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潍坊 > 诸城民俗文化

诸城十大民俗文化

诸城邱家庄条编工艺
  诸城邱家庄人在靠近河边的河滩上大量种植柳条、白杨、腊条、棉槐等。每到夏季伏天,人们收获柳条,将柳条割下打皮,在烈日下晒干,再用清水浸泡,待泡透柔软后纺织。秋天落叶后,再收割白杨、腊条、棉槐编织。编织工艺分为圆条编和方条编两种。圆条编诸如提篮、装篓、悠筐、果筐等,起头先用4根枝条为1大锭,叉花排列,共用4大锭形成8锭,用3根条子缠绕一圈后再用3条复绕两圈,再由原来的8锭分为16锭,再用绳子拴起围一圈上磨条子。方条编如笸箩、提篮、粪篓、花篓,先用4根条子排列为1锭,再用两根条子扭花缠绕直走,到排完8锭为止,然后分两端窝头缠编,再用绳子拴起围一圈,上磨条后继续向上编,直到编到高度适宜为止。这些条编成品,在农村用途十分广泛,为农家生活必备的工具。……[详细]
公冶长传说
  公冶长(公元前519年—公元前470年),世居诸城市今贾悦镇的公冶场村。公冶长幼年家贫,自幼俭朴好学,攻读经书,锲而不舍,为人称道。成年后,他慕孔子大名,赴鲁都曲阜拜孔子为师。因他勤奋攻读,呕心沥血,博通六艺,成为孔子的七十二高足之一,列第二十位。公冶长的传说有多种,有文字记载的始见于南朝(梁),故事集中表现了他潜心治学,传道授业,特别是懂鸟语的传说,暂举一种:一天,几只鸟儿飞到书院窗口叫道:“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死羊,你吃肉,俺吃肠,快去取回莫彷徨”,公冶长听到后赶紧奔上南山顶,果然有只被虎咬死的羊,就拖回家煮上吃了,却忘了鸟儿们的要求,把肠子埋了。于是,鸟儿们决定报复公冶长。这天,几只鸟又飞到书院窗台上叫道:“公冶长、公冶长、镇上街头有死羊,你吃肉,俺吃肠,快去取回莫彷徨”。公冶长……[详细]
诸城财神节
  财神的形象最早起源于宋代的民间传说,明清时将其作为神灵供奉,以满足于人们对财富的希求。供奉形式多是长年供像,重大节日设下供品,磕头祈祷。在诸城,敬奉财神却有着另一个习俗,就是诸城的财神节。诸城的财神节是七月二十二日,相传是比干的生日。财神节最早形成于清康熙年间并延续至今。每到这天,诸城的家家户户购买香纸鞭炮,置办供品佳肴。下午四时许庆贺开始,大街小巷鞭炮齐鸣,热闹非凡,六时许家中祭拜随即开始,上供祈祷,直至晚七点多结束,整个乡村城区沉浸在一片节日之中。……[详细]
诸城喇叭吹打乐
  诸城喇叭吹打乐源于山东鼓吹乐。诸城喇叭吹打乐所用乐器主要由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也有增加少量弦乐器。主要是:大喇叭杆(大杆号)、唢呐、笙、管子、笛子、堂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镲、京胡、二胡、板胡、三弦等。……[详细]
诸城面艺
  诸城面艺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了2500多年,制作工艺一直延续至今,并经代代传承人的创新发展,使大饽饽具有麦香可口的特点,在面食品种中,独具地方特色,是面食系列之精品。制作诸城面食需要在头天下午将老面引子泡开和好,第二天把开好的老面与面粉一起和好。和面时要把老面和面粉搅拌均匀,然后将面倒出放在案板上,用劲猛揉,之后用手揪开面团,每个面团再揉30遍,成型,放在盖垫上,蒙上白纱布发1-2小时即可下锅蒸,蒸半小时左右即可。蒸熟后的大饽饽呈白色,发暄,按之富有弹性,纯麦香味很浓,柔暄可口,堪称面食品中之上品。……[详细]
诸城竹板快书
  清末民初,诸城境内就有打“呱嗒板”(两页竹板)走街串巷、出村入户,用顺口溜的方式,边打边说进行讨要。后又发展成为两页大板,两页小板,大板打过门,小板打节奏,分摇板、扣板,吸收运用了锣鼓经的花点,极具渲染力。诸城竹板快书独具特色,运用方言,以说故事为主,在板式上也不同于一般快板书和数来宝,讲究手、眼、身、法、步,表演极富幽默感。一人表演多个角色,跳出跳入,活龙活现,惟妙惟肖。竹板的制作非常考究,取其竹杆根部以上三、四、五节,劈开入油锅榨数十分钟,取出置荫凉处晾干,根据尺寸,磨、削、钻眼,用红线或黑线拴好即成。……[详细]
诸城派古琴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拨弦乐器之一,是中国最古老、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古代最受尊崇的乐器,其文化内涵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古琴艺术名列其中。然而,在西学东渐的今天,虽说“高山流水”、“琴棋书画”乃尽人皆知,若细问“琴”为何物,则大多茫然。更鲜有人知道在齐鲁大地,曾经有一支古琴艺术流派奏响过不同凡响的灿烂乐章。诸城琴派,是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历经了几千年的沧桑风雨后,于清末民初萌生的一朵奇葩。……[详细]
  大舜的传说是指在诸城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系列以舜为主人公,以舜的经历为主要情节的民间传说。《孟子•离娄篇》中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经过历代学者的考证,一般认为舜的故乡就在诸诚。这就说明诸城广泛流传着的大舜传说,像“让畔”、“让居”、“穿井”等故事,并非是无本之木,而是有历史积淀深厚的大舜文化为基础的,也充分反映了舜文化在诸城的悠久历史和深远影响。相传舜在诸冯出生时天呈四道彩虹,取名舜华,五岁生母去世,父亲眼瞎,继母凶狠,异母弟刁顽,曾三次加害于舜,叫舜修粮仓,后母抽梯放火;叫舜掏井,后母往井扔石头;叫舜喝酒,酒中下毒。舜都逃生,他却依然孝敬父母,善待弟、妹。舜的德行广为传颂,感动了尧帝,亲临访舜,随后尧又对舜进行了三次考验,终于看到了舜确有非凡的德行与才……[详细]
  诸城吕标镇有6个以“黑龙沟”命名的村庄。关于“黑龙沟”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涓河里住着一条非常善良的白龙,天一旱就下雨,年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涓河两岸的百姓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一天,不知从哪里来了一条黑龙,性情暴躁,常常兴风作浪,淹没庄稼,伤害百姓,而且想赶走白龙,独霸涓河。白龙看到黑龙如此霸道,非常气愤,决心为民除害。一天夜里,它托梦给涓河两岸的老百姓,说它准备明天在涓河与黑龙决斗,希望老百姓准备好馒头和石灰,看到河里往上翻白浪,是白龙饿了,就快往河里扔馒头;看到河里往上翻黑浪,是黑龙上来觅食,就快往河里扔石灰。第二天一早,两岸百姓说起来,都说做了同样的梦,于是他们都纷纷准备下馒头和石灰,早早来到涓河岸上。不多时,浓云急聚,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涓河里涌起滔天巨浪……[详细]

全部诸城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