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滁州市 > 来安民俗文化

来安十大民俗文化

洪山戏
  洪山戏是流行于皖东稀有剧种,它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傩”,从“傩”发展到香火戏。到了清代中叶,在香火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洪山戏。洪山戏历史悠久,韵味独特,乡土气息浓厚,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地方戏。洪山戏的前称为“香火戏”,是香火会请神祈祷时演的戏。香火会分内坛与外坛两派,外坛做会时称“五岳”,内坛唱戏名“洪山”,洪山戏从内坛得名。洪山戏的剧目取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唱本和部分移植改编其他剧种的剧目。剧目有200余个。洪山戏的唱腔分三类,即“锣鼓伴奏类”、“祈神类”和“民间小调类”。起初洪山戏伴奏只用锣鼓,且唱且舞,后期加丝弦管笛。唱腔质朴粗犷,高亢嘹亮,朗朗上口,乡土气息浓厚。洪山戏表演从“二小戏”逐步发展为“三小戏”,人物表演逐步程式化,演出逐步从乡村场地过渡到城镇舞台。洪山戏得……[详细]
秧歌灯
  明朝末年发源于来安县广大乡,是由农民对“神灵”的祈祷活动发展起来的。起初以唱为主,伴以极简单的动作,后来形成了秧歌灯雏形。清代,秧歌灯歌曲曲调和演唱内容较前丰富得多,伴奏乐器已有笛子、二胡、四胡、琵琶、三弦和民间锣鼓。秧歌灯的曲调丰富多彩,抒情悦耳,舞蹈动作柔美朴实,轻松愉快,歌词通俗流畅,动人以情。由于以上特点,秧歌灯很快流传到滁州、全椒和江苏省-、江浦、浦口一带乡间。群众自诩秧歌灯“有九腔十八调,调调有花色,三天三夜唱不完,唱转头不算本事高。”秧歌灯是一种综合性的大型歌舞,以前均在广场演出,上场人数多则82人,少则32人,角色分为“主伞”、“鞑子”、“包头”。主伞为灯头,持串铃领舞;鞑子为男角,服饰为箭衣、马褂、圆顶卷边黑色帽,脑后垂长辫,脚穿短筒靴;包头为女角,身着彩色大衣襟褂子,脚穿……[详细]
来安白曲
  来安县“白曲”是稀有曲种。发源于来安县大英乡和文山乡一带,是流行于苏皖两省,来安、-、江浦三县的一种说唱艺术。白曲始于清末民初,历史悠久。白曲以曲调多样,曲目丰富而得名。民间艺人称它有百种曲调,百部曲目,故又称之为“百曲”。白曲艺术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它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发展自我,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初期人员阵容小,多则3—5人,少则1—2人即可演出。乐器简单,主要有胡琴、瓷碟、钢丝、小锣小鼓。表演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变,既可以坐唱,又可在场中表演,演员化出化入,接近于评书、评弹之类。其说白形成了韵白体,押韵、俏皮,类似现代的小品。并用地方方言表演说唱,诙谐、幽默,乡土气息浓郁。多为民间婚丧喜庆、庙会提供服务。在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中,白曲艺人积极创作,宣传抗日主张和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详细]
手狮灯
  独山乡“手狮灯”(原名“狮子灯”)历史悠久。始于清代康熙年间,流行于县内及江苏的-、江浦一带。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手狮灯”狮身长四尺半,高三尺余,用篾扎纸糊,彩绘而成。狮子两前足捧一绣球,绣球用竹篾扎制,糊以白色透明纸,内点蜡烛。狮子肚皮下安有两根木棍,舞狮者两手各持一根木棍,将狮子举起舞动。每只狮子重约50斤,由一名舞狮者和一个副手,轮流配合舞动表演。来安“手狮灯”由六只狮子组成,玩灯人着一色服装,远观近望,气势宏伟,热闹非凡。“手狮灯”的表演形式有“抖狮”、“摇狮”、“睡狮”、“盘球”、“狮子坐肩”、“狮子理毛”、“双狮推磨”、“狮子拜门”、“逗猴”等十余种动作。表演吸收了杂技表演艺术,难度较大。表演者均是刚武有力的男性农民。“手狮灯”的传承,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宗教色彩。当地农民每……[详细]

全部来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