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贵阳市 > 乌当区

苗族花鼓舞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花鼓舞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花鼓舞”由新场乡尖坡村小尧组村民原创,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尖坡村位于乌当区新场乡人民政府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左右,属少数民族聚居区,整个组以苗族为主,主要居住着杨姓、马姓两大家族,共50余户人家。东与新场乡谷溪村相接,南与新场乡大坝村相接,西与修文县扎佐镇相接,北与六屯乡独山村相接。此地环境优美,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交通便利。有三千余亩金果梨林园和已开发的“牛鼻水”峡谷风景区。

据传,古时候,苗族人经常被朝廷追杀,为了躲避追杀,他们四处逃难,有的躲进深山,居无定所。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逃难中,从高山上摔下,不幸死在半山树叉上,当他的亲人们发现时已经死了。但是,又无法取回尸体,为了不让鸟和野兽来吃老人的尸体,所以他的族人们就不停的敲打木盆、用竹筒不停的吹,发出声响,以此把鸟兽驱赶走,达到保全尸体的目的。这样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直到老人的尸体自然落下埋葬。因为老人死的时间是农历的四月初八,所以每逢每年的这一天,他的后人们都以这种方式祭祖,经过不停的演变,发展至今,木盆被花鼓代替,竹筒被芦笙代替,经过无数代的传承,也就有了今天的花鼓舞。

花鼓舞表演动作千变万化,大体有劳动生产动作、生活动作、武术动作和模仿动物动作四类。男子鼓舞动作有“鸡公啄米”、“鳖鸳伸腿”、“肩荷担"等,女子鼓舞动作有“美女梳头”、“穿衣整容”、“烧茶煮饭”、“巧媳织锦”、“桃花绣朵"、“铺床理被”、“春稚推磨”等。苗族花鼓主要舞段有:1、桁跋吠—对挝;2、桁嘿吠—前后过挝;3、硌斗—勾一甩;4、栌哪基—空笙步;5、含机步;6、拯企—挲纱步;7、斗荏—侄立;8、斗荏筛跟斗—跟斗倒立;9、仙女散花;10倒挂金钩。其中“栌哪基”、“斗荏得跟头”、“倒挂金钩”、“仙女散女”等都是这支苗族特有的动作。舞蹈以“腿灵、脚踮、胯摆、脚腕活、转体快”为动作特作。如“栌哪基”和“仙女散花”都是以快速旋转单脚跳为动律特征的舞蹈的段落,要求舞都做前抬大腿连续团体跳动作,要连续、快速,气氛异常欢快。“斗荏筛跟头”中的“前滚翻”、“后滚翻”、“倒立”都表现了舞者高超的技能。“倒挂金钩”带有较浓的杂技性。它是一个骑在另一个的双肩上,上面的后仰“倒挂”在下面人的背后,下面的人用双肘紧压“倒挂”者的双脚。表现了两舞者的默契与协调。“仙女散花”是即兴性、随意性极强的舞蹈段落。舞蹈的移动路线和组合图形主要有“跳圈”、“一进一退”、“对称”、“自由移位”等。其中的“自由移位”是舞者情绪高涨时所用,而跳、跑、迈、跃、腾、转等无一不在其中。

苗族花鼓舞是以鼓和芦笙为主进行表演,道具简单,无固定场所玩耍,场面热闹,气氛欢快,是苗族同胞流传下来的集体创作的结晶,它生长在农村,深深扎根于基层民族地区,承载着苗族同胞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新场小尧这支苗族是从外地迁移而来,时间约两百年,主要由苗族杨姓、马姓进行传承。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今,小尧花鼓表演形式有所改变,主要是以庆祝丰收、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自娱自乐为主要目的。现传承人以杨少成、马玉江等苗族青年为主要代表。

苗族花鼓舞主要源于苗族民间活动,经过不断演变至今,由于舞蹈动作难度大,表演中涉及乐器,还需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才能表演,表演中有许多窍门,所以一直由寨中杨姓、马姓为主进行传承,至今从不外传。同时,由于地方经济困难,对苗族花鼓舞的投入力度不够,导致目前处于停滞阶段。加之现有的传人大部分年龄过大,以前熟悉整套鼓舞的女孩已经出嫁,又因当地年轻人外出务工的人较多,熟悉鼓舞的人较少,导致目前濒临失传。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卡堡花棍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