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长治市 > 沁县民俗文化

沁县十大民俗文化

  沁州三弦书是一种流行于晋东南沁县、武乡、沁源、襄垣和晋中左权、榆社,以及晋南安泽、浮山等地的传统曲艺表演形式,又名“老州调”。其形成年代尚无考证,但根据老艺人回忆,清顺治年间已有沁州盲艺人组织“三皇会”在表演三弦书。它的演出形式,早期是一人自弹三弦,兼用摔板和小铙伴奏,说唱相间表演,后来发展成为多人分持三弦、二把和反二把、笛子、四弦、二胡等乐器伴奏,以一人为主,其他人为辅的群口说唱形式。表演程序通常是开场先演奏一段器乐曲牌,接着吟诵四句“提纲”,然后“起板”或称“叫板”,之后转入“正书”说唱。沁州三弦书的唱腔为板腔体,曲调有“月调”和“平调”,曲目有长篇、中篇和小段,代表作主要有长篇《清烈传》(45回)、中篇《高文举夜宿花亭》(3回)、小段《反菜园》等。沁州三弦书长期活跃在当地民间祭祀和民俗……[详细]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日名称,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端午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 ,饮用- 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沁县是浊漳河、沁河的发源地,也是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作为“北方水城”的沁县端午节经过世代传承发展,形成了插艾、带五色线、包粽子等特色文化传统,并且生动的结合了赛龙舟……[详细]
  烂柯山传说在山西晋东南地区广为流传,沁县棋子山传说便是此类“遇仙”题材的一则变文,故事将“围棋对弈”改为“象棋厮杀”,又在结尾处增加了羽化成仙的超现实想象,并把仙人与星宿相联系,洋溢着神奇瑰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引人入胜。棋盘山位于沁县郭村镇伏牛山与沁源交界处,山顶一块大石上刻着个棋盘,棋盘上摆有五颗残子。两届河心有一个碗口粗的石窝,窝内盛满了常年不枯的清水,人们称之为“仙水池”。相传,公子重耳避难赤狄,狐偃、先轸等贤士在古老的象棋中加入军事元素,相互博弈,用来磨炼重耳的斗志。后来,重耳复国后便在赤狄通往晋国要道之侧的山巅,用巨石雕造了一幅巨大的棋盘,并建了一座石亭,即今天沁县棋盘山上“仙人弈棋”遗迹。当地民间广泛流传着农夫遇仙的传说:很久以前,沁县仁胜村有个姓田的农夫,从小父亲去世,留下她们母……[详细]
  沁州干馍历史久远。传说隋末李渊带兵打仗从太原来至沁县的月岭山,士兵身上背的锅被打破,不能盛水,无法做饭。正当将军犯愁时,徐茂公急中生智,和好面,做花椒盐面心,将树杆做小擀面杖,擀成饼,用破锅烧红烤熟。李渊吃后觉得非常好,遂将干馍作为行军食品转战南北。因沁县过去为沁州,故称此饼为沁州干馍,流传至今,成为沁州特色小吃。沁州干馍以脆而不硬,柔而不韧,嚼而不腻,香而不厌的特点闻名。干馍,为面食烤制品,圆形,内鼓中空,色泽焦黄,香脆可口。在沁县制作干馍叫“打干馍”。打干馍工艺简单,但对和面以及掌握火候要求比较严格,非经验老道者不能为。基本制作方法是:用凉开水把面和好,在面案上反复揉匀,将特制的圆圪辘擀杖碾成饼状,然后,用一小块面团蘸上备好的油盐花椒粉配成的调料,包入面饼中间,再擀制成形,放入焦炭火烧的……[详细]
  “挑高”是一种二人对唱形式,一人摇响环,一人撑雨伞,你唱我和,即兴演唱,二人竞唱,越挑越高,故名;后来又加入打击乐器,发展为挑高秧歌,在襄垣、武乡一带流传广泛。关于挑高秧歌的起源,当地流传有三种说法,分别是石勒军队乐舞说、三官祭祀信俗说、乡土郎中行医吆喝说,且不论其最初形式如何,根据属性与内容来推断,挑高秧歌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的社火表演艺术。挑高秧歌一般在春节、上元节期间组织演出,活动的范围除在本村挨家挨户进行演出外,邻村之间还要互相交流演出。走场是演出主要部分,一般是大家伙(锣鼓)领队入场,小家具(挑高乐器)随领头唱着带队走场进入。走场形式有长蛇阵、龙摆尾、打圆场、面对面、蛇脱皮等。人物分主、配角,主角包括一正一丑,唱词根据角色进行分工,正角头戴礼帽帽,身穿大衫,一手摆响环,一手打雨伞……[详细]

全部沁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