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六合区

骨牌灯

骨牌灯,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

骨牌灯是长期流传于龙袍镇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相传宋末元初频于战乱,很多有志之士空有一腔热血,报国无门。水泊梁山好汉圣手书生萧让的后代看到自己家破国亡、民不聊生,十分怀念他的先辈萧让和梁山英雄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英勇报国的义举。于是按照民间游艺的32只骨牌做成彩灯,并在配对上标红、黑两色的天、地、人、鹅、长等圆点,分别代表梁山各位英雄好汉,例如:天牌代表晁盖、宋江;地牌代表吴用、公孙胜;人牌代表关胜、呼延灼等依次类推、以振“替天行道”、“除暴安民”、“精忠报国”之精神。到清乾隆年间,由民间艺人将这骨牌灯技艺传入龙袍,并在江淮大地广为流传,深受百姓喜爱。每逢春节、元宵节期间与“龙灯”、“狮子灯”、“马灯”等一起赶会场,走街串村,玩起来有板有眼,变化多端。

骨牌灯具是一种精制的长方体灯,灯的一面标着骨牌的图案,另一面是字或画。每组骨牌灯由32盏牌灯组成,每盏灯又确定一名梁山好汉即晁盖、宋江、吴用等命名,32位灯手穿戴各自的英雄好汉服饰和道具,在令旗的指挥下,锣鼓齐鸣,按“一字长蛇”、“二龙出水”、“五子五顺”、“满堂八点”、“地地丁“人人红”等数十种规范套路变换队形,形成变化多端的图案组合和字牌内容,队列壮观,场面气派。同时扮作戴宗和时迁人物的是两只板凳牌,专演小丑角色,穿插在各种套路组合里戏闹逗趣,更增许多诙谐和热闹。

1947年始,划子口街道徐广生、姜祥兴和沿江一带艺人王义山、胡国章等人牵头组建了龙袍地区的两支“骨牌灯”队伍,每年灯会和各路彩灯汇- 场,香火缭绕,热闹非凡,盛况空前。解放后、这两支“骨牌灯”依然活跃在春节期间的乡村街道,特别是划子口的“骨牌灯”,经过改进增加了排字表演,丰富了“骨牌灯”表演形式。2002年在区文化局和镇政府的支持下,由镇文化站牵头,再度整理改变骨牌灯的表演形式,使濒临失传的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融入了新时代的内容和地方特色。

骨牌灯作为一种民间传统的表演形式,在其流传的过程中,通过民间艺人的不断改进和创新,赋予新的内涵和特色,充分显示出它那朴实的民俗性,独特的技巧性和精美的艺术性。其所蕴涵的历史、审美、实用、科学、精神价值对弘扬灿烂的民间文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六合民歌鲜花调