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通市 > 如皋市民俗文化

如皋市十大民俗文化

南通红木雕刻
  木雕(南通红木雕刻)​​​​​​​南通红木雕刻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种丰富,题材广泛,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上世纪50年代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全国红木看江苏,江苏红木看南通。”由此可见南通红木雕刻在全国的影响力。进入新世纪以来,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南通红木雕刻在传承和发展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不俗业绩。南通红木雕刻界大师、能工巧匠云集,现有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4人,是江苏省雕刻大师最多的城市,还有一批高级工艺美术师和民间工艺大师。这些工艺大师形成了南通红木雕刻的坚实力量,在全国举办的各种评比大赛及活动中,南通的红木雕刻艺术家多次获奖,充分展示了南通红木雕刻超群的技艺。……[详细]
盆景技艺(如皋盆景)
  盆景技艺(如皋盆景),江苏省如皋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如皋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七大流派之一。如皋盆景起始于北宋,发展于明清,鼎盛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如皋盆景以蟠扎为主,辅之以修剪,称为扎景,选取桧柏类、罗汉松、五针松、紫杉、黄杨、六月雪为主要素材,因树造型。蟠扎使用的棕丝经过选棕、抽丝、浸泡、制绳等工序,丝如细枝,与树混为一色。如皋盆景以蟠扎为主,根据盆景制作者的理念选用丰满的树材,用棕丝对其主杆和分枝进行蟠扎,辅之以修剪,称为“扎景”,因树造型。有一弯半、两弯半、三弯半3种,以两弯半为主,正宗的如皋盆景俗称两弯半。主杆经过长时间的“技压”造成“S”式,左面三片,右面三片,背面三片,互生有致,无胸片,清楚的脉落突显出主弯“S”;顶片蟠扎成圆顶,谓之为“云头”,根颈悬……[详细]
白蒲黄酒酿造技艺
  白蒲黄酒酿造技艺,南通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唐宋以来的州志、县志中就有白蒲黄酒、冰雪陈酒的记载。清道光二十一年﹙1840﹚镇志载“酿酒用雪水、茶米、麦曲是谓雪酒,陈数年者尤佳”。浙江张姓迁居蒲镇后,见水质好、河运方便、市场又大,即在蒲开办槽坊酿制黄酒。至第七代传人张正清,继承黄酒酿造工艺,一直从事米酒、陈元酒、蜜酒(统称黄酒)的酿造,该酒坊一直沿袭到解放后。白蒲黄酒起始于唐宋,盛名于清代。其酿制选用优质粳米、糯米和小麦为原料,经糖化发酵酿成。其传承数百年至今未变的工艺流程是:选米—浸米—蒸饭—晾饭—拌曲—落缸发酵—开耙—坛发酵—煮酒—榨酒—装坛等主体工序。……[详细]
耥子灯
  耥子灯,南通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耥子灯又称耥花灯,是流传于如皋西部地区的民间舞蹈。过去用“斗”量米时用“T”型的耥子将粮食刮平,民间将耥子的横木上挂两盏灯起舞。寺庙里的和尚做“佛事”时,也有手持耥子灯走阵图的“跑方”。1957年文化站长马竟成会同吉书明、石昭则等挖掘整理了民间的耥子灯,穿插以“三角菱”、“四角菱”、“六角菱”、“破荷叶”、“双龙入海”、“绕风车”、“十四门阵”等多种阵图,高潮时场灯熄灭,台上的似行云流水、银灯闪耀,给观众一种梦幻的感觉。1982年如皋文化馆重排《耥子灯》参加江苏省民间舞蹈演出。1983年《耥子灯》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1991年10月,文化馆新编《妹子玩耥灯》在南通市民间歌舞调演中获一等奖,并参加……[详细]
如皋杖头木偶戏
  如皋地处长江三角洲,江海平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代名人都非常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冒辟疆、李渔都有戏剧家班与木偶戏同台演出,扬州八怪也有关于木偶的诗词记载。20世纪初,如皋地区有木偶戏班一百多个,其出神入化的艺术表演和娴熟的操作技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如皋地处南北交通要冲,多种木偶艺术形式在此竞相交汇,杖头木偶是这里的主要演出样式,除了演出许多传统戏剧,如《白蛇传》、《三国》等,还成功演出了《西游记》、《红螺女》等神话戏,以及新编现代戏。近似于杖头木偶的扇子木偶是利用一根线做轨道,用扇子的骨架为动力杆,牵引木偶活动,演员也同台表演,歌舞其中,可谓是历史上最早的人偶同台演出。清乾隆年间,东皋地区还有灯彩木偶。灯彩木偶有3公尺高,是世界上最大的杖头木偶之一。木偶的命……[详细]
如皋盆景蟠扎技艺
  如皋盆景制作技艺,盆景造型以树形的“两弯半”为特征,是汉族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园林艺术的珍品。通派盆景以南通为中心,包括周围各县尤以如皋一带为重。南通地区盆景的起源有文字和实物记载始于宋,宋代教育家胡安定记录如皋的一盆“蛟龙穿云”古柏盆景,距今已有900多年。南通盆景园保存的桧柏盆景树龄已经有600余年,通派盆景的代表作“蛟龙穿云(雀舌松)”,树龄470多年,诞生于明嘉靖年间。清末南通状元张謇对通派盆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张謇在创建的南通博物苑内陈设盆景,并配有专门的园丁管理维护花木,在1913年成立的南通甲种农业学校,建立园艺实习园地,并配套建有温室,开设花木盆景选修课程,在当时社会上视盆景为“雕虫小技”的环境下在全国率先将盆景艺术带入高等学府。在南通魁星阁道观改建为中公园时,张謇聘观……[详细]
如皋酱油酿造技艺
  如皋酱油酿造技艺,南通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如皋酱油酿造技艺,千年工艺,百年传承。如皋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富晒的水土是古法酿造酱油传统工艺实施的极佳地域。如皋酱油酿造技艺,源于先民在如皋成陆之初,就从中原带来种植大豆的技术和制作酱油的工艺,传说中岳飞领兵抗金途经如皋西乡八角井有张姓乡民捧豆酱慰劳岳家军之传说。如皋酱油酿造技艺有别于现代工业化生产技艺,古法酿造必须先制酱,而现代工艺省去制酱这一繁杂程序,两者工艺产品在味觉与营养有天壤之别。如皋酱油酿造技艺利用先祖传下古法酿造技艺制作的酱油特别原味、天然、营养、色泽自然,浓郁的酱香、脂香、口感鲜美、醇厚,含有人体所需的丰富的营养氨基酸。……[详细]
薏仁酒酿造技艺
  薏仁酒酿造技艺,南通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薏仁酒选用药食同源的薏仁、黄芪、大枣等为原料,使用优质水源,经预处理、发酵酿成具有地方特色、古典风味的养生保健酒。其传承千年至今未变的工艺是:选料→炒熟(膨化)→拌曲制浆→发酵→取酒→装坛等。薏仁酒酿酒过程中无需对原料进行浸泡、蒸煮等,其加工手段是炒熟膨化,耗能少且环保。该工艺完善了香、醇、柔、绵、爽的综合风格,色泽橙黄,澄清透明,香味浓郁,醇和爽口,酒体丰满。薏仁酒是一种低酒度、低糖份、高营养、富含薏苡脂、生物碱、VE等养生保健组分的四季饮用酒。该酒中的糖大多为果糖,糖尿病人可服用。……[详细]
如皋灯彩
  南通灯彩扩展(如皋灯彩),南通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如皋灯彩制作风格之独特、声誉之卓著值得记述。早在东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年),灯彩已在如皋民间流行,当时多为竹篾、纸、线扎制的挂灯,明朝时最为繁盛。至晚清时,如皋灯彩已行销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华侨较多的南洋各地,并以别致的造型设计,精湛的制作工艺和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蜚声海内外。如皋灯彩的制作工艺,因具体式样、制作材料和定购者要求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说来,需经过设计、出样、扎骨、裹丝、裁剪、糊表、蒙面料、着染、彩绘、装饰、总成等10-30多道工序。最基本的工序可归结为扎、糊、绘。……[详细]
蔡氏面塑
  南通面塑(海安面塑、蔡氏面塑),南通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扩展项目。蔡氏面塑是以如皋地区特有的面粉、长糯米粉等为原材料,经蒸煮、冷却、揉、捏、揪、挑等数十道工序形成的手作。蔡氏面塑多取材于历史,充满古风名画韵味;注重人对体骨骼和肌肉结构的理解,塑造人体结构精确;制作的人物精巧,善于以小见大;捏制的人物辨识度极高,善于面部刻画。蔡氏面塑独特的制作材料配方,使得所塑作品可长期保存。……[详细]

全部如皋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