,是农民在野外劳动时,边劳动边以山鼓伴奏、唱歌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山鼓的形状如戏曲中所用的小堂鼓,尺寸形制略小,鼓身两边安铁环,系有牛皮带或缎带,便于鼓匠挂在胸前。演唱时,鼓匠右手执扦击鼓,左手托着鼓的底部,配合用手指调节出不同的音色。一名技艺出色的鼓匠,一般能够打出数十种节奏迥然不同、情绪各异的鼓点子。山鼓之音响亮清脆,数里之外能闻其声通山山鼓主要分《挖山鼓》和《栽田鼓》两大类此外还有一种《山锣鼓》。这种《山锣鼓》除鼓匠身背一面山鼓外,腰间还挂有一面铜锣,左手执钟打锣,右手拿扦击鼓。山鼓的曲调与地方语言结合紧密,节奏性很强,加上旋律高亢激昂,质朴热烈,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一种活跃劳动场面的艺术形式。1988年湖北省民间音乐舞蹈电视比……[详细]

全部通山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