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连云区

竹鼓十更锣

竹鼓十更锣,连云港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曲艺类项目。

竹鼓十更锣属吟诵类曲艺,以传统工鼓锣曲目为基础,因其似唱非唱,说唱相间,说表形式丰富而独树一帜。竹鼓十更锣主要流布于连云港新浦区及其周边县区,如海州区、东海县、赣榆县等地。竹鼓十更锣源自清代中叶,至清同治、光绪年间(公元1862-1908年),在苏北地区极为盛行,声名显著的艺人辈出。民国时期,工鼓锣曲艺艺人在工鼓锣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艺术流派,以徐氏为首领的北徐派创立了竹鼓十更锣主要分布在连云港全境及淮安、宿迁和徐州的部分地区。解放后,新浦地区北徐派艺人徐宝江广收徒弟,传授竹鼓十更锣传统书目,其中以大弟子严必涛最有成就。据《新浦区志》记载: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前河至后街的王巷北端一带,有多处工鼓锣说唱点,以严必活唱的竹鼓十更锣最有影响,不仅词书丰富,还常根据小说自编自唱。至80年代末,街头巷尾前来听曲的群众仍然络绎不绝。竹鼓十更锣多以单人坐唱为主。竹鼓十更锣所用器具和道具非常简单,主要有竹皮鼓、响锣、竹梆子、响木、堂扇等,还有长衫马褂、礼帽等行头。竹鼓十更锣简单宜唱,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传统曲目,也有反映时代变化的新曲目,其中传统书目曲目达百余部,几乎囊括了历史上的各种流传剧目。目前保留下的传统曲目有《隋唐》《东唐》《西唐》等;反映20世纪40年代——60年代的《平原枪声》《烈火金刚》《烈火中永生》;还有涉及现代社会生活的曲目《安全行车》等。竹鼓十更锣的鼓番子清响明快。语言多采用地方方言,听众亲切易懂。唱腔质朴、深厚高亢。演唱时善表人物声色,表情丰富细腻。所择书目多为新篇目,有的是根据新小说自编自唱,有的是将传统书目中的人物、故事推陈出新。且、唱坐场所易寻易摆,以街前屋后、农家场院、桥头坛院等街头书场为主。值民间庆典、传统节日时配以全套的皮鼓、响锣、竹梆、响木、堂扇等道具进行演唱,民俗味十足,极大的提高了当地群众的听戏热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乐趣。竹鼓十更锣伴奏简便,舞台化妆简单,一人可担任多个角色。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快板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