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广德市民俗文化

广德市十大民俗文化

王氏制扇技艺
  王氏制扇技艺是皖南地区传承了150余年的一种传统折扇制作技艺,主要流布于有“中国竹子之乡”美誉的广德市境内。清代同治年间,浙江黄岩从事制扇的王氏家族部分成员移民至广德市东亭乡定居,并继续制扇营生,从而开启了在广德境内的制扇传承。当前,王氏制扇技艺主要在王氏家族后裔王明德先生创办的安徽明德竹木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内传承。历经六代发展,该企业已成为广德折扇制作及竹加工业的龙头企业。王氏折扇主要由扇面、扇骨两个部分组成,扇面宜书宜画,扇身可展可合,展可达尺余,合则呈条状,具有做工细腻、扇骨柔韧耐用、扇面内容丰富、外观精美、品种繁多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王氏制扇工艺分为扇骨制作23道工序与扇面制作7道工序,扇骨主要以竹、木、骨等原料加工而成;扇面多以真丝、宣纸、棉布等为面料,以传统花鸟鱼虫、人物山水等为……[详细]
皖南竹刻
  竹简雕刻,是在竹片制品上雕刻人物、动植物、图案、文字的一种传统艺术,主要在江南地区流行。清代同治年间,一批浙江人移民广德,将竹简雕刻带到了广德,在广德已有150余年的传承历史,目前广德有一大批从事竹简雕刻工作的艺人。皖南竹简雕刻主要是采用的是“留青雕刻”与“底纹雕刻”技法。“留青”,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作为雕刻图纹;然后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称之为“留青竹刻”。竹青选用深山冬竹,经防霉防蛀工艺处理,成品表面光润。竹筠洁如玉,竹肌有丝纹,竹筠色浅,年久呈微亮;竹肌年愈久,色愈深,色如琥珀。留青竹雕刻,充分利用这种质地和色泽变化差异,采取青筠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分出层次,形成色彩从深到浅,自然退晕效果。明晦浓淡,因景而施。“底纹雕刻技法”是皖南竹简雕刻技艺的另一特点,……[详细]
明德折扇制作技艺
  扇子源于中国,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三千年渊源流长的制扇业,使扇文化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竹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历来被誉为“制扇王国”。由于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东方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东南亚及西方国家的欢迎及热捧。明德折扇属中国扇的一种,由扇面、扇骨两部分组成,扇面多采用真丝、宣纸、棉布等面料,扇面设计不但延承传统的花鸟鱼虫、人物、山水、民间故事、诗词等,还穿插现代美学作品。扇骨主要选用优质的毛竹、木材、及动物骨等。明德折扇可张可合,展可达尺余,合则呈条状,适于随身携带。明德折扇的扇面内容多反应同期社会人们的生活状况与社会环境,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有着较高的价值。其基本功用除引风之外,还是装饰欣赏之物。明德折扇还……[详细]
广德民歌
  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人口51.5万。广德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东汉建安初置广德县,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上先后归属吴、越、楚国,分别受到中原文化、徽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多重熏陶。广德又是一个移民县份,受原籍影响更深远。广德民歌除了受到多重文化熏陶,受移民文化影响也很深,民歌风格也与安徽其它地区有着很大的区别,河南、湖北移民为广德移民的主体,同时周边苏、浙地域影响也很大,多重文化的融合铸就了广德民歌在历史的传承与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同时也带有很深的移民文化与周边文化的的烙印。广德民歌是广德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各种社会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生产劳动,以歌为乐;男女相恋,以歌为媒;喜庆吉日,以歌相贺;社会交往,以歌代言。唱民歌成为广……[详细]
火狮灯
  火狮灯是在晚清同治年间,创立于广德县的南部山区四合乡宏霞村的一种传统舞蹈,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舞蹈样式,每逢喜庆节日都会用火狮灯表演来助兴。火狮灯有两奇,一是造型奇。狮灯头、马灯尾、龙灯身,胸前两螯捧着红绣球,灯下方撑以两根木棍,两根细绳一根连灯头,一根连灯尾,再和木棍相连,整个灯造型精美,招人喜爱。二是玩法奇。表演时每人各持一灯,在锣鼓的伴奏下,表演者运用皮影戏的操纵技法娴熟操纵木棍上的细绳,使火狮头、尾、身体、两螯、绣球都十分灵巧,腾越、打斗、亲昵,甚至喜怒哀乐都表现的活灵活现。当前,火狮灯灯具品种更加多样,已形成一个有五套剧情的完整传统舞蹈表演形式,当地也有了火狮灯表演协会等组织,只是现在的表演者年事已高,年轻人有了新的娱乐方式,火狮灯传承下去成了亟待解决……[详细]
西坞马灯
  西坞马灯是流星在广德县南部乡村的一种传统舞蹈,系竹骨纸皮蜡烛灯。相传1864年太平军有两位将士躲过了清兵的追杀,改名换姓逃到广德南乡深山中的西坞村,并隐居在此,为了缅怀领袖洪秀全和太平军将士,同时也避免与清政府直接冲突,他俩利用金花姐、银花妹、铁板桥得道的当地民间神话传说,通过吟唱和马灯表演的形式,在百姓中宣扬太平天国天下太平的主张,让人们铭记太平天国运动。后来,他们不仅扎制、编导、表演马灯,还收徒传授马灯表演。西坞马灯的所有灯具和道具的扎制都是用竹片、篾条、篾丝扎制而成,外皮用当地自产的木纤维皮纸裱糊,然后画上相应的彩色装饰图案,书写简短醒目的文字,内部安置有蜡烛底座,玩灯时插上蜡烛,点亮就是灯。表演西坞马灯的九场故事,需扎制89盏灯,玩灯队伍人数至少35人,演员中2-3人是成年人,其余均……[详细]
溪口堆木画
  堆木画溪口堆木画早在300年前由皖南泾县的汤氏家族所开创,当前主要分布在宣城市所属的1区1市5县,并辐射邻近的歙县、休宁、黟县、屯溪、太平、苏南、浙北、上海、合肥等地。溪口堆木画在借鉴、揉合徽州三雕、徽派版画和新安画派的艺术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风格和流派,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主要具有四大特征,一是生漆结构特征,二是堆木意象特征,三是双口卷刀出笔法特征,四是美学图式特征。溪口堆木画的制作技法主要有六种,一是深浅浮雕,二是陷地深刻,三是阴文,四是篆刻,五是多变坡地,六是双口卷刀出笔法,可谓集诗、书、画、印、雕五大艺术元素于一体,在雕刻成形后,将双口卷刀以热情操刀方式,下刀神速而泼辣,八方挥洒,隐繁出简,作品刀味带有浓厚的浪漫情调。……[详细]
高峰唐氏竹篮编织技艺
  高峰唐氏竹篮编织技艺是自清代同治年间(1864年),随唐氏先祖(唐忠候、唐世荣)从浙江绍兴稽东镇移民到广德县东亭乡高峰村而来的一门传统竹篮编织技艺,由于其编织的竹篮品种多样、编织花色新奇,很快在当地产生影响,受到欢迎,对广德县的竹制品加工的升级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门技艺在广德历经了150余年五代人传承,如今成了当地竹篮编织行业的主流技术手段。唐氏编织的竹篮主要是以紫竹、湘妃竹、罗汉竹、淡竹、毛竹、黄壳竹、水竹等为原料,编织多种功用与形态的竹篮,竹篮外形有圆形、方形、柱形、多边形等,千姿百态,各有韵味。在编织技法上有挑压编、拉花编、实编、空编等。唐氏竹篮编工十分精细,所用的篾丝最多可达100多根(即一市寸内排列100多根篾丝)。篮身有的层层相套,形如宝塔,又称“塔篮”或“托篮”;有的镂空编织……[详细]
  皖南根雕在广德流行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据记载,清代皖南的太平县有个根雕艺术家叫汤俎,到皖南山区采挖古木树根创作人物鸟兽,颇有美誉。经不断传承发展,皖南根雕已形成多品种系列,并绵延至今。发展鼎盛时期为清朝末年与民国初年,皖南根雕随着人员流动的加速被传播到江、浙、沪、闽等地,成为当时社会名流、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的收藏之物,并趋之若鹜。随着社会的变迁,目前广德仍有一批从事根雕艺术的人员,他们为根雕艺术的发展、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作品多次在全国根雕大赛上获得金奖,并引起业内的普遍关注。皖南根雕是树根造型艺术的简称,它是以一定自然形态枯树奇根异木为基材,经人为筛选、观察、构思、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独特艺术品。它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是自然美学的审美心理学和技术美学的综合表现。千姿百态,饱含野趣,展示出……[详细]
  祠山(张渤)传说是西汉时期至今在广德及江南地区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相传西汉末年,治水英雄张渤在广德东亭开挖河道时,与夫人李氏约定,在工地外设置鼓坛,李氏每日送饭时,击鼓三声,他闻声过来用餐,不让李氏送饭到施工现场。一天,李氏无意遗落几粒饭粒在鼓面,遭群鸟啄食发出鼓声。张渤听到鼓声,以为夫人送饭来了,便来到了鼓坛,方知是鸟所为,随后他又返回工地。不久,李氏送饭击鼓三响,张渤以为还是鸟啄之,未理会。李氏久等未见丈夫来用餐,就到工地一探究竟。见张渤化为大猪正驱使阴兵开河,顿时吓晕。张渤不及避化,羞与夫人见面,从此隐居广德横山、礼参北斗、-得道。为纪念张渤治水功绩,时人在横山南麓建庙供奉张渤。广德县东亭乡至县城西郊横山一带,至今存有完好的浴兵池、圣渎河、挂鼓坛、祠山寺建筑古井、柱础、石条、石碑、荫塘……[详细]

全部广德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