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寿阳县民俗文化

寿阳县十大民俗文化

寿阳油柿子技艺
  油柿子是山西省寿阳县独具风味的传统名吃,也是当地人民逢年过节、迎亲送友的必备佳品。相传寿阳县是老寿星的诞生地,据说寿星出生时身体羸弱不堪,因常年食用柿子身体日益强壮,得道成仙,飞升天界。后来,寿阳渐渐成为“春晚无花秋早霜”的高寒地带,百姓没有柿子来供奉“老寿星”,特意用红糖稀把面和起来,捏成柿状,用油炸熟,拿绳串起来,供献祭祀。年代日久,这种民间食品流传下来,成为今天寿阳的一个特色产品。制作油柿子需要主料面粉500克,辅料饴糖(小米饴最佳)250克,白糖50克,碱少许,清水150克,胡麻油120克(实耗)。制作时,先将饴糖放入盆内,将清水和碱面溶合在一起成碱水,分几次倒入饴糖内,不断搅匀使饴糖颜色由棕黑色变成灰白色,再变成棕黑色(比原饴糖色略重),再将250克面粉倒入饴糖水内搅匀(但不要多搅……[详细]
寿阳剪纸
  寿阳民间剪纸发源于黄河流域中部,是黄河文化发祥地极为古老而原始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借助方寸天地,以历史传说为内容,以朴素的五色彩纸为原料,创作了大量的剪纸作品,这些作品表现了华夏民族勇于斗争、爱国爱家、坚强勇敢的民族精神,表现了寿阳古老的山川文化积淀。寿阳福寿剪纸的原料一般为红纸或红色宣纸,工具为纸捻、剪子(或刻刀)以及画好的图样,或者直接凭着臆想构思构图,叠成五到六层,一气剪(刻)成。寿阳剪纸具有北方地区粗犷、厚重、淳朴的特点,创作的主题多为祈求福寿、象征吉祥的内容,体裁格式上,根据当地民俗与实用需要因物、因事而构图而创作。代表作品有《老寿星故事》、《浮化山传说》、《福寿之乡》、《寿阳八景》、《十二生肖》等系列。寿阳福寿剪纸是寿阳“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播载体,表达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详细]
寿阳竹马
  寿阳大竹马是武术之乡平头镇郭家沟村的传统民间文艺形式,它起源于明清,集高跷、竹马、武打于一身。其内容最初表现的是关公和周仓的打斗场面,后来增加了《三英战吕布》、《虎牢关》等。过去它和当地平头沟北村的《爱社》同属傩具艺术,“大竹马”、“爱社”和李家山的“圪栏队”并称三大社,主要用于到附近与阳曲交界的阪泉山(亦称阪寺山)驱邪逐疫、祀神祭天、祈求丰年。目前,民间现存的寿阳大竹马演出剧本有《唐朝八大将》、《幽州降香》等,演唱曲调有《山坡羊》、《马腔》等,接近山歌调,半说半唱,以说为主,根据剧情需要角色大多为武将。表演时面部化妆,身着舞台服饰,前后扎竹制马架,脚踩半截高跷,深受人们欢迎。寿阳大竹马的独特之处在于,既有高跷的魁伟高大,又有竹马的彩饰造型;既有人们熟知的戏剧人物故事,又有刀 剑戟的激烈拼杀……[详细]
  寿阳耍叉是流传于寿阳县黑水村一带的民间杂技形式。据老艺人回忆,旧时当地每年要在六月初四到鹿儿山赶会,为寿星祝寿或得雨还愿,六月初六还要在黑水村赶会。届时要请巫师念动咒语,驱邪辟鬼,消难免灾,耍叉是- 上的必演节目。清中后期,寿阳地区习武成风,大批武术、杂技把式涌现,耍叉技艺日臻完善,曾被召入宫中为慈禧太后做专门演出。寿阳耍叉就是在武术中诞生的一种民间杂技表演形式,表演者十至五十人,赤背赤膊上下滚动着铁叉,表演时铁叉在手、臂、肩、背、脖、胯、腋、膝、腰、臀、腕、髁、头等全身部位不停转动,铁环不时发出阵阵响声,围观者拍手叫好。还有一种小铁叉,长仅二尺,较大铁叉易于掌握,表演时两手持两根尺余短棍,上下翻动,甚是别致。据老艺人回忆,耍叉的表演套路古代有50多种,现在能够想起来的有插花盖顶、二郎担山、……[详细]
  “爱社”也称“耍鬼”,是流传于我省晋中寿阳县平头沟北一带的极为古老而又稀有的傩舞形式。据说是表现“黄帝战蚩尤”的传说故事:黄帝为了战胜蚩尤部落,命令将士打扮成24家“魂头鬼”迷惑蚩尤,果然取得了胜利,为了表彰将士爱社稷的英勇行为,就把这种傩舞称之为“爱社”。《寿阳县志》记载,每年阴历七月十三,“爱社”和邻村三大社都要到本县阪泉山附近的北神山轩辕庙进行祭祀表演,据说是为轩辕黄帝过生日,而“爱社”是唯一被允许进入轩辕庙内进行表演的社火,其他三大社的节目只可在庙外的山头上表演。汉代以后,“爱社”有一部分演变为蚩尤戏或角抵戏,如在寿阳境内也留下了一种竹马戏,但形式内容则演变为戏剧,只有“爱社”的鬼傩却以原始形式在寿阳留存了下来,并且保留了远古鬼图腾的形式和内容。黄帝的将士由于佩戴鬼饰面具作战获胜,子……[详细]

全部寿阳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