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 > 凯里市

甘囊香苗族芦笙节

甘囊香苗族芦笙节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囊香苗族芦笙节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凯里甘囊香苗族芦笙节,又称舟溪甘囊香芦笙会。主要活动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市南17公里处的舟溪镇屯上村寨脚河沙滩上。活动地点叫“甘囊香芦笙堂”,距舟溪镇政府约200米。舟溪镇现有19个村,87个自然寨,4560户,人口23000余人,苗族占总人口的96%以上。东与凯里市三棵树镇接壤,南与雷山县望丰镇和丹寨县的南皋镇毗邻,西与麻江县下司镇相连。舟溪镇所在地名,苗语叫良高,其来由是因为欧刚河和里禾河于良高三百米处汇合,可以行舟,故得名舟溪。该河流经鸭塘汇入清水江。舟溪里禾水库1981年建成后,不仅使境内的中部和北部农田得到灌溉,而且使不少坡地、瘦土改成了良田,气候相对温和,对农作物的播种、耕耘、收获极为有利。

凯里甘囊香苗族芦笙节活动地点紧靠享有万亩良田称誉的舟溪大坝(上下两坝),因大坝形似两截葫芦,人称葫芦坝或良高大坝。两边苗寨鳞次栉比、鸡犬之声相闻。苗语称诸多寨为良高。计有丢甘、丢屯、董公、养农、杨衣、仗科、方香、别空、风寨、杨书、杨赏、康勇、嘎初、嗄别见、嘎郎、将莱、修细、嗄约、党书、杨卡、生门、丢引、良纳、嘎耸、杨高、别帮、杨开豆、冻真、嘎书、里禾、咬榜、凹瑞、爊港、爊杨当、乌爊访略等三十余寨。吴氏是这里的大姓,此外,有潘、杨、李、陈、罗、龙、王、张、余、左、戴、刘等姓氏。舟溪苗族是一个酷爱和平与自由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历史是一部声振乾坤、气壮山河的斗争史。不说蚩、黄、炎的逐鹿之战,苦征历程,就自明末清初以来,这里的苗族人民曾响应自己的民族英雄包利、红银的- 斗争,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绩。继而又于清咸同年间,在苗族英雄张秀眉的领导下,他们以养农坡、牛角坡和两仰坡为据点,与清军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斗争一直坚持了十八年之久,后人称之为“十八年反正”。斗争虽然失败,但英雄的壮举,沉重地打击了清朝政府,为苗族人民的发展史谱写了一曲壮烈战歌。

根据《苗族史志》记载,古代苗族居住在东部平原,蚩尤是苗族古老远祖,因逐鹿之战大败,苗族才被迫迁徙,渡过黄河进入长江中下游洞庭湖一带繁衍生息,并建立了三苗部落联盟。夏禹向三苗发动战争,苗族又被迫向南迁徙,后在荆州武陵一带聚集,史称荆州蛮和武陵蛮。战国时期,同样由于战争,苗族又被迫向西南迁徙。加之统治者对苗族实行残酷的镇压政策,致使居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的苗族再度迁徙,进入贵州。在进入贵州的苗族中,有一支进入荒蛮的“长洋方西”(苗语音译,即今贵州省榕江县)繁衍生息。在开发榕江的同时,建立了苗王庙(如今榕江中学仍有苗王庙遗址)。后来由于外族的进入,为争夺生存空间,苗族的“方”和“皋”两个部落,除了留一部分在榕江外,他们在“养衣”地方商议把带来的祖鼓(系木鼓)砸在石头上,鼓破成九块,人们便分九支(史上称九股苗)分别迁徙丹寨、凯里、麻江、雷山、黄平、施秉、镇远、台江、剑河等县辖地。然后将鼓片重新加入制新鼓,以资祭祖。皋氏族经雷山县到舟溪落脚,繁衍生息,并站稳脚跟。学公是当时的首领,他把带来的鼓片重新制鼓祭祖,逢三、六、九、十三年祭祖一次,节日周期近而频繁。且每次祭祖,以请客送礼作为人与人之间友好或情谊的手段,主人很讲情面:大礼达客半边猪,小礼给客一腿肉,不送大礼狗不理,来年主家苦中苦。故而杀牛、杀猪不计数,全部用以待客,寨佬压力很重,难以应酬,如此大礼大信,轮番待客,在这“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艰辛环境里,确实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惑,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了来年的再生产。但是,可以坦率地说,四百多年前的舟溪人,“想好了再做,算好了再用”的理念,应该是一种美德。

苗族人民在谋求生存中,靠智慧和力量,不断地改善和充实自己,用简易的苗箫改制成多管芦笙,以热烈、幽雅、多变的芦笙舞曲代替了只靠吃喝、送礼的单调的祭鼓节,并在康勇(现舟溪镇黄金寨)一带建立起芦笙堂,每年举行一次以芦笙舞曲为主的芦笙会。然而,历代反动统治者,十分嫉妒和害怕苗人聚会娱乐,借口“苗人聚众造反”为由,派官吏兵痞把苗族制作的芦笙抢走,并下禁令:“不准再搞芦笙会”。使这里苗族人民过着听不到笙声和苗箫的寂寞生活。有歌唱道:“英公建笙堂,笙声震天响,官家心狠毒,毁我芦笙堂,男女难婚配,七辈人这样。”歌中指的是:黑暗的旧社会给苗族人民生活带来“七辈人男不能婚女不能嫁”的悲惨遭遇。英公的儿子们精明能干,他们不满这种芦笙不响、地方冷清、男女青年失去社交、寻偶机会的状况。于是,聚会商量恢复芦笙节的事宜,经反复筛选,最后选定在舟溪“丢哪”(现屯上村)寨脚的河沙滩上建立芦笙堂,即舟溪甘囊香芦笙堂。沙滩平坦宽阔,空间容量很大,宽近三百米(不包括河道),长五百多米。建立芦笙堂时,英公的儿子们杀了九十九头猪,煮了九十九箩糯米饭,邀请百里内外的各族人民前来参加,凡参加者每人分发一大块肉和一团糯米饭。远方来客,有亲戚的就到亲戚家作客,其余远方客人均由英公的儿子们招待,舟溪甘囊香芦笙堂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举行凯里甘囊香苗族芦笙节时,英公的大儿子吴乜灵首先起舞,并制定了一些规矩,有歌唱道:“乜公老人家/辫长十九卡/绾脖子九圈/笙舞十九步/跳芦笙替鼓/敲鼓到上游/击锣到下游/不在笙堂击”。英公的子孙们清楚地知道祭祖踩鼓,杀牛、杀猪过多,开消过大,不主张芦笙会与鼓会同时并举,因而主张用舞芦笙代替鼓,从此,跳鼓的会在舟溪甘囊香芦笙堂不再搞了。开始,英公子孙轮流负责起堂。到讲英(英公儿子)起堂时,当年风不调,雨不顺,庄稼无收成。于是要求吴乜灵大哥来起堂,大哥起堂后的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于是大家决定每年的起堂,概由吴乜灵及其子孙来主持。

凯里甘囊香苗族芦笙节规模宏大,特别是各种芦笙曲调及随芦曲而舞的各种苗族舞蹈色彩斑斓,表现形式既丰富又多姿多彩。有歌唱道:舟溪芦笙响,笙声暖心房,不到舟溪看,百年也冤枉。凯里甘囊香苗族芦笙节享有高度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它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欢乐和幸福,呼唤人们团结、勤劳、善良、友好,是舟溪苗族人民兴旺的象征。舟溪芦笙节历代仪程有:雄鸡祭碑,正月十五日晚上月亮出来之时,由吴氏家族有威望的老歌师杀只大公鸡,鸡血淋碑,并扒鸡毛帖在堂碑上,同时连唱带念祭碑词,烧香烧纸,摆上酒肉,鸣放鞭炮,后生和姑娘们也都来陪喝祭碑酒,吟唱祭碑歌:芦笙开路,驱邪撵鬼,保佑平安,吉祥发达,来年丰收,婚配有望,代代相传……。笙舞起堂,祭碑当天,吴乜灵公的子孙上百人,烧起篝火,围成一大圈,吹起芦笙曲,跳起芦笙舞,绕笙堂一周,以资祭祖,由吴乜灵公的子孙宣布凯里甘囊香苗族芦笙节开始。此时,相互以酒相敬,划拳打码,笙歌燕舞,热闹非凡,半夜方散。宾主共舞,凯里甘囊香苗族芦笙节从每年正月十五起,至二十一止,为期七天。舟溪一带都是百户以上大寨子,家家都有漂亮姑娘,户户都有灵气小伙。于是,以村寨为单位,四到八个吹芦笙小伙,四到五十人原汁原味跳芦笙舞的姑娘,高矮顺序,里外两行围成圈(方言习惯:“一圈为一堂”)。有歌唱到:听到芦笙响,姑娘脚板痒,只顾跳芦笙,忘记回家路。正月十六这天,桃花水色的姑娘们,激动异常,睡不着觉,鸡叫头遍,点亮松明,梳妆打扮,全身上下,穿金戴银,耀眼夺目;不甘示弱的小伙子们,头插金鸡毛,穿对襟衣,系布腰带,穿稻草鞋,拿金芦笙,帅气十足。人们欢蹦跳跃,喜笑颜开,奔向芦笙堂。每个寨子的姑娘各自就位,围成一圈,大寨子姑娘多,就围两圈,随着悠扬的芦笙曲,翩翩起舞。开始这一天,就有三十多堂;正月十七,舟溪附近寨子的人们赶来,跳芦笙堂数有四十多堂;从正月十八起至十九、二十,百里以外的客人陆续汇拢,跳芦笙堂数达到上百堂。以每堂二十人计,跳芦笙人数近两千人,加上观众,整个场面人数多达五、六万。人流如海歌如潮的壮观场面,尽收眼底。正月二十日(芦笙节的第六天)傍晚,由吴乜灵家族一位有威望的寨佬在堂中插上草标(苗语叫诸登),表示芦笙舞和前面各项活动结束。对歌择偶,正月二十一日,即舟溪芦笙节的第七天,是吴乜灵公刻意安排青年男女对歌择偶的日子。更是青年男女最激动、最紧张、最意思、最难得的一天。以情歌对唱的形式,表达各自的思恋之情。在这特定自由恋爱的日子里,以最敏捷的思路,选最对路的情歌,用最快的速度打动对方的心,让对方醉歌又醉人,选上最心爱的意中人,这就是四百多年来著称于世的舟溪男女青年择偶日。

芦笙节期间,除了吹芦笙曲跳苗族舞蹈这一极富苗族特色文化内容外,还举行斗牛、赛歌、赛马、斗鸟、爬山、拔河、篮球等活动。斗牛在苗族人民中,特别是老年和中年人非常喜爱。观看斗牛者占芦笙节三分之一以上。在离芦笙堂南400米处,设有斗牛场。附近各县(市)聚集来的牛,多达百余头,号称百牛大赛。这里的斗牛与西班牙的斗牛不同,它不是人与牛斗,而是牛与牛斗,所以也称之为“牛斗”,牛进场后,先报名,再分为宽角、窄角、嫩角三等,然后抽签对阵。每当牛放入场中,斗起来激烈而勇猛,难舍难分。斗到规定时间,场上专有固定拉牛脚的青年,把两头斗牛的一支后脚捆起,各往后拉,使牛分开。有的牛进场后,稍试角斗后,即败北而去。碰牛最受人宠爱,只要碰斗获胜,价值倍增,不仅主人名扬,其寨子也增了光。牛碰起来,碰角声响惊天动地,让人惊心动魄。期间,赛歌(对歌)同样是其一项重要内容,各种苗歌尽情表演或对唱。通过对歌,充分表达了苗族人民热情、豪迈、向往幸福生活的诚挚感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苗族人民特别是苗族青年男女追求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赛马在以前及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盛行,后来,由于山地凸凹,林木草地少,养马和骑马的人相对减少,赛马也就逐渐淡化。

凯里甘囊香苗族香芦笙节,主要乐器为芦笙。苗族俗话说:“听到芦笙响,苗家姑娘脚板就发痒。”芦笙是舍掉祭祖踩鼓后而发展行成的。因每逢“鼓社祭”,杀牛过多,影响生产和生活,人们根据苗箫的原状制出芦笙,以代粗鼓。苗箫,苗语叫“良”,吹箫叫:“初良”。良是很古老的苗族乐器,只要一节金竹(长尺许),上节刻一个四方孔,剥开金竹一层外皮,在方口处夹上一块薄竹片,薄片两边各镶一根长二寸竹签,然后用花带粘紧(现用粘胶),不让漏气。金竹上节挖上六个孔便成了。每当气从竹签气孔传到薄片,便响起了呼呼的声音,再用手分别按上六孔,便成了1、2、3、4、5、6的音节。每当下午特别是入夜后,吹起来,令人心旷怡!青铜出现后,人们便用青铜制成璜片代替薄竹片,将苗箫改成了现在的芦笙。至今,苗族除了木鼓、芦笙、良和木叶以外,再无别的其他乐器。

舟溪苗族(甘囊香)芦笙歌舞,自明末清初以来,至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甘囊香苗族芦笙节对黔东南州乃至临近州县市影响极深,在贵州东南部占有重要地位,是古老苗族芦笙歌舞的遗存。从大规模的杀牛杀猪,转变为娱神娱人,并成为正常的娱乐活动,使苗族固有的芦笙文化更加发扬光大。期间,除了丰富多彩的芦笙曲和随芦笙曲而舞的苗族舞蹈外,舟溪苗族民间的服饰、银饰、挑花、刺绣和织锦的艺术品位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舟溪苗族服饰、银饰、挑花、刺绣、织锦和芦笙手工艺制作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可是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众所周知的原因,芦笙节不准办,芦笙不准吹。尽管如此,每年节日时间,苗族人民仍衣着盛装,银铃叮当聚集芦笙堂,互相交流,直至太阳偏西方散,到文革 结束后,凯里甘囊香苗族芦笙节才得以逐渐恢复。现今,由于时代的不断演变和外来文化的冲击,青年人学吹芦笙的少了,有的外出打工,更有不少青年人迷恋现乐器和现代舞等舞姿,所以如今热闹场面与原先已不能相比。而芦笙制作世家,除潘氏和吴氏两家应付极少所需外,杨氏芦笙制作世家今已无传承,舟溪苗族(甘囊香)芦笙节显现了传承发展危机。




下一篇:贞丰布依族六月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