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湘西州 > 古丈县民俗文化

古丈县十大民俗文化

苗族跳香
  苗族跳香流行于湖南省古丈、吉首、花垣、凤凰及沅陵、辰溪等县市苗族聚居区。泸溪县古属楚地,楚人“重淫祀,信鬼神”,故巫傩文化盛行。2008年,苗族跳香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苗族跳香,其历史渊源可谓久远。苗族先民们慑于自然不可抗拒的威力,为了缓解恐惧意识,只能祈求神灵的保护,于是便创造了神。从跳香敬奉的神灵来看,有360座木雕神像,分别是天王、地王、人王、谷王等诸多神像;还敬奉了三清三虚祖师八方神灵等。先民敬奉诸多神灵,其主旨就是请神保佑,消祸禳灾。东汉王逸在《楚辞补注》序中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舞以乐诸神。”从屈原的《九歌》记述的内容来看,祭祀的时间是秋天,祭祀的神和主持仪式的人等与跳香的祭祀内容是相同的。由此可推断,跳香的程式,最……[详细]
苗族团圆鼓舞
  苗族团圆鼓舞流行于古丈县河蓬乡民族传统舞蹈,产生于汉代之前,源于苗族古代祭祀活动。据《古丈坪厅志·民族卷》记载:“刳长木空其中,冒皮其端为鼓。使妇人之美者跳而击之,择男女善歌者,皆衣优伶五彩衣,或披红毡,戴折角巾,剪五色纸两条盘于背,男女左右旋绕而歌,迭相和唱,举手顿足,名曰跳鼓藏。”这是祭祀性的歌舞活动。随着时代变迁,团圆鼓舞从祭祀中分离出来,成为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歌舞表演样式。新中国建立初,古丈县文化馆就着手进行团圆鼓舞的整理工作,并参加州、省民族民间歌舞会演,荣获嘉奖。20世纪80年代,全国开展民舞集成编纂工作,经专家进一步发掘整理,团圆鼓舞选载于《湖南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自治州卷》。据《古丈民间故事集成》记载:每到农历腊月二十八,苗家人不管外出做工多久,离家多远,都要如期赶回家里过年……[详细]
古丈跳马节
  古丈跳马节流行于湖南省古丈县古阳镇太平村和双溪乡宋家村及其附近土家族聚居的村寨。土家族跳马节内容非常丰富,包括许马、择日、扎马、操旗、调年、驾马、西可乐、出马、祭神、跳马、烧马、抬老爷、审老爷、烧老爷等内容。2008年,古丈跳马节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古丈县古阳镇由原古阳镇和城关乡合并组成,是古丈县政府所在地。古阳镇位于古阳河畔,是个典型的山区小县城,土家族人口占一半,县城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为低平河坝,是当阳之地,故名古阳镇。双溪乡位于古丈县西部,与古阳镇毗邻,多半人口为土家族。该乡境内多为崇山峻岭,溪河交错,地势险要。宋家村位于该乡东南部,与古阳镇太平村相连,土家风情浓郁,尤以土家跳马歌舞盛行闻名遐迩。土家族自古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千百年来长期积淀形成的原始礼仪中,具……[详细]
家族婚嫁歌
  家族婚嫁歌(古丈县)土家族婚嫁歌,俗称“哭嫁”,又名出嫁歌,土家语叫“毕基卡锉柱祭”。是一部土家族妇女在千百年来的婚俗活动中、口耳相传、集体创作的抒情叙事长歌。它主要流布于湘、鄂、渝、黔等省市的土家族聚居地区,能用土家语演唱婚嫁歌的古丈县境内尤为流行。土家族婚嫁歌,历史悠久,特色鲜明,风格别致,清代改土归流后,“兴哭”、“哭发”作为土家族婚俗的主要内容而盛行。清代诗人描写土家族婚嫁歌场景的《竹枝词》屡见不鲜。“新梳高髻学簪花,姣泪盈盈洒碧纱。”(田泰斗)“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彭秋潭)“侬今上轿哭声哀,父母深情丢不开”。(彭勇功)土家族婚嫁歌整体结构严谨,篇幅浩繁,内容丰富。主要有:哭开声、哭爹娘、哭哥嫂、哭姊妹、哭亲属等五个程序,母女对哭是婚嫁歌的重要部分,始终贯穿于整个出嫁……[详细]
古丈毛尖茶制作技艺
  古丈毛尖茶手工制作技艺,是古丈县各族人民经过无数代人艰苦探索,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完整的制茶工艺,从而使毛尖茶色、香、味俱佳,饮誉海内外,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畅销世界各地,为古丈县各族群众脱贫致富打开了一条新路。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早在周初,巴国已制作贡茶献给周王室。在茶叶栽培和制作由西南向东部扩展的过程中,地处荆楚武陵之腹的古丈县,恰好处在中国茶叶发展史上一个初始辐射过度带上。河西白鹤湾战国楚墓群发掘的文物中,就有茶壶、茶盏、茶灶等明器。古丈县土地肥沃,空气湿润,植被茂盛,适宜茶叶生长。古丈茶始种当为战国时期。南北朝时期《荆州土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杜佑《通典》记载:“永顺、龙山、溪州等地均有茶芽入贡”。又据《古丈坪厅志》记载:“古丈坪厅之茶种之山者甚少,皆人家园圃所产,及以……[详细]
  苗家八合拳是盛行于古丈县苗族地区的一门传统武术竞技,在默戎镇九龙村和坪坝乡张家坪村广为流传,并流布于领近的吉首市、泸溪县、花垣县、保靖县各地。据苗族八合拳传人证实:清末民国初期,九龙洞苗族抗捐抗税英雄龙延久,在苗拳的基础上,撷纳了峨眉、武当等派拳术的优点,独创出一门易于传授的拳术。默戎镇和坪坝乡位于武水支流翘水河流域,山高坎陡,九龙洞村周边有旦武营,土蛮坡营,曹家营,龙鼻咀营等碉卡。饱受外族欺辱的苗家人,崇武慰然成风,历来有练武强身保家护院传统。苗族武术文化沉淀厚实。苗家八合拳无论在演练或实际运用中,都讲究八合。具体为:眼于心合,眼到心到;心与意合,心到意到;意与气合,意到气到;气与力合,气到力发为内四合。眼与手合,眼到手到;手与足合,手出足出;膝与肘合,膝出肘随;肩与胯合,肩动胯送为外四合……[详细]
  土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鼓的本身是一种民俗事象,每个民族不仅有琳琅满目的鼓,而且还有美不胜收的鼓文化。土家族的信仰、礼仪、生产和生活习俗、节庆、娱乐等等,无不涵蕴着鼓文化的内容。由于土家族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所形成的风俗习惯,在土家族聚居的山寨,不论观其形式或是察其内容,土家族的“鼓”文化特点十分明显地呈现在土家族人的风俗习惯中,通过对风俗中鼓文化事象的探究,将有益于我们深化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挖土锣鼓歌够新鲜,在拓荒挖土时,要请两位歌师在隘口上一边敲锣打鼓,一边高唱山歌,唱腔古朴优美,唱词实出政治,劳动群众干劲倍增。在那集体化大生产的年头,挖土歌派上了用场,它既可宣传党得方针政策,又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得到领导重视,还将其搬上舞台。土家族挖土锣鼓歌流传在……[详细]

全部古丈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