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市 > 灞桥区

灞桥区风箱制作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灞桥区风箱制作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箱,最普通不过的东西,在我国古代却是引起一场生产力革命的高科技产物。我国从春秋后期开始,就用皮囊鼓风冶铁,这是风箱的开端。风箱一词最早见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在该书第8卷冶铸图谱上,已经普遍地出现了活塞式风箱,宋应星的解说中就称它为“风箱”。还有较简单的风箱是北宋时期发明的木风扇,北宋年间成书的《武经总要》记载了这项发明。木风扇由木箱和木扇组成,刚性较皮囊好得多,操作方便、风量大、漏风少。稍后,又出现了长方形的木风扇。这两种木风扇都是利用箱盖板的开闭来鼓风,在宋元时期得到广泛使用。

“风箱”亦称“风匣”,是过去中国农村普遍使用的炊具之一。从整体看,风箱是个长方体木匣,上盖是可以抽取也可以插入的活动插板。外露三大构件:把手、入风口及活动挡风板(前后各一)和出风嘴。出风嘴多在左侧,也有依使用者的方便,设在右侧的。

我区狄寨原上的于国清老人制作的风箱做功原理十分科学,也极有趣味。它的内壁是个密闭的长方体腔子,腔内仅有一块方形活塞和两根上下平行的拉杆。活塞俗称“毛头”,厚约两三公分,四边绑扎了碎麻或鸡毛。这些碎麻或鸡毛挨着腔子四壁,靠拉杆前后拉动。两根拉杆,一端连接把手,一端连接毛头。当人手握把手向外拉时,空气便被毛头从后进风口吸入空箱;当再向里推时,毛头又从前进风口把空气吸进来,而后边箱内的空气因被活动挡风板挡住去路,只好进入底部的三角形夹层,继而冲出出风嘴。前边底部,同样有一三角形夹层,又因前进风口也有一活动挡风板,故其进风出风的方式前后一样。出风嘴里还有一个左右摆动的小活舌,俗称“签舌”。风从左边来时,它被逼向右边;风从右边来时它又被逼向左边,使风集中而顺畅地喷出出风嘴。烧火者不停地将拉杆拉出、推进,风便不停地被毛头吸进、挤出,出风嘴里的风便不断地冲向灶膛里的柴火。

而今,备受当年庄户人青睐的“风箱”闲置起来了,其原因是如今人们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缺乏烧饭的燃料,劈柴、煤炭有的是,烧起火来,任其自燃,不需要一直看守;而且沼气、天然气也被不少地方使用,那就更方便,只须管好“开”和“关”就行了;再说,现在有了铁制的手动或电动鼓风机,体积小,而且便于搬动,木制的、体积又大的“风箱”自然就被“优胜劣汰”了。然而,现在在农村还是不忘那老风箱曾经带给自己的方便和轻松。

该项目已于2011年列入西安市第三批非遗名录中。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白鹿原打铁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