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 > 南宁市 > 宾阳县民俗文化

宾阳县十大民俗文化

宾阳炮龙节
  宾阳炮龙节是独具宾阳民族特色的一种非常热闹、隆重、全国少有的传统节日(即一年一度的农历正月十一晚举行舞龙活动)。炮龙节距今已有150年历史了。炮龙比一般常见的彩龙要大,装裱简单,短有7节,长有11节不等;龙长有30-40米,龙头龙尾用竹篾扎制,用沙纸装裱,龙身用色布装配。举舞之前,一般由组织单位发动捐献,筹备,张贴龙路(即向全城各单位各户发出邀请喜贴),敬请当日炮竹增光。是日,黄昏时分,无论是舞龙人,还是鸣炮者,无论是父老乡亲还是贵客嘉宾,他们从四面八方奔踊到各个开光点,兴奋地等待着开光一刻。举舞时,组织单位首先举行开光(开光可分多个点)仪式。开光时,啪啪啪,总指挥准时发出三发信号弹,震撼人心的开光时刻突现,多处开光点的几十条龙同时向天地拜几拜,迅速间万炮齐鸣,光焰冲天,巨龙狂舞,欢声雷动。……[详细]
  圩逢是指旧时壮族青年男女恋爱的约会的一种主要方式而言。圩,就是设定一个地方,逢,壮族语言读Tang即相会达到欢喜的0之意。圩逢日,一年一度。是日,青年男女在一约定的地点相聚一起,尽情欢唱恋歌,相互认识,互表衷情,或者相互问答,增加交流,寻找意中之人(谈爱找对象)。后来发展成为群众性的大规模游艺活动,是宾阳甘棠地区壮族人民的一种传统文艺-,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届时,除个别村游菩萨外,主要有舞狮、舞龙、舞凤、舞麒麟、舞马及武术表演等。狮、龙数少者有几十,多至二三百,热闹非凡。圩逢,约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宾阳甘棠关帝庙建成时开始举行。至民国期间,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关圣诞圩逢,均由8人抬一木雕关公像出游,随后有10多人拿八宝及几个儿童化装吕布、哪吒等骑马(真马)跟随,八音锣鼓伴奏,接着便是各村来……[详细]
  1944年冬,日军第二次入侵宾阳,大约有一个连的人马驻在黎塘圩(街),经常派兵对公路两旁附近的大龙,德胜等10多个村庄实行三光政策。黎塘老街有个陈二九,他的侄儿陈右生胆识过人,是年十月初四日中午,陈右生在黎塘当铺前面街与日通迅兵搏斗,并抢取单车一架,骑车经南门直向司村方向驶去,后转双桥老圩投宿。这一抢单车案件,日本鬼子认定是司村人干的。下午5时,鬼子全赴武装,包围了司村,使全村男女老少向南拥挤而跑。司村有个叫玉树高,为了救全村人的姓命,他挺身而出,大步流星地闯进敌阵与鬼子论理(因语言不通,只能用文字代替),说明抢车人不是司村人干的,后鬼子查实单车轮迹直向双桥路走去后,司村才脱险。1945年农历正月,日寇多次来信,向司村征民夫,要女人,交大米二万斤。当时,司村召开了两次会,并筹了大米2925公……[详细]
  春节期间,广西南宁宾阳县举行当地特有的游彩架、舞龙狮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城区群众倾城而出,观赏游彩架、舞龙狮,欢度新春佳节。宾阳游彩架是清代宾州城从外地引进的。它以几个孩童在彩架上的活动内容进行精巧造型,奇美的装饰和惊险的表演引人注目。彩架上的人物是由2至4个聪明、俊俏、大胆的6至8岁的孩童装扮。装饰艺人在一张长1米、宽1米的四方桌上,根据节目内容特点,用钢枝做成一个坐椅,让小孩坐着,把下肢伪装成假脚,然后将各支撑片条巧妙地隐藏在服装及各种道具之内。从外表看,一个孩童很自然地站在另一个孩童的手指或所佩戴的雨伞或扇子、长矛、大刀、弓、箭等物具上,惊险而神奇莫测。彩架的制作有4台、8台、10台不等,各台装饰表演内容均不相同,每台由8个抬行,有八音(乐队)伴奏,前由醒狮开路,接着是各种彩灯、……[详细]

全部宾阳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