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南昌市

南昌汪山土库建营造技艺

南昌汪山土库建营造技艺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昌汪山土库建营造技艺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汪山土库由史称“一门三督抚”的湖广总督程矞采、江苏巡抚程焕采、安徽巡抚程楙采等九兄弟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筹资兴建。它倚山枕水,与鄱阳湖地区许多民居一样,由于地势低洼,雨水充沛,易潮易涝,便采取外墙青砖立斗灌泥、墙内侧定磉立柱承重的构筑形式,规模较大者,鄱阳湖滨湖地区习惯称其为“土库”(又音:土屋)。

汪山土库布局科学、精巧,结构明朗、大气,雕刻简朴、高雅,排水、通风、采光等均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置身其中晴无日晒,雨不湿鞋,且冬暖夏凉,与鄱阳湖地区风雅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谐统一,是鄱阳湖地区特殊民居的典范。

土库墙体结构独特,内为木架构承重,四面外墙围闭,使整个建筑群形成一个整体。所有墙体皆是青砖立斗、斗中灌泥,采用单丁斗式、一斗一眠式砌筑方法,并每隔一段用拉铁把外墙“铆固”在木构架上。墙体一般高达7米左右,墙头高出房架,跌落成“三山式”的阶梯式防火马头墙,白灰压边,青砖黛瓦,轮廊线丰富多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染力。

土库建筑用材十分讲究。木料全是赣南深山老材,质硬通梢;红石从鄱阳湖中间南矶岛采取,细腻结实;青砖灰瓦则是在本地筑窑十八座,取房屋后面的蚂蚁河床粘泥,专门制模锻烧,至今还保留有古窑遗址。

汪山土库古建筑群的制作工艺,是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下一篇:安义黄洲宗山米粉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